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的培訓經歷中,被問到最多的就是:我英語不好,能通過審核嗎?
五年的培訓經歷中,見過四六級都沒有通過,卻順利通過審核的;也見過雅思7.0,被考官質疑語言證書真實性,最終敗北的。
2015年留學的審核培訓,已經圓滿畫上了句號。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閉關修煉」,翻閱了近500份審核培訓記錄。如果審核是留學德國路上最大的難關,那麼英文翻譯這個環節,可以說是難關中的難關。而你們最大的問題,不是英語不好,而是中文差勁。
這個結論也許會讓很多人瞠目結舌。作為母語是中文的中國人,我們的中文怎麼可能有問題?
跟著我培訓的小夥伴們,有很大一部分人現在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第一步:鎖定教科書上的重要章節;
第二步:仔細複習(也有可能是重新學習)重要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點;
第三步:理解包含這些知識點的句子摘抄下來;
第四步:放進有道或者百度進行翻譯;
第五步:修改翻譯錯誤,調整語句,背誦。
怎麼樣?我說對了嘛?你們現在多數人,也應該在按照這個流程複習準備審核吧?
乍一看,這樣的方法感覺很系統,而你們是否真的反覆斟酌過你們教科書上的語句呢?
舉個例子:
「平面四桿機構是由四個剛性構件用低副連結組成的,各個運動構件均在同一平面內運動的機構。」
我見到過無數機械專業的同學給我如上定義平面四桿機構。而我的反應總是:「正常人會這麼說話麼?」
如果對這句話做語法分析,你會發現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句子,平面四桿機構是一種機構,是一種什麼樣的機構呢?裡面到底有什麼?它們都在幹什麼?這三個信息,被整合在一句話裡,就算是中文,我也需要讀兩遍才能讀懂,換成英文,我真的不確定我是不是聽一遍就能明白每個分句之間的邏輯關係。
如果是我,我會說:
平面四桿機構由四個構件組成;
這四個構件都是剛性的;
低副把它們連結在一起;
四個剛性構件運動在同一平面內。
拆分之後,再看一下每一句話,它們都是極其簡單的主謂賓關係了。試著翻譯一下,你是不是發現,現在存在的問題,就只剩下專業名詞了呢?
我曾經幫助一個學習法律的學生,把一句話拆分成了14句話,每一句話都只是很簡單的主謂賓結構。能被寫在教科書的句子,一定都是「高大上」那種造型的。我總強調,你們要把學過的知識點,加上自己的理解,講給考官聽。這是一句很虛的話,說無數遍,也不見得有多少人能明白它真正的含義。大白話去說,就是,把書上的句子,拆分成無數主謂賓結構的單句,少說從句或者不說從句。
認識我的小夥伴都會發現,我說的每個句子都很短。如果句子很長,我會把他們切割成很多句話去說,每句話我只傳達一個信息量,並用適當的停頓,或者明顯的重音去強調這句話裡的重點。
因為在審核的時候,我們都在與時間賽跑。25分鐘,與其說長句子讓人家反覆琢磨,還不如切成短句子方便他們的理解。都是主謂賓,你還說你聽不懂我在說什麼,考官們,那麼請承認是自己聽力不行,別說是我們英語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