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報》12月1日報導,為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紐西蘭畜牧業宣布全球首個基因項目,將培育甲烷排放量較低的綿羊,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紐西蘭人均擁有六隻羊,畜牧業佔該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三分之一。
畜牧業是紐西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綿羊則是該國畜牧業的主要牲畜之一。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聲音指出,來自畜牧業的甲烷排放是導致溫室效應的因素之一。面對這些指責,紐西蘭人拿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努力培育「甲烷排放量更少」的新品種綿羊。
綿羊與牛一樣,是一種反芻動物。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8月份的報導,反芻動物每天會產生約250-500升甲烷,佔到農業總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球的反芻動物們每年會用打嗝與放屁的方式向大氣中排放數量驚人的甲烷,其對溫室效應的促進效果相當於31億噸二氧化碳。
據英國《衛報》12月1日報導,人均綿羊擁有數達到6隻的紐西蘭已經開始使用名為「育種值」(breeding value)的指標,以幫助畜牧業從業者選育「甲烷排放量」較少的綿羊,這一過程將在兩年內完成。
「農場主們對此事的興趣比我預想的要高。」一位種畜培育者表示,「我認為一頭健康且出色的牲畜應當有較少的甲烷排放量,所以正在對這一指標進行測量。」
一頭接受「甲烷排放量」測試的種羊需要在一間「蓄積室」內呆50分鐘,並在14天後進行第二次測試。之後,這個數值將與其他遺傳信息綜合起來,以計算該羊的「甲烷育種值」。
「我不清楚問題的關鍵是否在於此……但無論如何,它都有助於我們達成育種的目標。換而言之,一頭種羊越是健康,其所需要的投入就越少,對環境的要求也越小。」他說。
紐西蘭「畜牧業溫室氣體研究財團」(Pastoral Greenhouse Gas Research Consortium)總經理馬克·阿斯平(Mark Aspin)稱,紐西蘭是全球首個在畜牧業中採取「甲烷育種值」的國家,而這一數值對減少該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而言「實用且重要」。
「畜牧業溫室氣體研究財團」是由紐西蘭農業部門與政府共同資助的組織。該組織稱,除了「甲烷育種值」以外,他們還在研究三種旨在從飼料方面減少牲畜甲烷排放的技術。
網友紛紛腦洞大開:
「羊:活著太難了,快點把我宰了吧」
「羊:我做錯了什麼 要接受這樣的命運???」
「羊:這說的是人話?」
NZVIVA:不尊重羊權
來源:綜合梨視頻、觀察者網、網友評論等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