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孩子的天性;「撒謊」也是。每個孩子都有過撒謊的經歷。
記得小學3年級,考試得了58分,沒及格。回家後告訴媽媽考了85分,3天後的結果可想而知:跑出門後的那條巷子……又窄又長!
查爾斯·福特在《說謊:你不知道的一切》一書中說:「如果我們都像童話中的匹諾曹那樣,每說一個慌話鼻子就長一截,那麼街上走的人絕大部分都將拖著一個大象一樣的長鼻子。」
對於上輩父母看待孩子說謊的問題,說謊就是「壞孩子」;到現在父母學著分析孩子說謊動機,以及解釋原因,並尋找解決方法,預示著現代家庭教育,「又更上一層樓」。
01「我門門考100分」!卷子呢?一高興全撕了:肯定「有鬼」!
前幾天,媽媽因女兒的事,讓她有些哭笑不得。原因是女兒考試成績不理想,向她撒謊門門考了100分。媽媽說:分辨小孩撒謊太簡單了,從她第一句話、第一個表情開始,已經分析出女兒的話中,肯定「有鬼」!
這一天,女兒高興地蹦著跳著回到家。哪一天考試,老師會在群裡公布,這一點沒有隱瞞。女兒進門時,媽媽就問:「喲,這麼高興,今天考得怎麼樣?」女兒比出「OK」手勢說到「完美」。
接下來,媽媽問女兒語文、數學考了多少分。女兒說到:考了100分。當媽媽問女兒要卷子時,女兒表現的很興奮:「撕了,我第一次考這麼好,太高興了,就都撕了。」媽媽繼續問女兒,英語考多少?女兒眼皮也不眨:「100分。不過我也給撕了,我太高興了,媽媽再見,我去寫作業了……」
媽媽看著孩子的背影,感覺有些哭笑不得,一方面因為孩子的解釋太牽強,另一方面反思自己教育方式是否出了問題。
02孩子選擇撒謊的原因?
對於孩子,「說謊」是他成長過程中的必經歷程。為什麼孩子突然變成一個愛撒謊的孩子?這可能是很多家長的疑問。其實,很多情況下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可能是為了逃避家長的責罰。
分析孩子說謊的原因,會存在很多種情況:可能是理解性心理錯誤產生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的自尊心使然;可能是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獲得表揚;也可能是為了逃避懲罰。
美國著名育兒專家吉諾特在分析孩子說謊原因時曾說:「說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挨罵而尋求的避免所。」哲學家羅素曾說:「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確實是這樣,很多孩子會想出各種理由來掩蓋錯誤,或推卸責任,因此而選擇說謊。
由此可見,想要避免孩子撒謊行為的產生,還需要反思教育方式和態度是否存在某些問題。
03家長「錦囊」,幫助孩子改正說謊壞毛病
家長的態度會決定孩子是否說真話。如果家長平日很兇,經常以審問、責罰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自然不敢跟家長說真話。
相反,家長以一種寬容、開放的態度對待孩子撒謊的行為,孩子會更願意接受,而會選擇和家長說實話。因此。家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並反思對孩子教育方式,不要為孩子下一次撒謊埋下伏筆。
如果給孩子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以一種接納和理解的態度,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犯錯,知錯能改就是更好的做法。當孩子說出撒謊原因時,可以先表揚孩子誠實,再妥善處理孩子的錯誤。
04除此外,有以下5種方法,可以避免孩子說謊,妥善採用
①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不說謊的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的,孩子撒謊行為更多來自於對大人模仿;
②言出必行,遵守和孩子的約定。建立和孩子的約定,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情,家長也應以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
③家長犯錯誤,也要實話實話。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說:「勇於承認錯誤、探索新的談話起點的父母,遠比固執、專橫的父母可愛得多;」
④不要用撒謊的態度來教育孩子不說謊。家長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指示器,需要注意自己言行態度。
⑤態度比較重要,慎用善意的謊言。孩子的內心是簡單純潔的,有些謊言對孩子沒有影響,而有些會讓孩子心靈受到「傷害」,雖然有些是善意的謊言,但還是欺騙了孩子。
文【小海豚的奶爸】感謝關注!圖片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