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京東發布了拍拍微店的雙十一戰略,微信將成為拍拍微店的主戰場,而今日,騰訊又參投口袋購物C輪3.5億融資,為微店引流。不知諸位是否還記得清楚,這是微信第幾次向電商市場發起衝擊了,在一次又一次無功而返之後,似乎業界對微信電商的期待已經降至冰點。
微購物、微生活相繼失敗,使得騰訊徹底放棄電商念頭,將手中電商資產作價投資京東和大眾點評,而在京東、點評接手之後,微信電商也並未見起色,或許拍拍微店是微信電商最後一次的機會了,所以騰訊願意再下重注投資微購物為微店加碼。
明日黃花的微購物
在微信最火爆的鼎盛時期,微信要做的一切都似乎成為可能,其中微信電商衝擊淘寶的呼聲最為強烈,所以騰訊順勢成立微購物團隊,打算在移動電商領域向阿里發起挑戰。然而時過境遷,那些過去為微信電商叫好的聲音已經再難耳聞,而騰訊也以徹底放棄電商業務。
自微信在「我的銀行卡」頻道下增加在線購物功能開始,該板塊的貨源構成經歷了從「易迅網+QQ網購」,到「QQ網購+京東」,再到只有京東的過程,騰訊微購物團隊已被拆散,有的走了,有的併入了京東。去年的這個時候還處輿論鼎盛期的微購物聯合綾致服裝旗下女裝品牌VERO MODA探索微信電商,在輿論的高壓下引起了阿里的高度警覺。現如今物是人非,微購物以是明日黃花,徹底被京東接管了。
已被吞併的微生活
在騰訊推微購物的同時,還推出了針對生活服務市場的電商項目——微生活。微生活如日中天的時候,被輿論認為是O2O最大的入口,然而輿論的寵幸並未給微生活帶來實際的市場份額,操盤手戴志康也在今年上半年被傳離職。隨後在6月份,大眾點評宣布與騰訊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深化,整合騰訊微生活會員卡業務,微生活徹底被吞併。
微購物、微生活接連失敗對騰訊打擊非常大,微信電商是騰訊電商最後的希望,然而卻未能收穫預想中的成功盛況。最終,騰訊徹底放棄電商業務,將微生活併入點評、微購物併入京東,寄望微信電商能在合作夥伴的手裡獲得新生。然而,現實恐又讓騰訊失望了。
不見起色的微團購
在我印象中,微團購要比微生活和微購物還要早,應該是微信電商最早的項目,同時也是活的最久的項目,因為相比已經被併入的微生活和微購物,微團購仍然健在,不過卻活的很勉強,業績並不理想。微團購如果是騰訊全資的項目,沒準也一併拋棄被整入大眾點評的團購業務當中了。
微團購的運營主體是高朋團購,而高朋是由騰訊與 Groupon合資的,去年8月騰訊投資的F 團與高朋合併,並以高朋網為長期運作品牌負責同時運營 F 團、高朋網和 QQ 團購。不過,在團購大戰中,高朋已經徹底出局,獲得的微信團購入口也並未能幫助高朋起死回生,微信電商又一次折戟了。
肩負微信O2O的大眾點評
如今,騰訊算是認清現實,也不在鼓吹微信電商,轉而將微信電商的業務交由合作夥伴來做,大眾點評肩負起了微信O2O的發展重任。在年初騰訊投資大眾點評的時候,業界一片叫好聲,似乎再一次看到了微信電商的美好藍圖。然而,多半年時間過去了,微信O2O並沒有明顯的起色,大眾點評聯合創始人龍偉在接受採訪表示,媒體可能對微信入口的期望值過高了,畢竟微信不是一切,做業務本身還是要靠自己。
大眾點評被認為國內最成功的O2O企業之一,然而獲得了微信O2O入口卻並未能鞏固其市場地位,不免讓大眾點評自己,還包括騰訊,以及對微信O2O充滿期待的媒體及用戶感到失望。龍偉的言論不僅是點評認清微信O2O入口價值的一番表態,更是又一次刺痛了微信電商的市場潛力。另外,不難發現微信6.0版本,點評被藏的越來越深了,這背後似乎還說明了什麼。
獲得微信B2C接口的京東
除了了大眾點評,騰訊在電商市場的另一合作夥伴京東則接手了微信購物的入口。然而,現在可以打開看看微信購物看看,其是靠新品首發、品牌閃購、特價秒殺才能勉強維持下去。京東曾對微信入口充滿期待,而實際情況則不得不讓京東重新估量自身的移動電商戰略,依靠微信來向阿里發動衝擊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除了阿里,京東在國內電商市場擁有絕對的市場地位,微信有流量,京東有貨源,而電商的本質就是用流量來賣貨。此前,騰訊電商做不好微信電商還有理由可講,騰訊電商的根基不足,而現在根基絕對堅挺的京東也未能將微信電商發展起來,這不得不讓業績又一次重新審視微信電商的市場潛力。
服務線下連鎖分銷的微信生意寶
