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上萬年鈣化灘遭踩踏,​景區呼籲遊客愛護生態資源

2020-12-23 澎湃新聞

黃龍上萬年鈣化灘遭踩踏,​景區呼籲遊客愛護生態資源

2020-11-23 0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因有遊客在黃龍景區馬蹄坡段違規進入鈣華地帶拍照的短視頻在各大自媒體平臺上不斷傳播,黃龍管理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

11月22日,景區對此事進行了通報,針對此事,黃龍景區發起呼籲,遊客在遊覽過程中自覺保護好景區的生態資源和環境,遵守景區相關規定,爭做文明遊客。

網友報料:

遊客踩踏黃龍景區鈣化灘流

11月20日,網友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了一段「遊客翻越欄杆踩踏黃龍景區鈣化景觀」的視頻。視頻配文稱「像這種不文明旅遊的人,就應該打入旅遊黑名單,甚至可以拘留」。

黃龍景區(圖據景區)

網友發布的視頻可以看到,一名身穿白色羽絨服的遊客,翻越欄杆進入鈣化景觀區。隨著鏡頭移動,還可以看到有10名左右的遊客踩踏在鈣化景觀上,更有一人在鈣化景觀上大步行走。

今年8月13日,遊客曲某在黃龍景區內推倒告示牌、垃圾桶等設施引發網友熱議。8月14日,四川松潘縣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表示,民警對該女子批評教育,曲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公安機關依法對其進行處理。

再次發生踩踏鈣化景觀事件後,黃龍景區介入此事調查。

22日,黃龍景區對此事進行了通報,經核實,11月18日下午4點30分左右,確有部分遊客在不顧景區警示標牌和溫馨提示等關於文明與安全出行的提示情況下,擅自翻越護欄進入鈣華保護地帶拍照。當時,黃龍景區環衛人員正在其責任段(200米/人)內巡護、清理垃圾,該巡護人員巡護到距離事發地100多米處發現違規拍照人員,立即上前制止並勸導其離開鈣華保護地帶,回到景區遊覽棧道繼續遊覽。

景區呼籲:

遊客文明旅遊愛護景區生態資源

據景區管理部門介紹,為確保景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景區按照每人100-200米的責任段劃分,共安排了169名環衛巡護員,對其責任段內的環境衛生、資源保護進行全天候移動巡護,一旦發現遊客違規或不文明旅遊行為均會及時制止並勸導。

來自黃龍景區消息,整個景區的遊覽棧道絕大部分安裝了護欄,並在遊客容易偏離遊覽線路的點位設置了「禁止進入」的警示標牌和「請勿翻越護欄」「小心路滑、注意安全」等溫馨提示標語,提醒遊客在遊覽過程中全程不得離開遊覽棧道,從而有效規範遊客安全文明出行行為。

黃龍景區在景區設立的提示牌

針對遊客翻越護欄進入鈣華保護地帶拍照事件,黃龍景區向廣大遊客呼籲:黃龍景區以鈣華沉積地貌奇異而譽滿國內外,其鈣華沉積年代可上溯3萬年,且至今仍沉積不斷,具有很高的科學和美學價值。加之,黃龍是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區內擁有豐富而珍稀的生物資源,希望廣大遊客在遊覽過程中自覺保護好景區的生態資源和環境,遵守景區相關規定,爭做文明遊客。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原標題:《黃龍上萬年鈣化灘遭遊客踩踏!​景區通報》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43)

