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苦等三個月,振興「三倍券」竟變振興「三杯雞」

2020-12-19 海峽新幹線

昨天,臺行政機構終於推出醞釀了三個月之久的所謂紓困振興「三倍券」,蘇貞昌非常得意於「一千換三千」的設計,強調民眾先花錢一千元買三千元券,「讓錢變大」,就能刺激消費。不過蘇貞昌這套「變大術」的把戲立馬被外界形容為用民眾的血汗錢拉抬振興券績效,頗有江湖郎中賣藥的「氣口」。

臺灣《聯合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說起來,紓困、刺激經濟本是好事,但一件好事在島內也能辦到許多人不開心,這真的要大大佩服民進黨當局的本事了!臺灣民眾為何會對此不開心,首先,這個「三倍券」,民眾還得先掏錢包,領取方案複雜,用途又多所限制。如今,島內在疫情之下,失業、無薪假及減薪當道,當局真是不知民間疾苦。

【國民黨青年團前總團長呂謦煒:臺灣民眾都還沒有被振興到 卻先肥了公庫】

國民黨青年團前總團長呂謦煒也投書臺灣媒體質疑,民眾買實體振興券要花的這一千元,這並不是消費給商家,而是付費給當局,等於當局自己先收了滿手的現金,才發給民眾限期使用的三千元振興券。難道當局真的如此缺現金,連發消費券的錢都要跟人民伸手要嗎?民眾都還沒有被振興到,卻先肥了公庫。

【臺灣輿論:「三倍券」7月15日才能使用 一些商家恐已倒閉】

第二,這個「三倍券」,居然還要再拖一個半月才發,直到7月15日才能登場使用。民進黨當局竟宣稱,除了要規劃,也是要讓民眾累積期待感。島內輿論對此諷刺稱,振興券也搞「飢餓營銷」,為誘發百姓「報復性消費」,先逼使商家勒緊肚皮撐過倒閉,真是吃人不吐骨頭。等到7月15日,許多商家、攤商早已撐不下去,7月中恐怕再倒一片,一些商家期待三倍券帶來振興續命恐怕也是沒機會了。

【臺灣資深媒體人彭蕙仙:等到的竟是振興「三杯雞」】

對於發放紓困振興「三倍券」,國民黨、臺灣民眾黨等都提出不如直接發放現金的方式,既省去印製費用,直接補貼急需者,也可避免「假買賣、真收購」票券圖利,不過民進黨當局卻把民眾當賊,擔心民眾拿了錢存起來不消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執意要玩出花樣,硬是搞出不倫不類的三倍券,被臺北市長柯文哲批評是「脫褲子放屁」!。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彭蕙仙也發文痛批,等來等去,等到的竟然是振興三杯雞,複雜難用、時間延宕、金額又低,民進黨當局簡直就是把民眾當三杯雞來料理,麻、油、鹹,搞得大家暈頭轉向,唯獨只有蘇貞昌在臺上自吹自擂,真叫臺灣人啼笑皆非。

