□芬蘭紀錄片《生活的水蒸汽》
本文作者供圖
□文 幹超 星期日新聞晨報記者 謝嵐 編輯
編者按:幹超是個紀錄片工作者,2010年下半年,他去了德國,擔任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評委。為了最後的排名,評委們爭得面紅耳赤。可是,幹超非常享受這樣的爭執——他深深覺得,和真正的同行在一起談話,是多麼幸福。
來看看這個電影節上的紀錄片,都記錄了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生活。
這是我第三次擔任國際性紀錄片電影節的評委,也是最開心的一次,主要的愉悅來自我的同事們。
PepeDanquart,德國人,奧斯卡獎獲得者,是個開朗的老小孩。SergeyDvortsevov,俄羅斯導演,他的作品Tulpan(中文譯為《圖爾潘》),是我這兩年非常欣賞的電影,獲2008年坎城金棕櫚。Sergey曾是俄航的電臺工程師,但他對文學的熱愛融入血液,經常用詩的理論來解剖電影。他最欣賞的作家是契科夫,因為契科夫總是用最簡短的方式表達文學豐富的涵義。他也喜歡泰戈爾的美學思想:最美的是一顆清晨的露珠,從那裡你可以看到整個世界。NinoKirtadze,曾是美麗的女演員,後來用所賺的錢拍紀錄片也大有成就,獲得過美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大獎。SophieMaintingeux,老太太被稱為德國最好的女攝影師,她最近的作品是一部關於皮娜·鮑什 (著名舞蹈家——編者注)的紀錄片,這正是我一直尋找的,我很高興可以在皮娜的故鄉遇見她的舊友。
在這一周裡,我們每天都在談藝術,我深深覺得和真正的同行在一起談話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大家有同樣的夢想,同樣的憂慮,這樣的共鳴與年齡、身份都沒有關係。在歐洲,我敢於相信我從事的是一份與藝術有關的工作,而在中國,我完全不能信任這一點。我必須非常誠實地面對我在藝術上的缺陷。比如,我的基本功不夠,我對情節影像化的把握有很大欠缺,我在後期對整體結構的判斷經常有偏差……常常在過度自信和缺乏自信間徘徊,而每一部紀錄片無不經歷這兩極間的鬥爭,使我能量耗盡。
說說這次的參賽片。萊比錫節的傳統偏重於哲學命題、類型突破、冷色調的影片,前東德城市的歷史使其也注重具有政治含義的作品。我說說最後列入討論的幾部紀錄片。
SteamofLife(《生活的水蒸汽》),也許是因為氣候原因,芬蘭的國民據說普遍憂鬱而寡言,他們最熱衷的社交場所是桑拿房。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每個男人講述著自己生命中憂傷的故事,赤裸裸的人說著赤裸裸的真理。影片形式感非常強,故事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也有深度,只是後半部分稍顯拖沓了一些。其中最打動我的是一個曾經的犯人,他因為一無所有而去偷竊,釋放後歷經辛苦終於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他說:Iusedto have an empty pocket.Now Ihaveanemptypocketandafamily.(我曾經只有一隻空空的口袋。現在我有一隻空空的口袋,和一個家庭——編者注)在這樣富足的社會裡,苦難都從未離開。人們壓抑著自己,誰也不敢輕易打開情感釋放的大門。瀰漫在桑拿房裡的蒸汽,正是真實生命的味道。
VodkaFactory(《伏特加工廠》),我最喜歡的影片,講述了伏特加工廠一群女工人為了追尋幸福和尊嚴而掙扎的故事,同時也講述了一個關於母親的主題。看上去是一部傳統的紀錄片,可是它顯然複雜得多。這是一個高級戲劇,它講了一對母女的故事,卻展示了當代社會生活的洪流。老母親是公共汽車售票員,在車上偶遇30年未見的老情人,兩人當場感情爆發,關於生活的一切不滿和期待傾瀉而出,讓人動容。而最後,女兒為了夢想遠走他鄉,留下孫子給老母親照顧。為了養育下一代,老人顫抖著拒絕了那份遲到30年的愛。看這樣的影片時,我很難想像我和她們是兩個國家的人,我的內心始終站在她們這一邊。
GoodnightNobody,(《無人晚安》)講的是失眠症患者的內心世界,後來我們為之爭吵了整整四個小時。毫無疑問,這部片子從紀錄片的角度而言,藝術表達手法是有創新的,它讓觀眾坐在黑匣一般的影院裡,體驗無眠者的夜晚,如同一個揭幕的噩夢,逐層深入直到地獄,然後天亮了。如果它做到這一點,我會說這是一部偉大的影片。可是它沒有。它選取了四個地方的四個失眠者,其中包括一個上海的女孩。我必須承認,我從來沒有看到上海的夜晚被拍得那麼離奇,壓抑、絕望、令人窒息,如同一個巨大的怪獸,它具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可是每個故事顯然太淺薄了。失眠者的故事,我想其主題是孤獨和恐懼。它們來自於何方?一部好的講述孤獨的影片,應該讓觀眾在其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脆弱,看到自己面對自己的孤獨靈魂,而這部影片沒有做到,所以我認為它不是一部一流影片。
GazaonAir(《直播加沙》),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區,沒有國際媒體可以進入。巴勒斯坦新聞記者拿著攝影機,拍下了以色列轟炸下令人震驚的慘劇。請釋放我們的麻木,我說的令人震驚是指其中的畫面讓每一個可以稱為「人」的生命,都極為尷尬。這部影片更像是一個檔案,一個政治宣言,討論中的分歧也正在於此。我們應該獎勵藝術,還是關注影片的重要政治信息?
我們的討論從下午三點半開始到晚上九點結束,其中大部分時間僅僅是圍繞這四部影片的名次。我和Sergey,Nino的判斷驚人一致,我們都主張把金獎給《伏特加工廠》,銀獎給SteamofLife。兩位德國評審強烈反對我們的看法,他們認為GoodnightNobody才是最好的影片,因為它是一部在藝術上積極創新並且把這種創新方式貫徹到底的影片。而在我們的獎項考慮名單上,則根本沒有GoodnightNobody。Nino甚至表態,這純粹是一部學生作品的水準。Sergey說,導演只是找了幾個人讓他們擺擺pose就拍完了。這徹底惹惱了Pepe,他說我們選Vodka這樣反映工人階級的作品是上世紀80年代的老套路。就這樣,在明知無法說服對方的前提下,我們不停地辯論,堅信自己站在真理的一邊,這感覺真的很好。當然,每次發言結束,每個人都會說,Idon’tmeantoinsultoroffendanyone.(我不希望冒犯你——編者注)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三票對兩票啦。
Pepe已經快退休了,還在想著接下去拍 3D紀錄片的事兒,Sergey正在為下一部影片做準備,Nino要改行拍劇情片了,Sophie更是一刻不停,評審剛結束就拖著箱子趕往下一個拍攝地點。相比之下,我覺得很慚愧,我已經兩年沒有拍攝過任何一個鏡頭。我不想提起曾經拍攝過的任何東西。它們都已經過去了。我現在所有的,只是未來的作品。它們一定會打動你,因為它們來自我的內心和信仰,我向你承諾這一點。幹超,1978年生於上海,200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2002年畢業於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戲劇系,同年加入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紀實頻道,從事紀錄片導演工作,現任紀實頻道副總監。主要紀錄片作品包括《房東蔣先生》、《剛開始的旅程》、《紅跑道》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