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經過去一大半,上半年全國各省多項經濟指標於近期悉數出爐,大眾較為關心的國民生產總值(GDP)也已經揭曉。截止目前全國一共有28個省份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從整體上看,上半年全國GDP總量為450933億元,同比增長6.3%。
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上半年全國共有19個省份GDP總量突破一萬億元,排名靠後的寧夏以及青海不到2000億元。從經濟增長速度來看,貴州、雲南的GDP增速大幅領先於全國平均增速,臺灣省上半年經濟增速只有2.07%,遠遠落後於其他省份。
下面我們來看具體的排名,排名榜首的是廣東省,上半年廣東GDP總量突破5萬億元,而2018年一整年,全國GDP超過5萬億的省份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個省份,如果廣東下半年能夠守住優勢,那麼將連續31年GDP領跑全國,並且有望成為全國首個GDP破10萬億元的省份。
深圳和廣州兩個城市GDP幾乎佔了全省的半壁江山,其中廣州今年上半年GDP為11755.54億元,深圳更是高達12133.92億元。上半年全國僅有六個城市GDP破萬億元,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重慶,而廣東省獨佔其二。廣東其餘19個地級市的經濟總量約為深圳與廣州兩市之和。
排名第二的是江蘇省。如果說哪個省份的GDP最有可能反超廣東,那麼一定是江蘇省。江蘇的GDP已經連續很多年排在廣東後面,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兩個省份經濟增長速度均為6.5%,雙方的GDP相差不到2000億。江蘇還有希望在下半年後來居上,反超廣東登頂全國第一。即使無法超越廣東省,江蘇今年的GDP也很有可能突破10萬億元大關。
除了江蘇、廣東以外,上半年還有山東GDP達到4萬億元,不過山東的經濟增長速度要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可以看到第二集團(GDP總量在1.5-3萬億元區間)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十分強勁,實際增速普遍都在7%以上。只有上海5.9%和臺灣2.07%的增速稍顯緩慢,上半年上海GDP總量排在全國第十,而臺灣排在第八,而排在第九的湖南距離臺灣已經很接近,按照雙方目前的經濟發展態勢,明年湖南大有希望趕超臺灣。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上半年臺灣GDP總量僅排在全國第八。雖然從人均GDP上看,臺灣依然比全國大部分省市都高,但是差距正逐漸縮小。過去30年裡,內地的經濟水平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包括廣東、江蘇、山東在內的眾多省份都對臺灣完成了反超。三十年前,臺灣GDP總量約為內地的44%,而到了今天這一比例變為4%。實際上除了湖南以外,河北、福建、上海的經濟總量都有望在最近幾年超過臺灣。
從各省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上半年大部分省份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