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研單位共建氣象大數據實驗室

2020-12-27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馮子晏報導 近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氣象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四家科研單位籤署合作協議,將共建氣象大數據實驗室,重點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氣象保障服務開展核心技術攻關。

  四家單位將依託氣象大數據實驗室,組建一支高水平、多學科交叉的氣象大數據分析研究隊伍;基於氣象觀測、模式數據和大數據應用、人工智慧等專業技術,建立智能天氣會商系統,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助力冬奧氣象保障服務實現精準、智能、高效。

  根據協議,氣象大數據實驗室將設立需求分析、特徵工程、框架、應用測試四個工作組,充分發揮各科研單位優勢,聯合構建「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合作體系。四家單位將在科技項目聯合申報與實施、人才培養與培訓服務、建設專家智庫、技術成果轉化等方面積極開展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通過驗收
    作為國家組織的科研平臺,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被國家寄予厚望,期待其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充分發揮力量。張平文從實驗室定位目標、建設成果、合作落地以及發展規劃等四個方面向專家組作了匯報。報告指出,實驗室瞄準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領域重大技術需求,在建設期建立了完善的制度體系,已建成5個共性技術平臺和6個應用示範中心,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承擔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與行業領軍企業組建聯合實驗室,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應用落地等方面完成預期任務,特別是科學戰疫、數字生態指數、冬奧氣象預報等工作成為亮點。
  • 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通過驗收
    作為國家組織的科研平臺,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被國家寄予厚望,期待其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充分發揮力量。  張平文從實驗室定位目標、建設成果、合作落地以及發展規劃等四個方面向專家組作了匯報。報告指出,實驗室瞄準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領域重大技術需求,在建設期建立了完善的制度體系,已建成5個共性技術平臺和6個應用示範中心,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承擔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與行業領軍企業組建聯合實驗室,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應用落地等方面完成預期任務,特別是科學戰疫、數字生態指數、冬奧氣象預報等工作成為亮點。
  • 南信大成立氣象遙感技術聯合實驗室
    中國江蘇網1月2日訊 (通訊員 王軍 林雯 記者 羅鵬)近日,「南信大商業氣象衛星星座方案」論證會暨氣象遙感技術聯合實驗室籤約儀式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召開。論證會由由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許小峰擔任論證組組長,論證專家組包括中國衛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傳媒集團、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中科院空天信息院、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專家。
  • 氣象數據的「大數據應用」淺析
    ,體積不足夠大,任何數據都不能稱之為「大數據」.一般而言,大數據的起始計量單位至少是PB、EB或ZB級別。    在上述四類數據之外,氣象資料尚有高空探測、地面農氣觀測、沙塵暴觀測、閃電定位觀測、風廓線雷達探測等等許多種,但就體積而言,較上述四類資料至少低一個數量級,難以將其稱之為「大數據」.
  • 海納百川 風雲際會——氣象大數據云平臺「天擎」
    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釗 谷星月集億兆數據於一體,聚業務系統於一身,硬體、數據、流程、平臺、監控全部集約化管理,數據秒級同步、需求秒級響應……長期以來,這樣一個能夠整合氣象部門信息化資源,極大提高業務科研效率的平臺,都存在於構想中。而如今,這個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 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打造「超級智囊團」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沈昌祥、方濱興、廖湘科,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登國,中國仿真學會原副理事長胡曉峰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委會榮譽主任嚴明研究員等32位來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受聘為實驗室技術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委員,成為實驗室建設和發展的「超級智囊團」。
  • 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DataFountain聯合實驗室的成立
    而數研院本次攜手北京數聯眾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聯合實驗室,旨在大力培養大數據工程師、分析師、數據科學家等大數據核心人才,進一步完善大數據教學、培訓的良性生態系統,建設教學、真實數據和應用場景相統一的「大數據教學、實驗、實訓、科研」的一體化環境,並系統化、規範化地推進大數據教學體系和標準化教材落地。
  • 兩所培養氣象人才院校之一,眾多畢業生進入氣象、民航和國防系統
    在大氣探測技術與裝備、大氣科學理論與應用、現代氣象服務方面構建了完整的學科體系。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是四川省和中國氣象局共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創建於1951年,1956年改制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成都氣象學院;2000年學校由中國氣象局劃轉四川省,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 關於對全國氣象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擬表彰名單公示的公告
