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周二,A股異質結電池(HIT)板塊大爆發。異質結電池板塊橫空出世,但這竟是什麼?
異質結電池(HIT)全稱是晶體矽異質結太陽電池,最早由日本三洋公司於1991年成功開發。該技術是在晶體矽上沉積非晶矽薄膜,綜合了晶體矽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
招商證券最近的研報中提到,HIT電池具有高效率、低衰減、低溫度係數、高雙面率等諸多優勢,優勢顯著存在溢價。
目前海外23%效率的HIT電池價格1.7元/瓦,較PERC溢價0.75元/瓦。
與此同時,HIT技術正不斷成熟。
效率方面,主流HIT廠商量產效率普遍站上 24%,效率提升對降本有放大效應。
設備環節,國產化正在加速,HIT設備價格已經下降到7-8億/GW,PECVD仍是難點。
耗材方面,低溫銀漿國產化基本成功,第二大耗材靶材的國產化也已完成,靜待需求放量。
工藝方面,當前組件工藝還比較粗糙,將來矽片變薄需要組件端的製造工藝更加精細化。
招商證券預計,HIT或成為2020年光伏產業最大風口。而山煤積極轉型HIT,正好踩在HIT產業化前夜,依託煤礦充沛現金流,有望迅速成為HIT電池龍頭。
東興證券也在此前預計,根據PERC電池片產品生命周期的變化,HIT在未來兩年成本有望快速下降,目前全球產能約4GW,在建10GW左右。
對於光伏行業來說,降低光伏發電度電成本,是光伏行業永恆的追求,也是光伏技術變革最原始和樸素的出發點。歷史上光伏行業每一輪的技術變革,都引發了產品和價格的快速下降,也深刻地改變了該環節的競爭格局,如多晶矽環節的冷氫化、矽片環節的單晶替代多晶、電池片環節的PERC技術。
作為一個技術更新換代快,對成本高度敏感的行業,光伏產業對每一次技術革新都非常重視,那麼這次新提及的HIT技術能快速替代PERC技術嗎?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光伏5·30政策後,行業砸出了黃金坑,而PERC技術的普及,讓活下來的光伏企業吃到了實實在在的產業升級紅利。
但HIT目前還僅僅處在技術推廣的初期,與成熟推廣了多年的PERC技術相比,是否能量產,甚至是否能成為行業共識都還有待時間檢驗。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