相關焦點

  • 臺灣振興三倍券上路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經濟,為了振興島內經濟,刺激實體消費,臺灣當局推出「振興三倍券」鼓勵民眾消費。圖為臺灣經濟部部長王美花手持東興紙品「 振興三倍券」分為紙質券和電子券兩種,使用期限為2020年7月15日至2020年12月31日為止。
  • 振興三倍券來了
    為了振興疫情重創下的臺灣經濟,臺灣行政院策劃並實施了振興三倍券。
  • 曾狠批過臺灣振興三倍券 馬英九和這些人卻都要領券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振興三倍券15日正式上路,許多民眾紛紛湧入超商和郵局領取。此外,有些先前猛烈炮轟或是不認同這項政策的公眾人物,如馬英九、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和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等,也都表示會領取三倍券,並紛紛給出理由。
  • 三倍券振興經濟恐事倍功半
    臺行政機構花了三個多月規劃的振興券措施,第一階段要民眾先繳錢換取消費券的使用資格,從7月1日起開放民眾到郵局、上官網或到四大超商繳費預定紙本券,或是進行包含信用卡、電子票證與行動支付等數位綁定作業。   這項措施開始執行後的結果,根據臺經濟部門中小企業處統計,振興三倍券的紙本券預購(第二輪),至12日下午4時的紙本預定人數已突破千萬人;數位綁定人數則為157萬人,包括信用卡106萬人、電子票證20萬人、行動支付31萬人。
  • 臺灣振興三倍券今天開領! 蘇貞昌臉書曝重點
    華夏經緯網7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振興三倍券紙本券今(15日)上午9時開放民眾領取,許多商家更是推出多項優惠措施,準備搶攻這波振興商機。另外,許多人也擔憂今將出現排隊領券人潮,對此,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則是在臉書貼出「金句提醒」,提醒「別人排隊我不去,晚幾天領最便利」。
  • 臺灣振興三倍券怎麼領、怎麼用?懶人包出爐!
    華夏經緯網6月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行政院」日前公布振興三倍券實施內容,自7月15日開始,民眾可依自己的使用習慣,選擇紙本、行動支付、電子票證或信用卡,到全島店家使用振興三倍券。針對弱勢族群,當局直接匯1000元新臺幣到中低收入戶者的帳戶,用來買三倍券。
  • 振興三倍券真的有「刺激」經濟嗎?民眾答案竟一面倒
    華夏經緯網7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振興三倍券開跑即將邁入一周,不少人開始使用價值3000元新臺幣(下同)的三倍券用來消費,甚至有人已經使用完畢。不過有民眾質疑三倍券真的有「刺激」經濟嗎?好奇有多少人會購買原本不會買的東西?網友答案一面倒,直呼「不會!」
  • 不倫不類的「振興三倍券」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宣布推出「振興三倍券」刺激消費,他表示,過去一段時間聽取各方指教,他已經責成「政務委員」唐鳳,「有任何破綻唯你是問」,已經立好「軍令狀」。圖源:Facebook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2日得意洋洋地召開「三倍券」記者會,自吹自擂「好領、好用、好刺激、最溫暖」,叫人啼笑皆非。振興券7月15日才會上路,許多商家、攤商早已撐不下去,等7月中再倒一片,三倍券恐怕沒那麼好用!
  • 你會去領振興三倍券嗎?民調結果居然是這樣...
    華夏經緯網6月1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推出促進消費的「振興三倍券」來刺激買氣,方案出爐後引發部分爭議。最新民調顯示,高達86.4%的民眾表示會領取「振興三倍券」,13.6%的民眾則表示不會領取。
  • 經濟振興遙遙無期 「三倍券」還來添亂
    島內「三倍券」自7月開始預購至今,因其使用不便、換算方式複雜等引發民眾、商家的不滿,甚至連負責發放「三倍券」的郵局和超商都叫苦連天。「三倍券」正式上路以來讓郵局及超商開始出現排隊人潮,還有部分民眾反應超商的事務機出現「暫停服務」、「人流管制中」等當機狀況,使超商店員業務量暴增。
  • 「振興三倍券」被網友酸「三振券」
    振興三倍券終於要上市了,但漏洞百出,被網友戲稱「三振券」,與馬英九時期消費券最大不同,是納入電子票證(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支付(臺灣Pay、街口、LINE Pay等)與信用卡,倉促上路,仍有3大漏洞未能解決。
