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陝西《華商報》27日報導,一個來自臺灣的犯罪團夥通過在ATM機上安裝「眼睛」(攝像頭)和「老鼠」(測錄器),瘋狂複製銀行卡,然後進行盜刷。西安有147人的資金因此受到損失(央視《焦點訪談》稱受害群眾達168人-編者注),涉案金額近800萬元(央視稱涉案金額為740多萬元)。
這樣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詐騙的案件,並非孤例。觀察者網曾報導,今年1月,知名影星湯唯遭遇電信詐騙,被騙走21萬元。而電信詐騙最發源地,就是臺灣。
14家銀行報案稱客戶資金被盜刷
2013年12月17日午夜前後的幾個小時內,西安各大銀行的銀行卡用戶都突然收到了簡訊提示,他們銀行卡裡的錢被人統統取走了。丁先生因為卡內現金較多,50多萬元在短時間內被連續多次盜取。
2013年12月18日下午3時許,西安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二大隊接市區內一家銀行報案稱,該行26名客戶在銀行卡未離身且非本人操作的情況下,於12月16日晚10時至17日凌晨4時26分,被人通過西安市20餘臺ATM機,向湖南永州開立的2個個人銀行帳戶轉款26筆共計809000元,該筆資金最終流向臺灣。
西安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偵查員李楠告訴記者:「西安市陸陸續續14家銀行都來報案。被盜刷的金額總共達到740萬,受害群眾達到168人。」
發生如此大規模銀行卡被集中盜刷的情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根據這168名儲戶銀行卡的資金流向記錄,被盜刷的740多萬元,其中一部分通過銀行ATM自動取款機被提現,而大額的錢則在臺灣被人直接刷卡消費掉。而令儲戶們費解的是,無論是買鑽表還是在ATM機上取現,都用到了卡,但此時這些銀行卡分明還裝在儲戶自己的腰包裡呢。
這些客戶的卡都未曾丟失,密碼也沒有被洩露過,那麼,他們的銀行卡是怎麼被他人複製的?取款密碼別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此案引起西安市公安局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西安市公安局成立了以經偵支隊牽頭、全局多警種參與的「12·18」專案組開展專案偵查工作。
犯罪嫌疑人安裝盜刷裝置
央視《焦點訪談》曝光臺灣犯罪分子作案細節
比對萬餘圖像資料鎖定4人
26日晚11時許,西安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偵查員介紹說,專案組調取了10家涉案銀行30餘臺ATM取款機近3個月的監控視頻錄像進行比對分析,從萬餘條圖像資料中篩選出4名男性可疑人員的視頻截圖。
結合相關信息,警方認為,4名可疑人員作案後有可能乘坐高鐵逃離西安,目的地可能是武漢。警方調查發現12月17日乘高鐵去武漢的乘客中,有4人的證件號碼為以「0」開頭的8位數,經核查,確定這4個證件號碼為《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即臺胞證)的證件號碼,四人分別為江某、蘇某、陳某和黃某。
經比對,這4人體貌特徵和年齡均與案發現場提取ATM機的視頻截圖可疑人員有相似之處。4人遂被列為「12·18」專案嫌疑人。警方根據各方信息推測認為,4名嫌疑人在西安作案後,於12月17日乘坐高鐵離開西安,很有可能繼續乘高鐵南下,在武漢、長沙、廣州繼續作案後逃往臺灣。
犯罪嫌疑人安裝的盜刷裝置
房間查獲大量偽造銀行卡
在公安部、陝西省公安廳的總體協調下,在長沙等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抓捕組最終於去年12月22日晚8時許在長沙一酒店夜總會,將正準備喝慶功酒的臺灣籍犯罪嫌疑人江某(男,34歲)、陳某(男,28歲)、蘇某(男,27歲)、黃某(男,27歲)4人一舉抓獲,並在其入住房間現場查獲一部用於銀行卡磁軌信息錄入的測錄器、一臺製作偽卡的筆記本電腦、11部手機、盜刷的8萬元現金、800餘張偽造的西安人的銀行卡,其中包括已編寫好持卡人銀行卡密碼的偽卡和空白銀行卡,還有大量銀行U盾等作案工具。
