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倫堡啤酒」與「王老吉」成功「聯姻」:「王老吉大涼啤」罐裝出...

2020-12-22 澎湃新聞

「德倫堡啤酒」與「王老吉」成功「聯姻」:「王老吉大涼啤」罐裝出倉闖市場

2020-09-13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眼下,正值啤酒消費市場的需求高峰期,也是啤酒生產企業的高產期。

在位於肇源經濟開發區的黑龍江德倫堡啤酒有限公司灌裝生產車間裡,隨著機器的轉動,一罐罐紅色包裝啤酒在生產線上有序地移動推進,據車間負責人介紹,這紅色易拉罐內裝的啤酒正是「王老吉大涼啤」。

據了解,黑龍江德倫堡啤酒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精釀啤酒的企業。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復工復產以來,企業為了推動啤酒發展的創新能力,開拓營銷市場,企業上下克服了重重困難,主動出擊,通過洽談拓展,與國內知名品牌「王老吉」成功「聯姻」,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

目前,「王老吉大涼啤」罐裝出倉,接受市場的檢驗。

這次「德倫堡啤酒」與「王老吉」合作,通過精準的目標市場定位,讓「德倫堡啤酒」走出了品種多樣化發展的道路,也為「王老吉」實現了在大慶生產的發展新路子。企業有信心把「王老吉大涼啤」市場銷售做大做強,豐富「德倫堡啤酒」產品品類,增加市場競爭力,讓肇源的品牌啤酒名聲更響亮。