相關焦點

  • 黃龍上萬年鈣化灘遭遊客踩踏 景區呼籲遊客愛護景區生態資源
    11月22日,景區對此事進行了通報,針對此事,黃龍景區發起呼籲,遊客在遊覽過程中自覺保護好景區的生態資源和環境,遵守景區相關規定,爭做文明遊客。黃龍景區(圖據景區) 網友發布的視頻可以看到,一名身穿白色羽絨服的遊客,翻越欄杆進入鈣化景觀區。隨著鏡頭移動,還可以看到有10名左右的遊客踩踏在鈣化景觀上,更有一人在鈣化景觀上大步行走。今年8月13日,遊客曲某在黃龍景區內推倒告示牌、垃圾桶等設施引發網友熱議。
  • 黃龍景區遊客踩踏萬年鈣華灘,央視點名批評!
    黃龍景區遊客踩踏萬年鈣華灘,央視點名批評!據景區管理部門介紹:為確保景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按照每人100-200米的責任段劃分,共安排了169名環衛巡護員,對其責任段內的環境衛生、資源保護進行全天候移動巡護,一旦發現遊客違規或不文明旅遊行為均會及時制止並勸導。
  • 上萬年鈣化灘遭踩踏,如何遏制遊客的「跨欄」衝動
    黃龍風景區設立的提示牌,來源:黃龍風景區微博最近,又有遊客破壞景區自然景觀的惡劣事件被曝光。據多家媒體披露:有遊客在黃龍景區馬蹄坡段違規進入鈣化地帶拍照的短視頻在網上熱傳。黃龍景區對此表示:遊客在遊覽過程中應該自覺保護好景區的生態資源和環境,遵守景區相關規定,爭做文明遊客。黃龍景區鈣化沉積地貌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這些地貌的沉積年代可以上溯3萬年,旅遊文化價值與科研價值都是巨大的,而且一經破壞,難以復原,造成的損傷幾乎是永久性的。這些美麗的景觀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看到它們竟被個別遊客破壞,大家當然有理由心痛與譴責。
  • 遊客翻越欄杆踩踏3萬年沉積的鈣化灘流,景區通報
    近日,因有遊客在黃龍景區馬蹄坡段違規進入鈣華地帶拍照的短視頻在各大自媒體平臺上不斷傳播,黃龍管理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11月22日,景區對此事進行了通報,針對此事,黃龍景區發起呼籲,遊客在遊覽過程中自覺保護好景區的生態資源和環境,遵守景區相關規定,爭做文明遊客。
  • 黃龍景區通報「遊客翻欄踩踏五彩池」:立即勸離鈣化保護地帶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針對「遊客被指翻越欄杆進入黃龍景區景點五彩池踩踏」一事,11月22日下午,四川黃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發來一份「情況說明」稱,經核實,確有部分遊客在馬蹄坡段擅自翻越欄杆進入鈣華保護地帶拍照,並非景點五彩池
  • 上萬年鈣華灘遭遊客踩踏 專家稱一旦遭到破壞 幾乎無法修復
    日前,一段「遊客翻越欄杆踩踏黃龍景區鈣華灘」的視頻引發關注。景區相關負責人此後表示,正在關注該事件,並積極調查處理。景區巡護人員發現後,立即上前制止並勸導其離開鈣華保護地帶,回到景區遊覽棧道繼續遊覽。據了解,景區修建棧道規劃遊覽路線並設置護欄就是為了防止遊客踩踏鈣化灘,景區也在多處設置了禁止翻越護欄的提示牌,但仍未能阻止有些人一意孤行的腳步。專家介紹,鈣華的形成不僅需要嚴格複雜的自然條件,形成速度也十分緩慢,而且一旦遭到破壞,幾乎無法修復。
  • 四川某景區萬年保護的五彩池鈣華灘,遊客無視警告,翻越護欄踩踏
    最近,一位網民在四川阿巴州松潘縣的黃龍風景名勝內上傳了10多名遊客越過護欄踏上奧恰克鈣化灘的未開化旅行視頻。10多人越過護欄踏上了鈣華彈風景名勝區:檢查員發現後,建議離開鈣化保護區。22日,黃龍風景區證實,對此,18日下午,部分遊客不顧景區警告標誌和溫馨提示等有關文明和安全旅行的提示,擅自越過護欄進入鈣化保護區拍照。景區巡邏隊員發現後,立即上前,離開鈣化保護區,回到景區,遊覽棧道,建議繼續觀光。
  • 川藏線亞洲最大鈣化灘遭豪車碾壓,景區明令不允許駕車入內
    昨日,一條破壞四川康定貢嘎亞攏溝生態環境的視頻在網絡中出現,受到網友的熱議和譴責。視頻中,多輛豪車在亞攏溝鈣化灘上橫耍漂移,大膽撒歡。亞攏溝景區遊覽示意牌上,清楚地寫著一排大字:禁止駕駛車輛入內。如同雅丹地貌一樣,鈣化灘也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特殊地貌,由含大量化學物質的泉水在地表流動產生化學積澱而成。中國最出名的鈣化灘在黃龍景區內,規模有3500米左右,而亞攏溝鈣化灘比黃龍景區的規模更大,總長6500米,海拔4300米,是亞洲最大、中國海拔最高的鈣化灘。
  • 景區數萬年沉澱鈣華灘慘遭破壞,遊客無視提示牌翻越護欄踩踏拍照
