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汽車輪渡所南岸碼頭江面被大片的水葫蘆「入侵」,截至10月14日,該區域已經形成了一個約6000平方米的水葫蘆密集面。10月16日,記者再次趕往市汽車輪渡所南岸碼頭,經過持續多天的人工打撈和渡船驅趕,南岸碼頭聚集的水葫蘆已清理乾淨。但長江江面上,仍漂浮有大量水葫蘆,順江而下,在長江兩岸的部分水流較緩地段,仍有大量水葫蘆存在。
在長江安慶段東門渡口江灘邊和江面上都飄浮著大量的水葫蘆。
輪渡碼頭水葫蘆清除乾淨
從10月12日開始,市汽車輪渡所南岸碼頭江面被大片的水葫蘆「入侵」,截至10月14日,該區域已經形成了一個約6000平方米的水葫蘆密集面。
安慶東門汽車輪渡是連接長江兩岸國道的戰備渡口,每天往返兩岸的人流、車流較大,而密不透風的水葫蘆導致渡船停靠非常困難,跳板不能平穩接觸碼頭,上下船的車輛和行人極不方便。
10月16日,安慶晚報記者再次趕往市汽車輪渡所南岸碼頭,經過持續多天的人工打撈和渡船驅趕,南岸碼頭聚集的水葫蘆已清理乾淨。在汽車輪渡所南岸碼頭,部分打撈上岸的水葫蘆堆放在碼頭一側。輪渡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打撈上岸的水葫蘆起碼有10噸,而大量未打撈上岸的水葫蘆則被渡船驅趕順江而下。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水葫蘆之前岸邊也曾零星出現,可像這次大面積的出現還是第一次。水葫蘆聚集的速度非常快,截至10月12日中午,靠近碼頭的水葫蘆堆積起來有一米深,人站在上面都不會沉到江裡。而清除這些水葫蘆,安慶汽車輪渡所的工作人員前後耗時近3天。
水葫蘆聚集帶超過百米
安慶晚報記者站在渡船上遙望長江,寬廣的江面上持續有大量水葫蘆順江而下,整個江面遠望都有漂浮的黑點。這些水葫蘆不時被浪花推上岸,而更多的水葫蘆則是一團一團首尾相連,有的地方積聚成一個個小山包,緩慢順流向下遊漂去。
在安慶長江公路大橋附近的江面上,漂浮的水葫蘆數量較多,靠近岸邊已經形成長長的水葫蘆聚集帶。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南岸,這條水葫蘆聚集帶超過百米。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早在今年9月初,安慶長江4號碼頭以及新河口,就曾出現大量的水葫蘆聚集現象。市汽車輪渡所南岸碼頭江面上的水葫蘆暫時被清理乾淨了,航道未受影響,市汽車輪渡所的工作人員擔心水葫蘆會「捲土重來」。
上遊漢江水葫蘆泛濫
安慶師範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相關人士介紹,由於長江的水是流動的,不利於水葫蘆生根,長江安慶流域出現的這些水葫蘆應該是從上遊長江的一些支流、湖泊漂過來的。
近年來,水葫蘆泛濫的情況在南方等地多有出現,而作為長江最大支流的漢江,更是飽嘗水葫蘆泛濫之苦。
記者了解到,漢江武漢段水葫蘆泛濫的情況已經持續多年,今年水葫蘆大規模「入侵」漢江武漢段已達五次,此前在6月上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下旬到9月初等先後出現四次。10月份這次是今年規模最大一次。
據武漢當地媒體報導,從漢江武漢蔡甸區張灣街劉集村一直到漢口龍王廟,水葫蘆更是延綿75公裡。
治理水葫蘆有經可取
安慶東大湖是菱湖風景區四湖之一,景色迷人,可又有誰能想到,7年前,東大湖也曾水葫蘆肆虐。
2007年8月,瘋長的水葫蘆布滿東大湖湖面,東大湖900多畝水面上,「綠魔」水葫蘆就佔到600多畝,且有蔓延之勢,影響了城市景觀,汙染了水質,破壞了水生資源,美麗的東大湖變成了臭湖,岸邊瀰漫著一股股刺鼻的臭味,令過往行人掩鼻匆匆、避之不及。
水葫蘆靠富含氮、磷的水體提供養分,它是檢測水體好壞的「標尺」,水葫蘆大面積爆發則敲響了東大湖水汙染防治的警鐘。為了徹底根治東大湖水葫蘆,安慶市多部門對水葫蘆瘋長的成因進行了剖析,並對清理和管理工作進行了布置。市園林部門先從改善水質著手,由於前期建設的汙水截流工程投入使用,東大湖的進水水質有很大改善,加之清淤工作接近尾聲,水體本身含有富營養的生物鹼在減少,也大大改善了東大湖的水質。
水葫蘆不耐低溫,在10℃以下就會停止生長。在冬季,約有95%的水葫蘆會死掉,只有少量能夠安全越冬。到了每年的三四月份,氣溫回升,水葫蘆剛剛冒出新芽,此時是打撈水葫蘆的最佳季節。安慶市在當年冬天就組織清漂船下湖進行了打撈,全面清除水葫蘆,並利用清淤將沉入湖底的水葫蘆種子徹底清除,起到了「斬草除根」的作用。
此外,專門成立了東湖管理處,配備8人,每天在湖邊巡查,一旦發現水葫蘆立即清除,不讓其露頭,遇上暴雨天氣,還進行拉網式查找,不留後患。隨著這三項舉措的落實,東大湖水葫蘆蔓延的勢頭得到控制。(安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