記者:張海軍

法律顧問 :許延平

原標題:《「德倫堡啤酒」與「王老吉」成功「聯姻」:「王老吉大涼啤」罐裝出倉闖市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王老吉大涼啤」罐裝出倉闖市場
    「王老吉大涼啤」罐裝出倉闖市場 2020-09-14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老吉興起:中國又一個紅色年代的興起
    作為本土民族企業的典型代表,以「中國紅」為特色罐裝的王老吉涼茶,以其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扛起民族飲料的大旗。紅罐王老吉正在全國上下刮著紅色旋風,而它的崛起與興盛,也給代表傳統與喜慶吉祥的「中國紅」注入了一股新的文化內涵。王老吉的紅:賦予「中國紅」新魅力如果問一個中國人,生活中最特別的顏色是什麼的時候,十有八九人們會回答:紅色。
  • 加多寶投靠中糧後,王老吉的麻煩來了
    在廣藥集團推廣王老吉也使用「怕上火喝王老吉」這句廣告語之後,加多寶上訴稱這句廣告語是加多寶想出來的,廣藥集團不得繼續使用。但加多寶起訴被駁回,結果是兩家共享「怕上火」廣告語。王老吉商標會不會迎來類似遭遇?目前,王老吉商標價值1000多億元,是市場利器。
  • 王老吉校園公益取佳績 一眾川大學子由衷感謝王老吉
    熟悉王老吉的人都知道,王老吉不僅是一個實力卓越的涼茶品牌,而且還是一個富有公益愛心品格的企業。除了積極投身到公益幫扶事業當中之外,王老吉還對國家人才的培訓建設工作保持密切關注。在王老吉看來,人才的成長關係到國家的未來成長,只有人才建設工作做好了,那麼祖國的事業發展才會更有保障。
  • 加多寶和王老吉,誰贏都一樣-虎嗅網
    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公司也表示,將配合廣藥集團繼續做好該案件重申的各項工作。 九年纏鬥 「紅罐」和「商標」,就是王老吉和加多寶從頭到尾爭執的關鍵詞。 2012年,廣藥集團和加多寶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爭奪「紅罐王老吉」包裝裝潢權益。
  • 加多寶VS王老吉:一場官司,陪葬整個行業
    在最風光的時候,王老吉曾經一度超過可口可樂等成為全國罐裝飲料的銷售第一。但是隨著一場轟動全國的官司,帶來的確是整個涼茶行業的沒落,增速放緩,開始走下坡路。從加多寶、王老吉的這場爭奪中,我們又能得到警示,對於現在的新飲品市場又有什麼借鑑意義?
  • 兩大生產基地相繼動工 王老吉產能又要翻一番!
    ,王老吉旗下兩個重量級的生產基地相繼投產,一個是位於南沙的王老吉大健康基地,一個是位於梅州的原液生產基地。這兩大生產基地的投產,都將進一步為王老吉的產能布局擴充提供新的力量,這兩個基地無論在規模還是產值上都是非常大的,它們的建成,將會成為王老吉產能升級的新標誌。
  • 王老吉和加多寶競爭,和其正就「消失」了?
    在加多寶自有品牌於2012年上市之前,和其正的年銷售額近20億,市場份額緊隨王老吉,排名第二,展現出了極大的黑馬潛質。和其正在市場上的突出表現,和背後倚靠的達利集團不無關係。一方面,容量更大的和其正罐裝價格基本和容量小一些的瓶裝王老吉的價格持平,形成一定的價格差異;另一方面,和其正請了影視明星陳道明做代言人,並持續加大廣告投入,擴大了和其正的認知度。
  • 王老吉、刺檸吉登陸廣州首屆直播節,亮點搶先知!
    6月6日至6月8日,作為「廣貨」代表的的涼茶品牌王老吉將攜刺檸吉登陸廣州塔主會場和南沙區分會場,連續三天以強大優惠力度、超值好禮和重磅嘉賓陣容,為你帶來精彩紛呈的直播活動和愉悅的購物體驗!亮點一:前所未有的優惠力度,打響廣州特色品牌美譽!
  • 商標:加多寶與王老吉14.4億元之爭,最新官方回應來了!
    進入7月,備受關注的國內兩大涼茶巨頭加多寶和王老吉再次燃起戰火!7月1日加多寶官方發布「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就『王老吉』商標侵權糾紛案裁定」的公告之後,王老吉官方在7月2日做出最新回應,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 當年輕人捧起涼茶碗,誰還敢說王老吉要涼涼了?
    而在不久之前,手握王老吉品牌的廣藥集團發布了2019年度財報,報告顯示,廣藥白雲山在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649.52億元,同比增長53.79%,其中,王老吉品牌貢獻了102.97億元營收,淨利潤13.8億元。王老吉活得挺好,在王老吉大健康副總經理葉繼曾看來,這一切要歸功於王老吉品牌年輕化的營銷戰略。
  • 王老吉:從健康祝福最好!
    王老吉:從健康祝福最好!在為媽媽送去健康活力的這個問題上面,王老吉就能夠助大家一臂之力!據悉,當天,通過穗康小程序預約口罩成功並且支付完畢的小夥伴,只要在前1000名之內就能夠獲得刺檸吉一箱,這裡面的刺檸吉,就是這個母親節,王老吉為天下媽媽送上的健康禮物!
  • 王老吉和加多寶是怎麼回事?加多寶和王老吉之爭結果怎麼樣?
    一說到涼茶,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王老吉和加多寶。而前幾年王老吉和加多寶一直是在維權打官司。王老吉和加多寶是怎麼回事?看下文  王老吉和加多寶的關係  「王老吉」是個商標,「加多寶」也是個商標,王老吉商標歸廣藥集團所有,加多寶商標歸加多寶集團所有,加多寶最開始為了做涼茶飲料,租用了廣藥集團的「王老吉」商標,因租金問題,雙方於前些時候撕破了臉皮,廣藥集團不讓加多寶集團再使用「王老吉」商標了,加多寶集團沒辦法,就把原來的「王老吉」商標改成了「加多寶」商標,罐子還是那個罐子
  • 王老吉加速擴充產品線,推出維生素飲料「刺檸吉」
    記者|楊立贇王老吉推出了旗下第一款維生素功能飲料。這個名為「刺檸吉」飲料,主要原料是刺梨和檸檬。王老吉在產品介紹中稱:該飲料採用產自貴州的刺梨,每百克果肉中維生素含量達2000毫克,維生素C、維生素P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均居果蔬之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極高,被稱為「維C之王」。但由於澀味較重,刺梨深加工產品的口感普遍不適合現代消費需求,因此王老吉在配方中加入檸檬,以調配成為大眾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口味。
  • 加多寶和王老吉爭了九年,丟了市場,結果都沒有贏家?
    幾經發展,留在廣東的這一支經過多年發展與廣藥集團合作,註冊了王老吉商標。而去往香港的那一支則研製了王老吉的配方。1990年,鴻道集團從香港王老吉後人手上拿到了王老吉涼茶配方的授權。並且在1995年,陳鴻道與廣藥籤合同,獲得商標使用權。
  • 王老吉椰汁多元化!王老吉都出椰汁了你還不懂自己喝的涼茶是什麼
    『怕上火、喝王老吉』,王老吉的廣告語恐怕已經讓所有人都耳熟能詳了。如今,王老吉已經不甘在涼茶界中獨自為王,進軍其他飲品界的雄心已經初見端倪,就在前日王老吉椰汁已經正式在天貓旗艦店正式發售,可見王老吉已經正式開啟了進軍其他飲品領域的步伐。
  • 孕婦可以喝王老吉嗎 孕婦喝王老吉竟有這壞處
    此時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夏天人們容易上火,很多人都喜歡喝罐涼茶來去火,最近比較火的王老吉就是大家很喜愛喝的一種涼茶。那麼,孕婦可以喝王老吉嗎?上火了孕婦可以喝酸梅湯嗎?孕婦喝的酸梅湯怎麼做?一起來看看吧。孕婦可以喝王老吉嗎孕婦在孕期飲食是有很多需要忌口的,但是如果在夏季孕婦上火了,可以喝王老吉嗎?
  • 加多寶王老吉9年「大戰」落幕,14億賠償縮水至100萬?
    100萬元,駁回廣藥集團、王老吉的其他訴訟請求。王老吉和加多寶這兩個涼茶品牌之間,糾纏了9年之久的「王老吉」商標侵權糾紛案,迎來了最終判決。對於加多寶和王老吉的這場「曠世之戰」,您怎麼看,歡迎文末留言。
  • 王老吉父親節溫情獻禮,刺檸吉、長隆水上樂園門票與草本香囊限量贏取
    以父愛之名,王老吉啟動「父愛如山 感恩陪伴」活動,6月21日父親節當天0點至24點,用戶通過穗康小程序「穗康公益」渠道或「王老吉官方商城」微信小程序,在活動時間內領券下單購買刺檸吉,均有機會獲贈長隆水上樂園門票、刺檸吉複合果汁、廣藥白雲山神農草堂草本植物香囊,三重好禮等你贏取!
  • 你今天喝到的王老吉,跟林則徐喝的有什麼差別|吳曉波下午茶
    原來,王老吉還在線下開出了現泡涼茶店。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們,歷來被認為「面向本土創新不足」,「本土」和品牌的中國元素,在某種程度上是消費品的負面屬性。這是2009年我所參加一個美國諮詢公司針對中國企業家素質模型的研究項目所得出的結論。模仿、跟進、C2C(Copy to China)是主流的商業模式。在很長的時間裡,中國的消費品以擁有一個「洋名字」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