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君有一朋友是新晉鏟屎官,她只想給自己家貓貓買最好的東西。什麼營養膏、化毛膏已是必備,蛋黃凍幹、卵磷脂可以美毛?啥也不說了,買!
可在這前不久,她才剛勸了父母不要買那些藥店隨便亂推薦的保健品。
為啥現在的人對待人類保健品那麼理智,把同樣的東西放寵物上,就瞬間失去判斷力了呢?
01
寵物經濟盛況空前
如果你認為小貓小狗只需要吃點人類的剩飯剩菜就夠了,那你肯定不是一位鏟屎官。
年輕一代做鏟屎官,願意在寵物的飲食、生長、醫療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陳舊的飼養寵物觀念,逐漸被他們給扭轉。
那些以前寵物市場幾乎不會有的細分類品牌,開始越來越多。
天眼查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過67萬家寵物相關企業,今年前10月新增數量同比增長超76%。其中,42萬家為寵物用品相關企業,20萬家為寵物食品相關企業,6.2萬家為寵物美容相關企業。
這其中,當然還不包括鏟屎官更喜歡的進口糧品牌。
寵物醫療行業方面,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的估值達到了300億元。高瓴資本投資的80%寵物項目,都是醫療行業。
在外賣平臺上,寵物用品如貓糧、犬糧、貓砂、罐頭、零食等商品的銷售增長都超過100%。
02
鏟屎官為啥這麼容易被說服?
如果你以為寵物用品不貴,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以貓為例,如果是吃進口糧的家庭,每個月貓糧+貓罐頭可能就會消耗三四百,加上半個月一換的貓砂50元,定時吃的營養膏、化毛膏、卵磷脂、驅蟲藥等各種寵物保健品,每個月固定消費就將近六七百。這還不算去醫院花費的價格。
▲整個柜子都是貓貓用品
寵物吃播曾經在抖音上火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一隻成年哈士奇所要吃的東西比人類還複雜,各種肉+保健品+雞蛋+蔬菜等混在一起,不用懷疑,這成本肯定相當高。
會給貓狗花費這麼精細的,又基本上是90後、95後的鏟屎官。
對於剛出社會兩三年的95後來說,每個月固定的六七百花銷並不低。
那麼,為什麼鏟屎官還是這麼容易被寵物用品說服呢?
簡單來說,就是「責任」。
先不說去寵物店買寵物,就算是免費領養,各位新晉鏟屎官都會被要求餵寵物吃進口糧,還要在吃住外花費更多金錢,要不然就會覺得這是在「對寵物不負責任」。
▲進口糧比國產糧更受歡迎
鏟屎官消費心態的變化,讓品牌發現商機。
品牌君不排除部分產品是真的具有一定保健作用,但有的商家卻是「憑空造需求」,比如大力宣傳寵物關節、美膚亮毛等功能性寵物糧,賺得盆滿缽滿。
這操作,其實和我們人類購買桃膠、阿膠等保健品,試圖美容養顏一個道理。
殘忍的事實是,市面上不少相關產品的成分,都只是簡單複合物進行隨意搭配的結果。
03
寵物市場還需規範
在中國,寵物經濟還只是在剛剛起步。可能是因為它「出道就迎來一個小巔峰」,才讓各種品牌投入其中,魚龍混雜。
食品領域中有不良商家在貓糧狗糧中摻誘食劑、假飼料;玩具領域也充斥著低質量玩具,讓主人和寵物都深受傷害;更別說醫療領域,部分黑心寵物醫院的醫生獸醫證甚至都是PS的。
▲某連鎖寵物醫院設計師爆料
在市場規範化之前,各位鏟屎官對於品牌的依賴度和信賴度都不會太高。有可能該品牌的寵物糧、營養膏吃完了,就想著換另一個品牌。
也就是說,頭部品牌們如果拿不出高質量的差異化產品,未來依舊存在掉隊的可能性。
針對這一層面,品牌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產品質量,鏟屎官放心才會復購;鏟屎官也要加強對產品、保健品的辨別能力,別啥都去買,到最後不僅交了智商稅,還讓寵物吃了「毒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