  • 「振興三倍券」一地雞毛,蔡英文這次怎麼洗白自己?
    【環球網報導】臺行政機構日前推出「振興三倍券」措施以振興島內經濟,民眾已可通過超市、郵局、信用卡綁定等方式領取使用。臺灣《聯合報》報導稱,有許多規模較小的商家擔心太過麻煩而不收「三倍券」,引發部分民眾的不滿,有網友發問「三倍券哪一步走錯了?」對此,有許多人認為第一步就錯,「從12年前反馬英九『消費券』時就錯了」。
  • 「三倍券」變「三倍倦」!氣炸臺灣民眾 痛罵「領乞丐錢」
    綜合港臺媒體消息,民進黨當局紙本「振興三倍券」15日正式上路,全臺重現「口罩實名制」領取時大排長龍的場景,只不過背景從藥店換到了郵局。對此,藍營指責,首日就可看出「三倍券」四大亂象,籲民進黨當局應苦民所苦,儘速改進。有臺灣民眾不堪排隊還未領到之苦,稱「領乞丐錢,有夠誇張!」
  • 親自宣布推行「振興三倍券」 臺「行政院長」引發「調情」爭議
    為了振興島內經濟,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親自宣布推行「振興三倍券」,不料引發「調情」爭議。據臺灣聯合新聞網3日報導,蘇貞昌2日在推行「振興三倍券」的記者會上信誓旦旦地宣稱已立好軍令狀,「三倍券若有任何破綻,唯唐鳳(政務委員)是問」,引發島內對於蘇貞昌藉機推卸責任的批評。3日,臺「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解釋稱,這其實是蘇貞昌與唐鳳兩人開會時常玩的梗,蘇常請唐鳳扮演黑客,因為唐鳳往往說「我有問必答」,蘇便回復「我唯你是問」,「兩人就像情侶一樣調情」。
  • 看懂使用方式 搭配振興三倍券玩旅遊更省錢
    華夏經緯網7月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振興三倍券今(7/1)日起開放登記,實體券印製1,200萬份,成本斥資9億元新臺幣(下同),不少人都想用三倍券進行島內旅遊、住宿。其實,針對旅遊的「安心旅遊」補助今也上路,並可搭配三倍券使用,但很多人至今仍不清楚如何申請與使用,《中時電子報》整理出相關表格,重點一次讓民眾看懂。
  • 臺灣為振興經濟開售「三倍券」 亂象叢生惹民怨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島內經濟,民進黨當局推出「三倍券」鼓勵民眾消費,用1000元新臺幣可購買3000元的消費券,不過由於三倍券的領取和使用限制多,引發不少質疑。  民進黨當局推出的「三倍券」從7月15日開始發放,民眾可至郵局購買領取,花費1000元新臺幣可兌換價值3000元的消費券。15日一早,全臺各地郵局出現排隊人潮。目前郵局販售三倍券,周一、三、五隻限身份證尾數單號的民眾購買,周二和周四才開放雙號,周六則是單雙號都能購買,周日不開放。但很多民眾不知道複雜的領取規定,白跑一趟,抱怨連連。
  • 「振興三倍券」非常成功?陳揮文吐最大遺憾
    華夏經緯網7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臺「行政院」推出「振興三倍券」要來刺激實體店面消費,然而預購人數也已經突破千萬,「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也表示,三倍券「好領」、「好刺激」已經成功!
  • 吐槽「三倍券」蠢?臺灣這麼窮它都能套現
    現在步驟繁瑣冗餘,為難折騰的是民眾商家,民進黨當局卻能坐享清福,兩面收割,既能讓民眾和商家感恩承情,更能用「購買-兌領-消費-兌換」拖延兌現時間,還能以「一千變三千」這道障眼法,先從買券消費的民眾那裡套現百億。蔡英文從3月份就打嘴炮說,要發錢給臺灣民眾去消費振興經濟,還想了個很潮的名字叫「酷碰券」。
  • 臺灣藝文業拼振興 推「藝FUN券+三倍券」雙券合用
    華夏經緯網7月1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文化部」邀藝文業拼振興,大推「藝FUN券+三倍券=3,600元」雙券合用方案。「文化部」指出,「藝FUN券」為「行政院」振興三倍券的加碼措施,預計增加約50億元新臺幣(下同)藝文消費產值,若能進一步刺激及引流三倍券消費者加入藝文消費,預估將增加250億~300億資金注入藝文產業。
  • 蔡英文「三倍券」的亂象及其可能的經濟效益
    為振興「疫後」經濟,蔡英文當局推出「振興三倍券」,各部會紛紛加碼推出各種「振興券」,無論是「農委會」的農遊券、「文化部」的藝FUN券、「體育署」的動滋券,還是「客委會」的客莊券等,每一種券的領取時間、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