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防新冠 蚊子傳病毒 這一年,這些「坑」你踩過嗎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這一年,這些「坑」你踩過嗎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新冠病毒肆虐,無數人因此喪命。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與之相伴的謠言:吃大蒜可預防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在舉國抗疫之時,它們卻在製造恐慌。涉疫謠言之外,在2020年新冒出的謠言依舊不少,它們或危言聳聽,或誇大其詞。

  人不信不立,謠不治無安。值此年終歲尾之際,正聽版盤點出2020年十大謠言,為你擦亮雙眼、解疑釋惑。

  本報記者 張 蘊

  吃蒜、喝酒可預防新冠肺炎

  二者皆無此功效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伊始,網上就傳出「喝酒可預防新冠肺炎」。隨後,網上又傳出多吃大蒜可殺菌,預防新冠肺炎。

  真相: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表示,她曾向公眾科普「濃度為75%的酒精能夠殺滅冠狀病毒」,這一言論被曲解成「喝酒可以預防新冠肺炎」。

  「醫用濃度為75%的酒精,可用於消毒醫療器械,但喝酒並不能防治新冠肺炎。」李蘭娟解釋道。

  對於「吃大蒜能預防新冠肺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高超表示,大蒜富含糖類、蛋白質、胺基酸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癌的功效。不過,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食用大蒜可預防新冠肺炎。

  蚊子、柳絮傳播新冠病毒

  缺少特定條件,不具傳播可能

  今年春夏之時,隨著氣溫升高,我國南方地區蚊子數量逐漸增多,而北方地區柳絮也開始漫天飛舞。隨之,有傳聞稱,蚊子和柳絮會傳播新冠病毒。

  真相:對於「蚊子傳播新冠病毒」一說,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在高溫環境下的存活率比較低,夏季到來後,該病毒的活躍度會下降。蚊子叮咬可以傳播很多疾病,比如瘧疾、登革熱等,這些病在非洲地區比較多見。但截至目前,尚無任何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能夠通過蚊蟲傳播。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曉光認為,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後,雖然有可能進入血液,但蚊子並不能傳播人類血液中所有的病毒。蚊蟲要與某種病原體長期相互作用、相互適應後,才能傳播該種病毒。病毒對宿主特異性的要求很高,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冠狀病毒可以感染蚊子,並通過蚊子傳播。

  對於柳絮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鼻科副主任王成碩表示,根據現有科學研究,尚無證據表明柳絮中存在新冠病毒。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呼吸與危重症中心主任李琦表示,新冠病毒生存,需要特定的溫度和溼度,離開這些它們難以存活,而且它們也不會在空中停留過長時間。即便病毒停留在柳絮上,也不足以達到構成使人感染的濃度。

  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

  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動物

  今年2月,網上一篇名為「俄羅斯政府文件:新冠病毒非天然形成」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文中稱新冠病毒或為人工合成。

  真相: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官網發布報告,表示目前所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動物,並非由人工合成。

  該報告稱,從人類早期感染病例中獲得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以及從世界各地獲得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均表明,新冠病毒的生態起源可追溯至蝙蝠種群。

  而今年5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教授史衛峰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等科研團隊在美國權威學術雜誌《細胞》的子刊《現代生物學》上發表研究成果。這一成果證實,新冠病毒是蝙蝠和其他野生動物中存在的病毒的多重自然重組的結果。

  國內糧食緊缺需儘早囤糧

  我國糧食產量豐、庫存足

  今年上半年,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一些國家開始限制或者禁止糧食出口,造成國際糧價上漲。在全球糧食形勢緊張的情況下,一則「中國糧食供應面臨危機」的消息在網上流傳開來,很多人因此開始瘋狂囤糧。

  真相:對此,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我國糧食產量豐、庫存足,即使在年初國內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市場上的糧食以及各類副食品都是貨足價穩,老百姓家裡都是米麵無憂,現在更沒有必要去搶購囤積食品,糧食還是吃新的好。

  「這些年我們國家糧食連年豐收,產量已連續5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是13277億斤,創歷史新高。2010年以來,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持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魏百剛介紹道,目前我國糧食庫存充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穀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

  紅外線測溫儀會灼傷眼睛

  僅接收紅外線熱輻射,對人體無害出於防疫需要,今年在很多公共場所,紅外測溫儀都成了標配。各種謠言也隨之而來,例如頻繁接受紅外線測溫儀檢測,會傷害視網膜。紅外線測溫儀真會損害身體健康嗎?

  真相: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紅外線測溫儀的工作原理是當人體的紅外熱輻射聚焦到檢測器上時,檢測器把輻射功率轉換為電信號。這個電信號在被補償環境溫度之後,以溫度為單位顯示出來。因此,紅外線測溫儀並不是向人體發射紅外線,而是接收人體發出的紅外線熱輻射,對眼睛和身體其他部位都是無害的。

  人工降雨想降就能降

  自然雲已降水或近於降水是前提

  今年2月13日,在燃燒了足足210天之後,澳大利亞大火終於熄滅了。這場大火讓澳大利亞損失慘重,數億隻動物喪生,1170萬公頃土地被毀。有網友因此提議,要是早用人工降雨的方式,這場火早就滅了。那麼,人工降雨真的想降就能降嗎?

