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室吵架了沒關係》這本書是日本作家丘修三(作)和長谷用知子(繪)共同創作的一本繪本,紀鑫翻譯,青島出版社出版。
丘修三,日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日本兒童文學家協會理事長,代表作《她是我姐姐》曾獲日本兒童文學家協會新人獎、新美南吉文學獎、坪田讓治文學獎等多項大獎。1993年,作品《少年的每一天》獲日本小學館文學獎,2001年,作品《用嘴巴行走》獲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日本放鬆獎。
長谷川知子,日本畫家,繪本作家,日本兒童出版美術家聯盟會員,曾獲第26屆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主要作品有《在教室說錯了沒關係》、《兔之眼》、《一年一班》系列等。
不管在哪個國家的小朋友,在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候,都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情產生分歧和矛盾,從而引發小朋友之間吵架、鬧矛盾,不開心,現實當中,有些小朋友鬧矛盾吵架不開心了沒過多久就會好起來,仍然繼續在一起玩耍。
但是有些小朋友之間,鬧了矛盾,吵架或者打架以後,有時候是既想要在一起玩耍,但是似乎又沒有忘記發生的不愉快,拉不下面子。顯得有些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些關係。帶著小朋友一起看完這本書以後,興許小朋友就會有了一些處理經驗和辦法。
這本書就生動還原了小朋友之間玩耍時候鬧矛盾,又經過一些幽默搞笑的小插曲關係得到緩和,最後和好的場景,和孩子一起讀起來,故事中的插曲也會讓小朋友忍俊不禁,孩子會非常有代入感。
好,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
繪本《在教室吵架了沒關係》第1頁
教室裡,小教和寬寬正在玩積木。「寬寬,來玩搭積木蓋高接吧!」
「好呀,蓋高樓!」
小教擺好第一塊積木,說:
「放在這上面,一塊一塊摞起來。」
「知道啦,我會玩、會玩。」
寬寬「海喲」一聲,把一塊積木放上去
「小教,絕對不能碰倒哦!」
聽到「絕對」兩個字,小毅緊張得心評評直跳。他大氣兒不敢出,輕輕地、輕輕地放上一塊。
啊!搖了搖,晃了晃!
好險!只是搖搖晃晃,並沒有倒掉。
「好棒!成功了!寬寬,現在輪到你了!」
寬寬覺得自己不可能穩穩地放上去,乾脆「呀—!」的一聲,把積木高樓推倒了。
譁啦啦—!
「千什麼呀?!好容易蓋這麼高!」
「不好玩嘛!」
「還是故意推倒的,太不像話了!」
「好吵啊!」寬寬「砰」地拍了一下小毅的腦袋。
挨了打,小毅的淚珠在眼眶裡打轉兒。
「怎麼啦,愛哭鬼?這點兒小事就哭鼻子!」寬寬說。
「我才不是愛哭鬼!」
「愛哭鬼小毅!瞧,淚珠子掉下來了,掉下來了!」
他剛說完,小毅的淚水果然吧嗒吧嗒滴落下來。
「瞧瞧瞧,我說吧,就是個愛哭鬼!」「寬寬,太討厭了!」小毅抽泣著喊,
「我再也、再也不和你玩了!」「好啊。不玩就不玩,絕交!」
第二天,小毅在院子裡踢球玩。
他「嘭」地踢一腳,再自己跑去追回來。
真沒意思啊……
「要是有人一起玩就好了。」
寬寬的身影在小毅腦中一閃而過,
「寬寬,太討厭了……」
又一天,下雨,不能去外面玩。
小毅在屋裡擺弄小汽車。一個人玩真的很沒勁啊。
他望望窗外,心想:
「寬寬會不會來玩呢?」
寬寬在家裡閒得難受。好無聊,好無聊啊。
翻過來,滾過去,無聊得不得了。
「小毅這傢伙在忙什麼呢?」
忽然,他看到桌上放著一頂黃色的帽子。
帽子是向小毅借的,忘了還。
應該還回去呀。
可是,已經絕交………
就算絕交了,借人家的東西也該還啊……
「怎麼還回去呢?」
寬寬紋盡腦汁地想啊,想啊。
「有了!不看小教就可以了嘛!」
於是,寬寬撐著傘,向小毅家走去。
「小毅—!」
剛喊了一聲,門就開了。
「這個,還給你。」
寬寬低看頭,把帽子遞過去。「啊,我的帽子。謝謝。」
「寬寬,我媽媽烤了曲奇餅千,來吃吧!
啊,誘人的曲奇的香味!
這可怎麼辦,已經絕交了呀……
「來,寬寬,快進來!」
寬寬還是臉朝下,沒抬頭。
「媽媽烤的曲奇可好吃啦!」
小毅抓起一塊遞過來。
「寬寬,為什麼低著頭呀?」
寬寬不知道該說什麼。
要不,絕交從明天開始……
(孩子看到這一頁的時候,突然笑起來很歡樂,覺得絕交從明天開始很搞笑)
小毅遞過來第二塊時,寬寬想,要不,絕交從明天的明天開始……
吃第三塊的時候,寬寬打定主意—
絕交這件事,以後的以後再說吧!
想到這兒,寬寬抬起頭,說:「那天打了你,真對不起!」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開心地笑了。
作者的話:
《吵架也是玩耍,是孩子重要的工作》
孩子的「工作」就是玩。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玩耍」絕對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活動,「玩耍」這一行為裡富含著各種「營養」。
首先,通過玩耍,孩子們活動肢體與手腳,身體長得更結實,也更靈活;孩子們還會動腦筋、想辦法,提高體能和技能。
第二,玩耍時可以結交朋友,構建小小的「社會」。與朋友交流,需要「語言」。孩子們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見、理解小夥伴的心思、了解遊戲的規則,體驗喜悅、歡笑、哭泣。
另外,玩耍時還會吵架。吵架是不同思想間的相互碰撞,這種碰撞可以使孩子知曉世間存在著種種不如意,進而思考如何才能與他人友好共處。
這樣的「吵架」是孩子們玩耍的內容之一,是成長過程中必需的「土壤」。
雖然孩子們愛為瑣事爭吵,卻永遠不會懷恨在心,這正是孩子之間吵架的動人之處,也許常常吵架的朋友才能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這本書孩子很喜歡,讀完後,當我問我家娃,她之前跟鄰居小朋友鬧矛盾的事情,她竟然突然說自己之前和小朋友生氣了,沒看這個故事前不知道還可以絕交從明天開始!覺得好好笑!到處跑著要給媽媽、奶奶繼續講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