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進入申請季,最讓同學和老師頭疼的就是留學文書怎麼寫?需要寫些什麼內容?怎麼翻譯?注意什麼?
很多同學兩眼一抹黑,那今天我麼就來講一下留學文書的申請,趕緊保存,不要再說你寫不來了。
| 一. 個人陳述
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簡稱PS,是留學文書的大頭,要說出你的學術或專業興趣及背景,你到底喜不喜歡這個專業、喜歡到什麼程度、對未來有什麼設想,藝術留學一定要談下對這領域的看法,說出自己對它的熱愛。
闡述要簡潔有重點,文章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可以以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作為開頭。寫作時應該避免用模糊不清的句子,可以適當幽默,避免贅述和過分深奧。
PS內容包括:
Part1:出國深造的動機
可以從為什麼選擇出國,家庭方面對你的影響,以及在學業及升學方面做了什麼準備,有什麼樣的提升等來闡述。
Part2:專業選擇
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傾向於哪個專業,選擇此專業的原因,對這個專業的理解,希望從這個專業的學習中得到什麼,有什麼樣的提升。與專業相關領域的工作或實習經歷,遇到了什麼挑戰。申請該專業的優勢及弱勢。對以後的學習計劃以及職業方向。
Part3:個性化的背景資料
可以用一件令你影響深刻的具體時間舉例。說明某人某事對你產生的深刻影響,是你得到什麼樣的提升,可以從中表現你的某方面能力。發表過的論文及著作,獲過的獎項,參加的社團活動,工作經歷,個人特點等。
注意事項:
1. PS的長度要適中,600~800英文單詞;
2. 緊扣專業,主線明確,避免盲目個性化。讓招生委員會知道你選擇該專業的明確和強烈的動機,同時具備充分的條件完成該專業的學習;
3. 結構簡單,銜接緊密,主線明確,便於理解。謹記: simple is the best。
4. 精心安排PS和其它文件的關係。PS,推薦信,簡歷等文件構成一整套申請文書,既需要相互應證,也需要這些文件各有側重點;
5. 語言表達上,英語要地道、符合英語的思維習慣和文風,避免「中式英語」。
| 二. 個人簡歷
個人簡歷(Curriculum vitae)簡稱CV,需要真實,全面,簡練的反映自己的情況。著重介紹自己的教育背景以及實踐經歷,這是兩大重點問題。個人簡歷一般要簡明扼要,如果有很多的工作背景或研究背景的話,建議不要超過2頁。
CV具體內容包含:
1. 個人信息: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國籍,通訊地址,電話,email等。
2. 學歷背景:入學及結束時間,學校名稱及專業,主幹課程概要。
3. 工作背景(如果有):入職及結束時間,單位名稱及職務,主要職責及內容。
4. 個人榮譽:主要是學習或工作期間的,註明時間,名稱,是否有獎金,被什麼機構認可。以及他時候或得的國家級獎勵。
5. 個人成果:論文或研究成果,著作等,分門別類列出名稱,出處,日期。
6. 個人技能:例如英語等級,IELTS,GRE,GMAT,計算機證,會計證,鋼琴等級等等。
7. 興趣愛好:如攀巖,志願活動等。
8. 自我評價:簡單說明個人性格,優勢,特點等。
| 三. 推薦信
推薦信(Recommendation Letter)簡稱RL,再多的自說自話都不如別人一兩句話來得更可信。推薦信是留學文書中唯一一個從第三方角度對學習成績,學術能力,潛力及性格特點的客觀評價。
藝術生留學,特別是藝術研究生留學申請MFA通常要2~3封推薦信。建議3封推薦信,2封學術性的推薦信,由學校專業導師撰寫,用本校郵箱直接發送出去,保證真實性;另1封來自實習單位,或知名設計師的推薦信。
RL的內容包括:
1. 推薦人的背景,教授,副教授,講師或其他職務。
2. 推薦人與被推薦人關係,何時以什麼方式認識。
3. 被推薦人在某門課的成績,排名如何,表現如何。
4. 被推薦人其他課程表現如何,在某專業領域打下了良好基礎。
5. 被推薦人學術表現力如何,發表的論文,觀點等,所具備的學術潛質(批判性思維,邏輯聯想,動手實踐等)
6. 被推薦人的個人優勢和特點。
7. 被推薦人在學術上有何不足,需要改進的。
留學文書寫作的三部曲:構思-寫作-完善。
以上所有文書材料翻譯成英語,這也是在考驗你的英語寫作表達能力。
當然,這對我們學生而言,相對還是容易解決的,畢竟機構的申請文書服務裡都會包含翻譯的服務。
但你必須要明白,審閱老師每到申請季每天都要查閱幾十甚至上百的申請文書,每份也就幾分鐘的時間,那你要怎麼利用這幾分鐘時間給審閱老師一個無法拒絕你的理由呢?
可能是因為你流暢的英語表達,可能是你CV中一個閃亮的經歷,或者是你在某個領悟的傑出表現。總之,你要給人一個非你不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