雖然騰訊系未能吹起微信電商的泡泡,但這是放在整個電商大環境去與阿里競爭的角度來看的,實際上,憑微信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影響力微信電商的故事還有的講,至少有前赴後繼的參與者願意嘗試各種切入形式。微信生意寶是老牌微信第三方開發商,主要為企業提供移動營銷系統和服務,近期切入針對線下連鎖零售的「微信分銷商城」解決方案。
事實上,如何有效解決零售業O2O發展問題一直困擾著各大電商企業,微信生意寶提供的思路值得微信官方借鑑。微信分銷商城的前端頁面與普通微商城無異,但後端提供的分銷解決方案則切合線下連鎖品牌的需求,九陽已於10月初上線微信分銷商城。通過線下各門店專櫃掃碼關注將用戶集中在統一的微信公號下,而帶標籤二維碼的應用使企業可以在後臺清晰辨別用戶歸屬於哪個門店(專櫃),一旦用戶下單,所產生的收益將會自動歸入對應門店。若用這個思路去做,多少能解決京東O2O的發展難題。
微商城開店工具口袋通
一個好漢三個幫,除了騰訊自身的努力,點評、京東又加入騰訊陣營幫助騰訊發展微信電商外,另外,還有非常多的第三方在力挺微信電商。相比騰訊系對微信電商的高期待,第三方則更接地氣的將微信淘金作為發展目標,騰訊系主導的微信電商是一面旗幟,雖未見成效,但仍讓不少企業為之趨之若鶩。
圍繞微信公共帳號為基礎的商城開發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爆發,其中之一的口袋通依靠白鴉在網際網路圈內的個人影響力獲得了足夠的關注。這類幫助企業建立微商城的第三方,間接的是幫助騰訊提升微信電商的影響力,不過相比騰訊對微信電商的頭疼,第三方開發商則賺的盆滿缽滿,這不免讓騰訊有些尷尬。
泛濫的朋友圈營銷——微商
放眼整個微信電商領域,最受人關注的早已不是騰訊系的正規軍,而是一群活躍在微信朋友圈瘋狂營銷的微商群體。這種基於社交信任關係而崛起的消費模式正如淘寶初期一樣簡單、粗暴,但是有效。一個又一個創富神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進入者,泛濫的朋友圈營銷讓微信既無奈又無語。
無奈的是難以徹底封殺,只能依靠市場的自主調節,無語的是這種沒有規則保障的微信電商模式竟然比正規皇家軍的影響力還要大,微信電商剩下的除了尷尬,還是尷尬。要換做是有系統的企業,騰訊還能通過收購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微商卻更多的是一個個零散的個體,真為難。別看朋友圈營銷影響到了微信用戶體驗,但還真有不少消費者對此頗為認同,除了感慨這個世界瘋了,什麼時候信任感這麼強了之外,也就只能等著市場的自主調節了。
京東C2C移動殺器拍拍微店
近期,經過京東重新包裝的拍拍微店正式上線,從產品形態來看,這款以微信為根基的C2C產品,會與第三方微商城開發商形成競爭,同時或能收編不少在朋友圈泛濫的微商,將其納入監管之下形成正規軍。拍拍微店「讓交易擁有溫度」口號的潛在含義是指社交電商,而朋友圈營銷正是社交電商的一種形式,若能藉此規範微商,換微信朋友圈清淨,也算是京東大功一件。
當然,京東和騰訊最終目的是要向手機淘寶發起挑戰,在微購物、微生活、微團購相繼失敗後,拍拍微店或是微信電商向阿里發起挑戰的最後一次機會。京東掌管的微購物未能在618時亮瞎阿里,而此次拍拍壓注雙十一能否震驚阿里就坐等看結果了。
另外,騰訊參投口袋購物意在為微店引流,扶持微信電商生態,通過內外流量的相互轉換,帶動微信購物的消費習慣,京東與騰訊在為拍拍微店做最後的豪賭。
俗語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微信電商折騰了這麼久,參與的角色已經足夠多了,大到騰訊自己,及電商和生活服務領域的巨頭京東、點評,小到第三方開發商和無數的微商群體,這麼多人在為微信電商拾柴,但緣何火焰一直高不起來?拍拍微店或許是最後的機會,不然微信很有可能會淪為第三方電商服務的管道。目前,微信電商利益攸關的群體足夠多,就是差那麼一個爆發點來引爆全場,不知道拍怕微店能不能勝任。
本文系作者:王利陽(信公號: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投稿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並保留本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