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就在西安!

2020-12-20 小漁的行旅日記

在西安,若想沿著人文景點的軌跡去觸摸歷史,西安碑林是不得不去的地方。二月的最後一天,小漁再次來到碑林,大家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西安碑林博物館有900多年歷史,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藝術寶庫,如今也是一個國家5A景區。西安碑林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它的建立,就是為了存放之前的「古碑石刻」所以某種意義上,碑林也算得上是我國建立最早的博物館。

按照資料顯示,碑林博物館現在收藏著碑石、銘刻近三千件,數量是全國最多的。裡面的珍貴石碑太多了,甚至還有許多國寶級的,小漁簡單說幾個印象最深刻的。

第一塊是《石臺孝經》碑。這塊石碑由有近6米高,由碑座、碑身、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是碑林博物館中最大的一塊石碑。這塊碑的碑文是唐玄宗李隆基親手所寫,內容是玄宗皇帝對儒家經典《孝經》所做的注釋、感悟。玄宗皇帝的字真的是很漂亮的,專家評語是「華美飄逸」。如果大家去了,可以細細看看。

第二塊是《開成石經》碑。這不是一塊碑,而是114塊石碑的組合。這組石碑刻於唐朝開成二年(837),刻的內容是《周易》《尚書》《詩經》《周禮》《論語》等12部儒家經典,也就是我國古代讀書人的「教科書」。當年是立於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太學內,供學子們校對以及書籍印刷所用(當時還沒有活字印刷術)。

因此,《開成石經》碑也被譽為「世界上最厚最重的書籍」。整組石碑,一共有650152字,大家可以進去看一看,我們中學時教科書上學過的內容都能找到。

此外,還有世界四大名碑之一的《大秦景教流傳中國碑》;顏真卿、柳公權等等大家的作品。總歸一句話,名碑太多太多了,每一塊石碑都值得細細品味。

很多人對碑林博物館有一個「誤解」,以為這裡只有石碑。其實,這裡還收藏著許多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大多集中在兩個石刻藝術館中。此外,還有露天放置的景雲鍾、大夏石馬等。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昭陵六駿」(出土於唐太宗昭陵),也收藏在碑林博物館的石刻藝術館內。其中有四匹是真跡,「颯露紫」「拳毛蝸」兩駿是複製品,它們早年流失海外,如今收藏於美國博物館之內。「昭陵六駿」代表了唐代石刻藝術的最高水平,現場看的時候,真的能讓人有種穿越千年的感動。

碑林博物館是在孔廟的基礎上建成的,整個園林古香古色。小漁去時園內臘梅花開,如果春夏的時節來,園內許多古樹名木開花,相信會更有一種清幽景致。

想要一天讀懂碑林,是不可能的。這座文化寶庫,值得一來再來。它的具體位置在西安文昌門內,周邊還有西安城牆、書院門、臥龍寺等著名景點。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相關焦點

