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作為父母,總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擁有一番作為。尤其是對於正在上學的孩子,父母更是希望他們能夠成績優異,成為父母的驕傲。而有一些孩子的確是天資聰穎,擁有著很大的潛力。
曾經在《我是演說家》節目中大放異彩的魯林希就是一個人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她高效的學習與工作效率,令人十分咋舌。
擁有著高顏值的魯林希不僅僅是模樣俊俏,自小她的學習成績就非常好。在她17歲那年,因為學習優異,能力突出,魯林希獲得了被保送進入我國首等大學清華北大的資格。這是令很多學子都非常嚮往的事情。
但是面對這樣的榮耀,魯林希卻斷然拒絕了被保送清華北大。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實力來為自己獲得了通往華盛頓大學的門票,進入了該校學習。
儘管在異國他鄉,魯林希卻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然而,在20歲那年魯林希即將大學畢業的時候,她懷孕生子了。新生命的到來讓魯林希十分的不適,可她卻依舊用頑強的毅力來完成了大學本科的學業,並決定繼續深造學習。
而魯林希也的確如願的考取了哈佛大學的研究生。經過兩年的學習,22歲的魯林希順利的完成了哈佛大學的研究生學業,成為了她所在學院最年輕的一個研究生。
不得不承認,魯林希的經歷是十分成功且勵志的。22歲,當很多人剛剛大學畢業甚至還沒有大學畢業的時候,魯林希卻完成了國外知名學府研究生的一切學業。
魯林希的學習能力令眾多網友們十分的欽佩。同時也有不少家長開始深思一個問題,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怎麼培養的呢?
1、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與進步
家長長期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家長對孩子嚴格要求,但是對自己卻十分鬆懈的話,孩子就會在無形之中學會家長那種不求上進的思想。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孩子就會放棄很多可以努力的機會和能力,繼而成為普通人。
2、注重孩子的品格培養
雖然孩子的學習成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孩子的能力,但實際上孩子的品格教養比學習能力更加重要。因為徒有知識頭腦,卻沒有健全的品格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的成材。有很多擁有高知識水平的人,卻缺乏教養,甚至會成為犯罪分子,危害社會。
3、多多的鼓勵孩子
雖然家長都渴望孩子成材,但是過多的壓力卻會成為孩子的負擔。當壓力大到孩子孩子所不能夠承受的程度時,孩子就會崩潰,這是一種適得其反的結果。所以,家長應該儘可能的去鼓勵孩子,讓孩子獲得自信,在前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4、擴展孩子的眼界
行萬裡路,看萬卷書。當孩子的格局與眼界都得到了擴展之後,孩子的精神世界以及能力與思想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超越他人。
孩子的成才與否是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的,相比較於注重成績,家長也不能放鬆對孩子人格,精神與教養的培養,更不應該放棄自我的追求。對於孩子的培養方式,大家都有什麼建議呢?歡迎評論!
我是育兒十月說,想要了解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還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