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老人到了晚年時期,最希望的就是子女孝順,這樣他們晚年也能夠有所依靠。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老人到了晚年都能夠有子女孝順。而實際上這並不能夠完全怪孩子,子女不孝順可能和老人年輕時的對待他們的方式脫不開關係。
老人不被子女孝順,親戚卻覺得活該
李大爺和自己的老伴育有一兒一女,本來兒女雙全的生活應該是幸福無比的,但實際上到了晚年李大爺卻是孤獨一人,老伴因病去世,而他則是不被子女孝順。有一次李大爺外出摔傷了,鄰居趕緊將他送到了醫院。
而當鄰居打電話聯繫李大爺的子女時,他們的態度卻十分冷漠,也沒有要看望李大爺的意思。無奈之下,另據只能夠聯繫了李大爺的親戚。而當親戚趕到醫院時,鄰居則開口斥責李大爺的子女不孝順。
但親戚卻表示,李大爺年輕的時候只顧著自己,天天不著家,對兩個孩子也是不管不問,好在李大爺的老伴悉心的呵護和照顧著孩子,但也因此老伴過於操勞生了病,所以兩個孩子也會記恨在心。而後親戚看著李大爺說到:"活該現在沒人孝順你,你都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
晚年大多子女不孝順的3種老人
1、喜歡"打罵"教育
有些老人在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去教育孩子,一旦孩子犯錯了錯誤,老人就會不分青紅皂白的打罵孩子。而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讓親子關係變得緊張。所以長大之後,孩子對於老人是有怨氣的,所以就難以保持親近的關係,甚至不願意去孝順老人。
2、本身不孝順
孩子對於世界的認知是源於自己的父母,所以如果年輕時老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孩子就會看在眼裡,而且孩子也會認為這種方式是正確的。所以在老人年老的時候,孩子理所當然的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父母。
3、對孩子不管不顧
有些老人在年輕的時候一心只想著工作又或者是只想著自己,絲毫不去過問孩子的生活。這種不負責任的父母在孩子看來並沒有存在的意義,所以從小不被父母善待的孩子,長大之後也就很難去善待自己的父母。
要想子女孝順,先做合格父母
1、以身作則
父母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成為孩子的榜樣。所以在生活當中,父母一定要注意以身作則,學會去孝敬家裡的老人,同時也要引導孩子去尊重老人。孩子從小形成這種"尊老"的意識,長大之後才能夠孝順父母。
2、為孩子著想
親子之間的關係影響著孩子長大後對待父母的態度和方式,而要想拉近親子關係,父母就要學會為孩子著想。而這種著想並不是要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幫孩子做決定,而是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不希望自己子女成為一個不孝順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所以生活中父母要時刻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正確的去引導和教育孩子,讓孩子能夠樹立起良好的三觀,這樣才能夠實現"老有所養"。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梔子花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