  • 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 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這裡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 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在西安,距今932年,如今是一個5A景區
    近兩年來,「國家秘寶」等人文節目盛行,博物館熱潮席捲而來,我國的博物館很多,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博物館寶物,但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在哪裡?答案是陝西西安,古都西安歷史悠久,有幾個國家一級博物館,遊客最熟悉的還是陝西歷史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是在中國北方最古老的,最初是為了珍惜「古碑石刻」而建造的。是的,是西安博物館,在西安,碑林博物館不像陝西曆博那樣廣為人知,但如果是書法愛好者,一定會把它當作「想去一次的地方」。
  • 最早的「中國」一詞,就珍藏在陝西的這座博物館裡!而不是在西安
    其實無論是在哪裡在做什麼,只有靜下來慢慢去感受,我們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作為中國的兒女,當我們談論「中國」時,我們都感到非常自豪,並擁有歸屬感,但是您知道「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哪裡嗎?不久前,我了解到「中國」一詞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王朝出現,這個詞組篆刻在一個名叫「何尊」的青銅重器的內底,事實證明,「餘其宅茲中國」一詞是「中國」的首次出現,可以說是非常有價值的,他在西周頌王第五年(1038年之前)被選出,裡面的底部是122個字符,其中包括「中國」,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如今,它已成為全國著名的文物,也是第一批被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
  • 最早的「中國」二字,不在北京,不在西安,而在這座冷門博物館裡
    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提起「中國」,相信大家都有十足的自豪感和歸屬感。不過,你知道「中國」這兩個字最早出現在哪裡嗎?前段時間,參觀一座陝西「冷門」博物館時,我在一件國寶文物上見到了3000多年前出現的最早的「中國」兩字。這個國寶文物名叫【何尊】,是一件3000多年的西周青銅器。
  • 西安碑林博物館:書法愛好者的天堂
    西安碑林博物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葉瑋攝影提起西安旅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兵馬俑博物館和因國家寶藏再次火爆的陝西歷史博物館。而碑林博物館卻顯得安靜許多,但如果你是一位書法愛好者,這裡就是天堂。西安碑林博物館原為陝西省博物館,建於1944年,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誌及石刻為主,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博物館陳列由碑林、石刻藝術和其它文物展覽三部分組成,現有館藏文物11000餘件。
  • 是中國很早的博物館,展品有3000多件,就在西安
    如果你想在西安沿著人文景點的軌跡接觸歷史,西安碑林是你必須去的地方, 二月的最後一天,再次來碑林,大家一起去看吧。西安碑文博物館有900多年的歷史,是收藏中國古代碑文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藝術寶庫,現在也是國家5A景區, 西安碑林建於北宋元祐二年( 1087年),其建設是為了保管以前的「古碑石刻」,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碑林也可以說是我國設立的最早的博物館。
  • 中國八大博物館,西安獨佔三席
    第一名,無爭議,肯定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第二名,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世界第八大奇蹟。第三名,陝西歷史博物館。
  • 西安旅行經常被忽略的地方——冬日藍天帶你打卡西安碑林博物館
    來西安的朋友大都會去看兵馬俑博物館、大雁塔、城牆、陝西歷史博物館等等,但是特殊的不一樣想向大家推薦一個經常被大家忽略的、特殊的、不一樣的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它是中國書法和石刻藝術的寶庫。首先,喜歡碑林博物館的一個原因就在於它的地理位置,它就位於西安永寧門東邊不遠處的文昌門裡,也就在西安城牆的下邊。如果你想晚上逛西安城牆,想看西安的夜景,或是逛完西安城牆還早,不如先去碑林博物館看看。而且周邊還有很多好吃的。所以強烈建議大家將碑林博物館列入行程單中。
  • 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恢復開放,每日限額1000人!
    近日,陝西西安,西安市碑林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從即日起至2020年5月31日,遊客可免費參觀碑林博物館,每日限額1000人。陝西西安,西安市碑林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從即日起至2020年5月31日,遊客可免費參觀碑林博物館,每日限額1000人。
  • 文獻的聚集地-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坐落於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學街,是我國收藏古代碑石墓誌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西安碑林以其獨有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進入西安碑林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西安孔廟的舊址,這裡保存著太和元氣坊、泮池、欞星門、戟門等孔廟建築。孔廟是封建社會專門祭祀文聖孔子的地方。西安碑林是西安碑林石刻藝術博物館的主體陳列內容,它因碑石如林而得名。