至此,「12·18」特大銀行卡系列詐騙案成功告破,以江某為首的自臺灣流竄至大陸實施銀行卡詐騙的犯罪團夥被一舉摧毀。
持續9個月取款機上做手腳
據疑犯交代,他們自2013年3月先後到達西安市,經長時間踩點,在西安市多家銀行的ATM取款機上安裝攝像頭和測錄器設備,這被他們稱之為「眼睛」和「老鼠」。他們一般是選擇銀行下班後開始安裝設備盜取信息及取款密碼,安裝5個小時後,取回設備,用電腦和制卡設備將信息寫入空白磁條卡,對銀行卡進行複製。同時,客戶銀行卡磁條信息及交易密碼也被其盜取。盜取成功後,他們拿著偽造的卡在多家ATM取款機上查詢,對餘額超過十萬元的卡,他們在臺灣的同夥會用相同手法對卡進行複製,並刷卡購買珠寶、名表,餘額小於2萬元的卡,他們會在ATM上取款或進行轉帳。
西安市內一家銀行ATM機上的監控拍攝出來的畫面為:2013年8月16日晚上7時24分,一名男子走到自動取款機跟前,插進一張銀行卡,接下來,他並沒有繼續操作取款機,而是從球拍套裡拿出了一個長條狀的東西,安在了取款機的上方,反覆按壓固定好之後,把銀行卡退出卡槽,但沒有取走,又從挎包裡掏出一個裝置,套在取款機卡槽的外面,然後把卡經過這個裝置重新插進卡槽,確定一切使用正常後離開,整個過程1分鐘左右。
監控顯示,西安市區不少自動取款機都像這樣被做了手腳。四五個小時後,這些人再來把這些裝置取下帶走。他們每天裝了拆拆了再裝,一直持續了9個月。
他們持偽造銀行卡先後於2013年12月15日晚上9時開始,在30餘部ATM取款機上進行轉帳、取現,16日晚10時開始在20餘部ATM取款機上進行轉帳、取現;17日7時許離開西安前往武漢,並先後於17日、18日、19日在武漢60餘部ATM取款機上進行轉帳、取現;20日前往長沙欲繼續作案時,被專案組抓獲。
兩岸合作打掉臺灣犯罪團夥
案件破獲後,西安警方前往臺灣,臺灣警方很快鎖定了一個長期活動在臺灣、東南亞及大陸地區的跨國跨境偽卡盜刷犯罪團夥,並從中確定了「12·18」專案在臺灣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這一團夥已被打掉。今年5月,該案涉及臺灣地區的犯罪團夥主要成員已被臺灣警方正式逮捕。今日凌晨零時許,華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市人民檢察院對涉嫌信用卡詐騙罪的臺灣籍犯罪嫌疑人江某、陳某、蘇某、黃某批准逮捕。
銀行安保措施引質疑
此案當中,儲戶的銀行卡信息全是在使用銀行的ATM自動取款機時被盜取的,人們不免對銀行的日常安保措施提出了質疑。
中行陝西省分行保衛部楊雪梅說,他們網點的監控室平時無人值守,但每天會有專人來看設備運行是否正常,把所有的通道都檢查一遍。
營業網點的監控室無人值守無法實時監看,但按銀行要求,每天要有專人對監控錄像進行搜索回放,結果這個環節也漏查了。除此以外,各省行還有一個安保監控中心,這裡不僅設施更完善,而且24小時有人值守。
中行陝西省分行保衛部寇亞東告訴記者,他們監控中心對自己銀行所有的營業網點全覆蓋,有二、三百個ATM機,只能是抽查,如果有人在上面動手腳也不能發現。西安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田躍正表示:「他們在前期在踩點做手腳的過程中幾乎不做任何掩飾,說明監控形同虛設。」
除了監控設施外,夜間巡查、對ATM機設備進行手檢,按規定都是銀行日常必須要採取的安保手段。在ATM機被反覆動手腳,持續5個多月的時間裡,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銀行能做到位,這樣的盜卡行為都不可能發生。
在兩岸警方協力配合下,這個臺灣籍的犯罪團夥在大陸和臺灣被一網打盡。像這樣竊取、收買、非法提供銀行卡信息以及偽造、盜刷銀行卡的犯罪都屬於偽卡類犯罪。近年來,這類犯罪頻繁發生,成為影響支付安全的「心腹之患。」除去個人原因,還有管理問題和技術漏洞。儘快把磁條銀行卡升級為更安全的晶片卡,把日常的監控和檢查按規定做到位,人們在使用銀行卡的時候才會少受損失少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