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若想沿著人文景點的軌跡去觸摸歷史,西安碑林是不得不去的地方。二月的最後一天,小漁再次來到碑林,大家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西安碑林博物館有900多年歷史,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藝術寶庫,如今也是一個國家5A景區。西安碑林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它的建立,就是為了存放之前的「古碑石刻」。所以某種意義上,碑林也算得上是我國建立最早的博物館。
按照資料顯示,碑林博物館現在收藏著碑石、銘刻近三千件,數量是全國最多的。裡面的珍貴石碑太多了,甚至還有許多國寶級的,小漁簡單說幾個印象最深刻的。
第一塊是《石臺孝經》碑。這塊石碑由有近6米高,由碑座、碑身、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是碑林博物館中最大的一塊石碑。這塊碑的碑文是唐玄宗李隆基親手所寫,內容是玄宗皇帝對儒家經典《孝經》所做的注釋、感悟。玄宗皇帝的字真的是很漂亮的,專家評語是「華美飄逸」。如果大家去了,可以細細看看。
第二塊是《開成石經》碑。這不是一塊碑,而是114塊石碑的組合。這組石碑刻於唐朝開成二年(837),刻的內容是《周易》《尚書》《詩經》《周禮》《論語》等12部儒家經典,也就是我國古代讀書人的「教科書」。當年是立於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太學內,供學子們校對以及書籍印刷所用(當時還沒有活字印刷術)。
因此,《開成石經》碑也被譽為「世界上最厚最重的書籍」。整組石碑,一共有650152字,大家可以進去看一看,我們中學時教科書上學過的內容都能找到。
此外,還有世界四大名碑之一的《大秦景教流傳中國碑》;顏真卿、柳公權等等大家的作品。總歸一句話,名碑太多太多了,每一塊石碑都值得細細品味。
很多人對碑林博物館有一個「誤解」,以為這裡只有石碑。其實,這裡還收藏著許多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大多集中在兩個石刻藝術館中。此外,還有露天放置的景雲鍾、大夏石馬等。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昭陵六駿」(出土於唐太宗昭陵),也收藏在碑林博物館的石刻藝術館內。其中有四匹是真跡,「颯露紫」「拳毛蝸」兩駿是複製品,它們早年流失海外,如今收藏於美國博物館之內。「昭陵六駿」代表了唐代石刻藝術的最高水平,現場看的時候,真的能讓人有種穿越千年的感動。
碑林博物館是在孔廟的基礎上建成的,整個園林古香古色。小漁去時園內臘梅花開,如果春夏的時節來,園內許多古樹名木開花,相信會更有一種清幽景致。
想要一天讀懂碑林,是不可能的。這座文化寶庫,值得一來再來。它的具體位置在西安文昌門內,周邊還有西安城牆、書院門、臥龍寺等著名景點。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