  • 世界最早九九乘數表實物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新社北京8月6日電 (記者 應妮)2002年裡耶秦簡的發現,讓湖南裡耶頓時聞名中國。6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小城故事——湖南龍山裡耶秦簡文化展」,精選了175件(組)裡耶秦簡,其中就包括最著名的「九九表」木牘。
  • 西安最值得去的3大博物館,第一個大家表示必須要去
    西安最值得去的3大博物館,第一個大家表示必須要去外出旅遊的小朋友會提前查看哪些地區景點較多,哪些地方最值得欣賞。今天,讓我們來談談西安最有價值的博物館。對於博物館來說,我們都知道,最喜歡參觀的地方是熱愛中國文化的驢友,而西安有很多博物館保存著古老的文物。無論是古建築還是古文物都充滿了歷史魅力。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秦始皇陵博物院西安最具代表性的是臨潼區的秦始皇陵博物院。這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大學。兵馬俑坑多,古代騎兵戰車多,攻擊性強。
  • 國內的第一個博物館,故宮排在它後頭,你確定不去看看嗎?
    近兩年,隨著《國家寶藏》等人文節目的興起,博物館熱潮高漲, 我國博物館很多,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文藝寶物,值得一探究竟, 但是你知道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在哪裡嗎?答案是陝西西安, 古都西安歷史悠久,有幾個國家一級博物館,遊客最熟悉的是陝西史博物館, 但是,這個中國第一個博物館建於北宋時代,最初是為了珍藏「古碑石刻」而建造的,經過932年,沒想到它也成了文物。
  • 西安碑林博物館,你去過嗎?
    樹對於喜歡書法藝術的人來,西安的碑林博物館是不可不去的地方。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前身是建於194年的陝西省博物館,但是西安碑林本身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因為碑石眾多,形似森林,故名碑林。
  • 世界博物館日,來西安這些博物館縱貫古今!
    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同時也是國家4A級景區。陝西歷史博物館落成於1991年,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大型綜合性歷史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37萬餘件(套)。
  • 西安碑林博物館:穿越時空藝術的殿堂!
    西安碑林博物館從外面看起來不大,院落卻很有縱深感,走進去時有種樹木森森的感。旅遊團一般不來這裡,所以院裡相當清靜,細細密密的綠蔭,靜默無言的石碑……在這裡好像時間都慢下來了。碑林是中國最早最完整的碑刻博物館。
  • 全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和書法藝術聖地——西安碑林博物館
    全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和書法藝術聖地——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展示和研究古代碑石墓誌及石刻藝術品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它的形成和發展跨越了900多年的歷程,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成為全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和書法藝術聖地。
  • 西安半坡博物館 新中國第一座史前聚落遺址博物館
    1956年3月,當時主管文教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毅途經西安,在文化部文物局鄭振鐸、王冶秋同志的陪同下,來到正在發掘的半坡遺址。在看到那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時,陳毅同志連聲讚嘆、感慨萬千,對兩位同志提出的直接在遺址上建一個博物館的建議非常贊同。回到住處,陳毅同志即興賦詩四首,其中一首寫道:「半坡村是原人居,彩陶紛陳世所稀。絕無甲骨方塊字,七千年前往可稽。」
  • 中國歷史故事:中國第一個博物館
    我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發展和建立博物館有著極好的物質條件,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商代就有專門官吏收藏和管理國家的重要典籍(甲骨文)、宗廟用的祭祀禮器,這種收藏管理已具有博物館的原始職能了。歐洲各國博物館起源的時候起先稱為貯藏之所或文物典籍收藏地,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正式定名為現在含義的博物館,成為具有收藏、保存和研究、教育作用的場所了。我國古代雖然沒有這樣定名,但官辦或民辦的收藏、管理、研究文物、圖書典籍的機構,卻存在於中國歷史的每個階段,並湧現了不少著名的收藏家和鑑賞家,著述了不少有關古物研究鑑賞的書籍,如宋代的歐陽修、趙明誠等,都是著名的收藏家。
  • 走入西安碑林博物館:尋找碑林前世今生
    西安碑林裡的文物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承載了許多年無人傾聽,因為他們都不會說話,默默等待千年,只為與懂它的人再次相遇。每一件都屬於不同的主人,都有驚天破地的故事,每一件都那麼與眾不同。今天讓我們走入碑林博物館,尋找碑林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