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先生提交了《 關於延長和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節假日的建議》,這份建議裡面,他就把重陽節和七夕節這兩個節日推薦成為法定假日。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提倡的事情,重陽節稱為老人節,七夕節稱為中國的情人節,而且都有上千年的文化傳統,決定是值得推崇以此為紀念的。
重陽節,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節日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歷史悠久寓意深遠。早在1989年,我國將農曆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在中國人口日益老化的情況之下,敬老養老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話題。將其列為法定節日,是相當有意義的事情。
另外在2012年12月28日,通過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為老年節。此外這一個節日在,經過建立一個法定節日,加以紀念和弘揚,是相當有道理的。建議將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1天增設為法定節假日,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風氣,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描寫重陽節的詩詞,或許大家真的是有聽過讀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採桑子·重陽
當代·毛主席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
七夕節,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情人節
建議增設七夕節為法定節假日,有很大的積極意義。因為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在這一天,大家都有共同對愛情的期待,又有中國式的愛情傳說作為文化底蘊,遠遠比西方的情人節更有紀念意義。
好在2006年5月,把七夕節同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一起,列入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關於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描寫他們愛情的詩詞更加的美,這幾首比較經典。
秋夕
唐 ·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 ·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不止一次地告誡大家,我們一定要圓中國夢,完成中華偉大復興,那麼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首先要發揚起來。這其中就包括了傳統節日和所蘊含的千年文明。通過節日的方式,讓老百姓更加的對中國文化有一種自豪感和凝聚力。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尊重原創版權!
體驗詩詞人生,關注百家墨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