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幾個非官方教育自媒體發布的網文,讓不少成都初中學生的家長們感到十分焦慮。焦慮的根源,源自網文中的一組數據:2018年成都『5+2』區域普高率為57.9%;有8980個學生不能上普高,只能面臨分流讀職高或者直接輟學;高分高門檻低招生,把數以萬計的學子拒之門外……
觸及家長們敏感神經的,正是「輟學」「拒之門外」等字眼。
非官方教育自媒體發布的不實數據文章截圖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網文的發布者,多為一些培訓機構。那麼,文中數據是否準確,文中措辭又是否屬實呢?
經過多方調查求證,記者了解到,實際上,2018年,成都「5+2」區域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升學率已達66.4%,並非網文中提到的「57.9%」。其次,值得廣大家長們重點關注的,還有一個重要信息:2018年年底成都市教育局公布的中考改革方案已經明確提出,成都市將改革優化招生計劃,適當提高普通高中招生比例,推動普職協調發展。
2018年「5+2」區域普高率為57.9%?
闢謠一:統計口徑不全,已經達到66.4%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首先找到了備受家長們關注和質疑的網文,文中稱:根據「2018年成都『5+2』區域分數段統計表」,「2018年成都『5+2』區域參加中考的統招生人數為21343人,達到重點線543分的僅有8644人,重高率達40.5%;達到普通線506分的共12363人,普高率達57.9%。」
但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市招考辦了解到,網文中的這個統計數據並不準確。「它的統計口徑不全,因此結論肯定是錯誤的。」市招考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數據僅統計了2018年在「5+2」區域報名、戶籍在「5+2」區域的考生(統招)中考成績分數段,部分省二級以上示範性普通高中招收的區域指標到校生、市級示範校及一般普通高中(含民辦普通高中)招收的校內指標到校生因為按政策規定不參加中考,未納入統計,由於指標到校生人數未納入重點率、普高率統計,因此所得結論失實。
真實數據是多少呢?該負責人表示,2018年,成都市高中階段學校升學率已達98.5%以上,「5+2」區域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升學率已達66.4%。
高中學位不夠?無法滿足成都學生需求?
闢謠二:概念認識錯誤,故意混淆視聽
在另一篇流傳的網文中,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看到如下表述:「初升高已經成為成都升學的主要矛盾:現在的高中學位遠遠無法滿足成都學生的需求。」
對此,市招考辦該負責人表示,「這樣的表述屬於概念認識錯誤,混淆視聽。」
該負責人進一步介紹,關於高中招生政策,《教育部等四部門關於印發的通知》明確提出:「改進招生管理辦法。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統一招生平臺,切實落實普職大體相當的要求。」對此,成都市提供了包括普通高中、中職類學校、五年高職等在內的充足的高中學位。
考不上普高就等於輟學?
闢謠三:全市中職學生就業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有部分網文中稱:「初中生家長無疑是最焦慮的。(因為)考不上普高,是進入職高還是輟學進入社會,這是一個問題。好的職高也算不錯的出路,但好的職高也不多啊,更何況很多家長沒法接受職高,因為在他們眼中,讀職高就是混日子的;難道初中畢業年紀輕輕就要進入社會嘛?絕大部分家長肯定不希望是這樣的,但殘酷的事實擺在那兒,於是他們焦慮著。」
對此,市教科院院長助理黃祥勇明確表示,把「進入職高和輟學相提並論,顯然有些聳人聽聞了。」
那麼,中職教育是否如文中所說的那般不堪呢?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了另一組數據:成都全市中職學生就業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以2017年就業數據來看,成都市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省(部)屬學校)畢業生總數78631人,其中有5297 人進入了世界500強,20258人進入了規模以上工企,18680人進入成都市六大重點產業。
薪酬方面,75%的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起薪在2500元左右,最高的月收入達到10000餘元。
當然,除了就業,中職學生同普通高中學生一樣,也能升入高校就讀。2016年,全市1.92萬中職畢業生升入高等院校,佔就業學生總數的25.44%。2017 年全市2.02 萬中職畢業生升入高等院校,佔就業學生總數的26.48%。
教育專家:
培訓機構不應該販賣焦慮
家長眼光也需要放得更遠
事實上,經過多方查詢,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發現,上述網文中的論調不算新鮮。那為什麼這些數據失實、措辭誇張的文章總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起家長們的關注呢?
市教科院院長助理黃祥勇表示,這些文章其實核心套路就一條:販賣教育焦慮,以此博取關注。「我們也注意到,生產這些網文的多是一些教育培訓機構,販賣焦慮無疑有助於其提升自身的業績。但其中的多處措辭,已經明顯違背了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必須予以糾正」。
此外,黃祥勇也提醒家長,網絡消息繁多,魚龍混雜,家長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隨意聽之信之,隨意被這些來路不明的網文『綁架』」。
除了需要明辨信息,黃祥勇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長們的一些觀念也需要與時俱進,把眼光放得更長遠。「個別家長對職業教育的認知依然有偏差。其實,在孩子初升高這個環節,無論是普高還是職高,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如果讓所有孩子都只有一個選擇——讀普高,那麼對於部分孩子的未來發展來說,反而不見得是好事。況且現在社會對人才的評價方式也越來越多元,讀普高,考大學,早就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了,它也不應該是唯一的出路」。「從國家發展層面來說,高中階段不能只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初中畢業生也不能只升入普通高中,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職業教育,任何國家都有中等職業教育,美國、德國、瑞士等國的中職教育就發展得相當好。」
改革:成都將進一步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
2018年12月27日,市教育局公布了中考改革方案。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方案中明確提出,成都市將改革優化招生計劃,適當提高普通高中招生比例,推動普職協調發展。
「進一步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並不意味著中職教育中途『退場』,不能讓高中階段教育變成一種單純的升學預備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家長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學生升入普通高中就讀並不意味著都能考上本科院校,同理,中職學生也不是不可能升入本科院校就讀,「從某種程度上說,在初升高這一步,是升入普高和升入中職,並不能最終決定孩子的終生發展,真正影響深遠的,是孩子是否能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是否能具備這個社會所需要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家長們更應該去關注的」。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