    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山川南北有無數的自然美景風光,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旅遊資源的不斷開發,許多景點也更加開放地迎接了各地來的旅遊群眾。這樣的旅遊產業,既增加了當地的收益,也給遊客帶來了愉悅的享受。這本可以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 亞洲最大鈣化灘上玩漂移?3男子連夜趕到康定誠懇道歉接受處理
    視頻中,三輛越野車依次在一片有結冰帶的鈣化灘上轉圈漂移炫技,還留下了三車並排停在鈣化瀑布頂部的航拍照。而通過截屏照片可以判斷,此處正是有著「亞洲最大鈣化灘」之稱的康定市甲根壩鎮亞攏溝鈣化灘。而無論是根據《風景名勝保護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還是康定市相關的管理條例,駕車進入亞攏溝鈣化灘都是被禁止的。遭起—任性無知碾壓景觀被處罰那麼,該視頻到底是誰拍攝?又是誰駕車任性漂移?相關部門又會如何處理該事件呢?
  • 全新亮相十餘日火車頭公園就「受傷」 呼籲:做文明遊客
    全新亮相十餘日,火車頭公園就「受傷」 探訪:長假過後,舊火車上設施損壞多 呼籲:追憶「車馬慢」,做文明遊客 公園舊火車上部分地板被損壞。 記者 張洋銀 攝 提質改造後的長沙火車頭公園。建成公園,綠皮火車也翻新了,成了網紅地,國慶期間很多外地遊客都過來打卡拍照。」家住附近的胡女士帶著兒子在公園裡的沙坑玩,她告訴記者,國慶節期間有專門的攝影師駐守公園內,給遊客提供專業拍攝服務,「生意好得很。」 火車頭文化公園面積不大,分為木平臺休閒區、兒童沙區、火車時光大道、火車時代記憶區。公園入口的石碑上,介紹了長沙老火車南站歷史與曾經的輝煌。
  • 「禁止攀登」標牌前有遊客爬到文物上拍照,博物館工作人員呼籲文明...
    近日,武漢部分博物館工作人員致電本報呼籲,博物館恢復開放後,參觀博物館人數增多,希望廣大市民和遊客愛護文物,文明參觀。不顧「禁止攀登」提示 有遊客攀爬文物上拍照 因新冠肺炎疫情,博物館暫停數月對外開放。
  • 市民熱議小區草坪屢遭踩踏現象
    陳埭四境社區的潘先生建議,在小區裡容易遭踩踏的地方插上「愛護花草,請勿踐踏」「愛護花草樹木,爭當文明市民」等溫馨提示牌匾,同時,加強宣傳教育,教育各小區居民了解愛護花草、愛護綠化帶的意義,使人們知道美化綠化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讓大家自覺遵守。此外,對明知故犯者給予相應處罰,讓踩踏者補種花草或交相應罰款,以教育居民共同遵守。
  • 談北京大學未名湖的巴西龜:愛護環境,請勿非法放生
    上圖:未名湖風光。攝/CBCGDF未名湖區的溼地,是聞名遐邇的「一塔湖圖」之一,常年吸引師生和各地遠道而來的遊客無數。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湖區好幾個地方都豎著一塊「請勿放生」的牌子。那麼,為什麼呢?上圖:北大朗潤園湖區的一塊「保護環境,禁止放生」的牌子。最近筆者發現了一幕,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 當公益大使贏求職禮包,黃龍景區助力大學生就業
    因為獨特的鈣華景觀和生態資源,黃龍景區具有極佳的觀光體驗和科研價值。由於鈣華物質的形成需要數萬年的積累,極其的珍貴,黃龍景區的環保措施一直非常嚴密。但是仍然有遊客不了解其中的原因,會有不文明的行為產生,今年更是發生了黃衣女士破壞棧道標識牌和踐踏鈣華地段這樣的事件。
  • 黃龍景區攜手實習僧 打造「旅遊+求職」新IP
    做「公益大使」,宣講文明旅遊作為國際知名旅遊勝地,黃龍景區以雪山、彩池、灘流、瀑布、古寺等奇景而聞名,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等五項桂冠。因為獨特的鈣華景觀和生態資源,黃龍景區具有極佳的觀光體驗和科研價值。
  • 百萬年形成鐘乳石遭遊客破壞 景區:無修復可能
    視頻來源:北京時間近日,山東臨沂沂水一家景區的鐘乳石被3名遊客破壞,其中一處經典景觀「比翼鳥」被遊客用石塊敲擊並帶走部分碎塊。景區稱該「比翼鳥」鐘乳石的形成時間約400萬年,幾乎無修復可能,目前警方已立案。
  • 廈大芙蓉隧道遭遊客塗鴉 學生貼紙條「求放過」
    校方呼籲遊客愛護學生作品   芙蓉隧道是廈門大學著名的塗鴉隧道,隧道內繪畫美輪美奐,皆為廈大學子一筆一筆描繪而成。在遊客們的眼裡,芙蓉隧道已成為文藝的「創作園地」,很多遊客爭相前去寫字塗抹留念。但是,塗寫容易,修復卻很難。遊客的這些行為,對繪畫原創者和志願者們帶來了很大困擾。4月3日,廈門大學發布微博稱,希望遊客愛護學子作品,不要在隧道內塗鴉。
  • 與四川黃龍和九寨溝一樣著名,是遊客的天堂和科學探險家的天堂
    「世界山水都在蜀地」中,四川的美麗景色常常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流連忘返,被稱為遊客的天堂。這裡既有童話般的水景世界像九寨溝,也有保護良好的高原溼地黃龍。我們來看看黃龍。黃龍佔據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