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海南省海口技師學院創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紀實
學校領導班子會議
海南省海口技師學院(海口市高級技工學校)的前身是海口市工業學校,創辦於1970年,歷經幾代傑出教育者的辛勤耕耘,學校桃李爭榮,人才輩出。進入21世紀以來,學校更是駛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2002年確定為國家重點技工學校,2013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2014年10月27日,經省政府部門批准,學校掛牌成立海南省海口技師學院,實現了辦學過程中的又一次嶄新跨越。
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充分利用和發揮學校辦學經驗優勢,以創建示範校為契機、以改革為動力,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設高水平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和一流的校內外生產實訓基地,努力爭創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更好地發揮職業教育發展的引領、骨幹和輻射作用,辦學特色示範、服務地方示範,為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輸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堅持德育先行
培養德能兼備的職業英才
示範校創建以來,學校不斷創新德育工作方法,探索學校德育工作新途徑,在培養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強化德育教學改革,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
學校針對職校學生生源素質參差不齊的實際,積極編撰了德育校本教材《成長冊》《班主任主題班會指導手冊》,在管理班級過程中廣泛使用,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差生轉優率得到較大提高,由過去的10%上升到35%;學校積極開展學生的爭先創優活動,樹立了「十大感動校園之星」優秀學生典型代表;通過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暑假軍營夏令營和參觀校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學生的養成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自律自強的優秀品質。兩年來,學校派選兩批共49名班主任參加中國職協舉辦的技工院校優秀班主任培訓班,選送10人參加海南省職協舉辦的班主任崗位高級培訓班,在校內積極組織召開班主素質提高研討會,參加人次累計達400多次。
堅持就業導向
完善職業指導服務體系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指導模式,能夠大力促進學校職業指導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系統化,提升中職生的就業能力,真正培養出社會適用型人才。為此,學校成立了職業指導課程體系小組,負責開展全面工作。一是深入海南中糧可口可樂有限公司、金盤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等企業和海南省技師學院、江蘇丹陽中專學校等學校進行調研,制定和完善了《職業指導實施辦法》《就業指導服務制度》。二是整合編寫《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實操手冊》《中職生職業素養》和《中職生就業與創業指導》等校本教材;學校開展適合90後中職生的職業指導活動,成立職業諮詢室,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採取一對一或團體指導的方式提出解決辦法;為了讓學生更多地接受企業文化的薰陶,實現校企間的「零過渡」,學校舉辦了《我的未來不是夢》演講大賽、《我愛我的專業》的手抄報比賽,開展《職業規劃·就業啟航》等豐富多彩的職業指導活動。三是學校派出15人次參加職業指導師資、職業生涯諮詢與輔導和國家首期高級職業諮詢師培訓,組織全體班主任和青年教師參加《班主任師德建設和高效面談技術》的培訓,同時聘請3名職業規劃專家、企業高管為學校職業指導顧問。兩年來,一支由企業管理人員、專職指導老師、班主任、德育老師共同組成的高素質職業指導教師隊伍逐步形成。
堅持示範引領
創新教學改革模式
學校積極推行企業需求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運用項目教學、場景教學、模擬教學等形成了頗具職教特色的教學模式。「項目驅動,團隊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將課程教學內容結合崗位任務分成多個「工作項目」,班級被分成若干4—5人的學習小團隊,團隊隊長負責組織學習交流、協調工作進度,反映團隊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老師再進行針對性地指導,從而順利完成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組織和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團結協作的能力;電工專業推行職場情景教學,將傳統教室建成融講解、實訓、加工產品為一體的工作間,完成「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場景,讓課堂充滿活力,學生成為主體,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兩年來,學校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2個二等獎,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6個一等獎、17個二等獎、16個三等獎。畢業生就業率97%以上,「雙證書」率95%以上。
堅持職教特色
打造一體化師資隊伍
學校本著「培養為主,引進為輔,請進來,走出去」的思路,通過短期培訓、企業鍛鍊、調研學習和聘請行業專家、企業人才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等,提高專任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兼職教師教學能力,加強建設具備「一體化」素質的專業教學團隊。
示範校創建以來,學校邀請廣州工貿技師學院一體化骨幹教師來校開展一體化課程建設全員培訓,上海向陽職業諮詢公司開展職業指導培訓;兩次邀請德國專家到校開展為期6天的項目教學法及一體化課程建設全員培訓;選派60多名教師到廣西、廣東、湖南等地的院校交流學習,研討示範校建設工作,選派10名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習;引進8位企業技能人才到校任教和開展講座培訓。兩年來,學校新增高級技師3名、講師11名、高級講師10名,已培養8位專業帶頭人、外聘10位技能人才為兼職教師,初步形成了符合學校教學改革發展需要的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雙師型」教師和兼職教師的教學梯隊。
教師承擔課題研究、課程開發等項目累計各類成果達103項。2013年,學校教師研製的《海產品自動倉儲生產線實訓裝置》獲得第十一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學教研技術開發優秀成果一等獎;2014年研製的《多功能組合式維修電工實訓設備》獲得第十三屆中國職協實驗實訓設備優秀成果評選二等獎。專業帶頭人羅娟老師帶領專業團隊教師指導學生參加2014年國家、省級技能競賽,在省級技能競賽獲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其中吳清祥同學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車加工項目二等獎,羅娟老師也被評為機械製造技術學科專業的省級骨幹教師。
堅持工學結合
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
學校以就業為導向,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及定點招聘企業資源,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確定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形成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深化與海南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等中大型企業的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其中2014級機電專業高級班被學校列為海南宇龍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定向班,到企業進行一個月的見習,讓專業課堂建在企業,使學校與企業共同確定的見習課題放在企業進行解決,實現校內教學與企業生產相結合,共育教師、學生、企業員工三支隊伍;此外,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到三星(海南)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山內精密電子(深圳)有限公司等省內外大型企業定點實習,學生在校完成了專業學習任務,在企業則以「員工」的身份在一線崗位接受職業訓練,實習期滿後立即籤訂勞務合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順利完成了學生向企業準員工的過渡。
堅持順應需求
凸顯功能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
作為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海南省電工電子實訓基地、海南省農民工重點培訓基地和海口市創業培訓基地,學校承擔了海口市軍地兩用人才培訓、公務員電子政務培訓、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企業在崗職工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
創建示範校以來,學校加大與企業緊密合作的力度,進一步放大社會服務職能,每年為社會培訓4000多人次。有著近20年歷史學校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利用學雷鋒活動月、節假日和便民服務活動多次深入街道社區為群眾義務維修彩電、冰箱、收錄機,到農村幫扶點鋪設、改造線路。兩年來,共開展便民活動75次,受到市團組織的表彰,並被省市電視臺、報紙等新聞媒體進行專題採訪報導,擴大了學校在全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今年,學校將接受國家專家組對學校示範校建設的檢查驗收,學校的發展面臨新的起點,新的挑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們相信:在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海南省海口技師學院的明天會更美好!
(李日祥 李欣 馬軍英)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