    根據有關工作安排,現對擬表彰的全國氣象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予以公示,名單如下:  一、先進單位  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  天津市都市農業氣象服務技術創新團隊  河北省秦皇島市氣象局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氣象局  黑龍江省生態氣象中心  上海市氣象與健康重點實驗室  浙江省氣象局一體化智能網格預報團隊
  • 【喜訊】中國計量大學正式啟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實驗室 !
    該實驗室建設包含環境裝修、文化牆、伺服器、網絡、投影、電子白板等各類設備的方案設計與安裝部署。本次建設的大數據實驗室,共計可支持約100個學生同時上課學習,每周承擔近40個學時的實驗課教學。獲得了師生的一致好評。
  • 大數據系統軟體國家工程實驗室成果發布 阿里雲攜高校共建數據科學...
    2017年10月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聯合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重磅發布大數據系統軟體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發成果 —— 數據科學家雲上工作室。大數據時代,數據量呈幾何級增長,數據環境和處理平臺複雜多樣,眼下熱門的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人工智慧應用都離不開大數據分析,市場需求激增,人力與時間成本至關重要,各個行業都在呼喚一站式的大數據應用平臺。
  • 高二學生就可以進實驗室做科研!廣附與中山大學藥學院共建化學班
    金羊網訊 記者王倩、實習生彭樂怡報導:9月25日下午,「中山大學與廣附共建化學班」揭牌儀式在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大學城校區舉行,中科院院士陳新滋也現身現場,進行了一場生動有趣的講座,與場下學生互動。高二學生就能進實驗室據項目負責人之一胡國良老師介紹道,這是廣附第一次與高校進行比較系統的對接項目,共建化學班現在主要面對高二學生開展,部分表現優異的高一學生也可選拔參加。「我們選拔的標準是參與過一些化學競賽的高二學生,他們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並且對科研有所了解。」胡國良說道。
  • 港中大(深圳)、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與華為 共建未來網絡系統優化...
    9月21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未來網絡系統優化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在港中大(深圳)隆重舉行。未來網絡系統優化創新實驗室的建立,憑藉港中大(深圳)的國際一流的人才及綜合科研優勢、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優勢、華為的研發及產業應用優勢,通過無線網絡感知與優化技術領域聯合創新,將為產教融合重大平臺建設激發創新動力。
  • 開封市局聯合河南大學成立氣象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王其英 王梅娟報導 近日,河南省開封市氣象局和河南大學環境規劃學院合作,成立開封市氣象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進一步促進雙方科研能力的提高和人才隊伍的培養,成為開封市氣象局的科技人才建設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
  • 全拓數據與上海交通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推進數據研發的產學研進程
    本次合作正是將上海交通大學基礎研究技術平臺、專家資源與全拓數據在大數據應用、大數據可視化以及大數據研發架構等方面的專業化技術平臺相結合,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共同成立聯合實驗室,推動我國數據與知識管理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政、產、學、研、用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為企業發展與科研進步提供新的發展契機,為服務國家大數據戰略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清華大學獲批承建大數據系統軟體國家工程實驗室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式批覆同意由清華大學作為承擔單位牽頭,北京理工大學作為參與單位,聯合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百度、騰訊等相關單位共同建設大數據系統軟體國家工程實驗室。這是承擔我國大數據系統軟體技術研發與工程化的唯一國家級創新平臺。
  • 深圳大學馬裡蘭大學共建環境材料實驗室
    原標題:深圳大學馬裡蘭大學共建環境材料實驗室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馬璇)深圳大學—馬裡蘭大學環境與材料科學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日前在深大舉行,兩校負責人共同見證了揭牌儀式。聯合實驗室將建設成一個開放式的科研和人才培養中心,為兩校相關科研機構人員提供開放的技術研發和學術交流平臺。
  • 華南理工大學大數據與智慧機器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批啟動建設
    近日,教育部科技司組織專家組對依託華南理工大學建設的「大數據與智慧機器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啟動建設方案進行論證。學校副校長朱敏,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處室人員出席啟動論證會議。
  • 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海洋與氣象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原國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學校與中國氣象局籤署局校全面合作協議並共建南海海洋氣象聯合實驗室。海洋與氣象學院是廣東海洋大學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的學院之一,肩負著發展海洋學科的歷史重任,在海洋科學和大氣科學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學院是廣東省本科高校海洋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 「陝西省光電技術及功能材料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7月10日,受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委託,陝西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在西安對依託西北大學建設的「陝西省光電技術及功能材料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計劃進行了可行性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