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見習記者 楊程凱
1月7日,大連海洋大學身著防護服的志願者們冒著風雪運送物資的身影打動了無數人。嚴冬之中,這些身影成為中國人面對疫情迎難而上的象徵。
當天下午,封面新聞記者聯繫到了這些志願者師生們。志願者中的其中一員,大連海洋大學的王海鵬老師對封面新聞記者介紹,這張拍攝於1月6日的照片中,志願者們運送的是口罩,因為當天雪太大「根本掃不過來。我們借了一輛三輪車,想一次多推一些。」
封面新聞記者從大連海洋大學黨委宣傳部了解到,自2020年12月22日該校封閉管理以來,17名該校師生志願者組成了這支「抗疫青年突擊隊」,負責運送抗疫和生活物資。1月7日,這支突擊隊的身影突然「刷屏」,王海鵬有些意外,「說實話,通過這種方式,大家也覺得是對自己這麼長時間以來的一種肯定。我們一定會繼續堅守,繼續履職盡責,一定會奮戰到底,使命必達。」
1月7日,大連海洋大學身著防護服的志願者們冒著風雪運送物資的身影打動了無數人。大連海洋大學供圖
帶隊老師/
「其實志願者也是孩子 只不過多穿了一層防護服」
「這一批抗疫物資是從上海運過來的,有28箱、10萬隻口罩。我們日常平常都用小平板車來推,但是昨天雪太大了,我們一開始進行了清掃,但是掃得沒有下得速度快,根本就搞不過來。後來我們就從物業借了一個三輪車,想一次多推一些物資 。」
1月6日大連持續大雪,氣溫降至零下10度以下。當天下午,大連市氣象臺還發布了大雪黃色預警信號。談起當天冒著風雪運送物資,大連海洋大學「抗疫青年突擊隊」的帶隊老師王海鵬好像是在說一件挺平常的事。
2020年12月22日,由於一位同學確診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大連海洋大學實施封閉管理。王海鵬介紹,這支由17名師生志願者組成的「抗疫突擊隊」承擔5000多名學生的物資保障,「口罩、消毒劑、消毒液、消毒粉,有的時候是學生的一些急需的用品,比如水、麵包、方便麵等等。我們17名隊員可以穿著防護服離開公寓樓,在校內接送、分發這些物資。」
1月6日下午1點多鐘,志願者們希望快點將這批抗疫物資送到師生手中。走到學生公寓樓下,卻遇到了一段「差不多45度」的上坡。借來的電動三輪車「比較老舊」,在風雪中無法發動,只能靠人力推上去。
「你看照片裡,左邊摔倒的那個就是我,我是第一個摔倒的。」志願者段博珩同學對封面記者回憶,「當時車上拉的東西太重了,我就沒站住,卡在後面就絆倒了。」騎著電動三輪車的李宗餘同學記得,「我們坡大概上得10分鐘左右,雖然不長,但是也很費力,因為路上還有兩個減速帶,過減速帶是最費勁的。」
李宗餘說,實際上在外邊整天都穿著防護服,反而有時候感受不到冷,但是那天走完那段上坡路,「我都已經不知道全身經常被汗溼透了。」
說起自己帶的這些志願者學生,王海鵬有些心疼,「我們從去年12月21號晚上入住到現在已經堅守了17個日日夜夜,吃住行、每天的工作一直都在一起。他們都是19、20歲左右的孩子,跟被封閉的學生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唯一區別可能就是比他們多了一身白色的防護服而已。」
去年12月大連海洋大學封閉管理以來,17名師生志願者組成「抗疫突擊隊」,負責運送抗疫和生活物資。大連海洋大學供圖
校方/
「生活和抗疫物資都是志願者送到寢室」
2020年12月27日,大連海洋大學發出《致全校師生的一封信》,信中指出,去年12月22日,經市疾控部門檢測認定,學校有一位同學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疫情出現後,學校立即封閉校園,緊急調配防控物資,連夜籌備萬餘名學生飲食供應,嚴格按照屬地要求開展流調溯源,按防控要求將管控人員轉移、隔離等,並組織對全體在校師生進行核酸檢測,對參加研究生考試和公寓部分學生又單獨進行了兩輪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1月7日,大連海洋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王君對封面新聞記者介紹,這些志願者裡面有11名學生志願者,他們是該校「抗疫突擊隊」成員,也是「大海大最真實的90後、00後」 ,「學生的吃住都在寢室內,所以正常的生活和抗疫物資都是靠我們志願者送到寢室裡去的。他們每天為公寓5109名師生配送12219份餐食,每天早晨5:30準時起床,微信運動超過20000餘步,10餘天來累計卸運物資達到10餘噸。」
王君說,1月6日的這一幕,被學生公寓樓上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的一位同學抓拍了下來,「現在學生也是深受感動,感謝志願者為同學們為老師為學校做的貢獻。」
在校學生/
「看到照片 挺熱血的」
「昨天晚上看到這個照片的時候,我說學校挺厲害的,反正心情挺澎湃的。」
雖然已經封閉在學校近半個月,雷同學對封面新聞記者說起這張風雪中的志願者照片時,有點激動,「昨天我看朋友圈,所有人都在發這張推車的照片。後來咱們海洋大學抖音發了一個視頻,所有人都在轉發,然後同學們都在討論,加油大連,海洋大學加油。看完之後挺激動的,挺熱血的,感覺身處漩渦之中,大家還能團結,真的很讓人感動。」
1月7日,這張風雪中的抗疫志願者照片全網刷屏,大連海洋大學一位學生家長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感謝老師們和這些志願者們對海洋大學這些『海寶們『照顧。想跟所有大連海洋大學的學生們,跟我的孩子說,聽從安排,不要焦躁,不要著急,一定會戰勝疫情。等好了之後,大家都會回到家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