  真相:人工降雨也被稱為人工增雨,一般在自然雲已經降水或者近於降水的條件下,人工降雨的方法才能發揮作用。簡而言之,人工降雨並非憑空造雨,而是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景曉琴博士介紹道,人工降雨主要有兩種方法:暖雲催化和冷雲催化。暖雲是指溫度高於0攝氏度的雲,主要依靠雲滴的碰並機制觸發降水,0攝氏度以下的冷雲想要降雨則需要適量的冰核。如果沒有這樣的物理條件,即便天氣形勢再好,水汽條件再好,也很難實現降雨。

  人工降雨的過程並不複雜,常見的方式是將裝好催化劑的炮彈打入雲團。景曉琴總結人工降雨有「三適當」,即適當部位、適當劑量、適當時機。

  庚子年、白元年易出現災害

  屬偽科普邏輯,缺乏科學依據

  今年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強降雨,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引發廣泛關注。同時,一則信息開始在各大微信群被大量轉發:「2020年,真正的天道輪迴,我們遇到了60年小輪迴的庚子年,更遇到了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河面併到了一條線,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等離子流會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接下來幾個月是併線最高峰,還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災害……」

  真相:對此,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回應稱:「從目前來看,這一說法缺乏科學依據。太陽是太陽系的主宰,能對地球產生決定性影響的只能是太陽,土星、木星的影響微乎其微,來自銀河系的影響更不值一提。」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林雋說,目前,太陽整體上處於一個非常穩定的階段,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大約50億年裡,也將保持這樣的狀態。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認為,把兩個不相干的事實扯在一起,引出一個謬論,是一種典型的偽科普邏輯。

  1種疫苗可預防12種癌症

  目前單靠疫苗調控基因難以防癌

  今年7月有媒體報導,一種可預防12種癌症的「天價」疫苗,正在富裕人群中悄然走紅。相關消息稱,該疫苗由香港MDX醫療集團發布,可預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種以上的癌症。WT1基因是誘發腫瘤的基因,所有癌症都與該基因突變有關。通過接種該疫苗,可讓人體產生抑制WT1基因突變的記憶T細胞,進而達到預防癌症的目的。

  真相: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教授支修益對此表示:「單就肺癌來說,就有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之分;非小細胞肺癌又包括鱗癌、腺癌、鱗腺癌和大細胞癌;有些癌細胞是來源於上皮細胞,有些癌細胞是從間胚細胞層來的……光是預防肺癌這一種癌症都不太可能,更別說一起預防12種癌症了。」

  異質性是惡性腫瘤的特點之一,其大致可被理解為,即便被劃分為同一種腫瘤,它們也可能完全不同。有學術文章指出,異質性分兩種:一種是在腫瘤發生的不同時期,同一個病人的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情況不同;另一種是不同病人得了相同的腫瘤,但是那個「相同」未必真是相同,僅僅是表型相同,不代表著基因型也相同。

  因此,即便該疫苗中真含有能調控WT1基因的物質,單靠控制該基因預防癌症,目前來看也是不可能的。

  數字人民幣將取代第三方支付工具

  分別是錢和錢包,二者不在同一維度

  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行動支付工具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全新的支付體驗,隨手一刷,輕鬆消費。而數字人民幣的出現,令不少年輕人認為,它將會取代微信、支付寶。

  真相: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微信、支付寶和數字人民幣,三者不在一個維度上。微信和支付寶是金融基礎設施、是錢包,而數字人民幣是錢包裡的錢。電子支付場景下,微信和支付寶這兩個錢包裡裝的是人們在商業銀行裡存儲的人民幣。數字人民幣發行後,大家還可以用微信、支付寶進行支付,只不過錢包裡裝的錢,增加了數字人民幣。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融資研究中心主任黃國平認為,國家推出數字人民幣的目的,並非要取代微信和支付寶,圍繞數字人民幣構建的新支付體系將成為現有電子化支付的重要補充。

  「現在用第三方行動支付工具進行支付時,我們的很多個人信息,都有可能被這些第三方支付平臺獲取。但如果換成用數字人民幣進行交易,個人隱私則不會被第三方支付平臺獲取,進而保證交易雙方在匿名情況下進行交易,確保個人隱私不被洩露。」黃國平說。

  貼「金屬片」能增強手機信號

  貼片會影響信號接收效果

  只需將一張金屬貼片貼在手機背部的「有效位置」,便可增加手機內置天線接收信號的波長,進而使信號從1格變3格,讓玩遊戲、刷視頻不延遲……今年以來,號稱能「全場景」增強手機信號的「增強貼」熱銷網絡。還有部分商家表示,該手機信號增強貼同時具有提升手機性能、降低輻射水平、延長電池壽命等功能。

  真相:「貼附在天線上的物體,大多會對手機信號造成一定影響,所以這個貼片不但沒有增強信號的功效,反而會影響手機接收信號的效果。」上海電信物聯網實驗室無線網優專家曹弘毅表示。

  上海市無線電協會專家沈衛朝也認為,手機終端廠商已經將天線性能調到最優狀態,天線的物理形態(包括長度)要與手機終端所使用的網絡頻率相匹配,隨意改變天線長度和布局是不科學的,所以這個原理在實際應用中是不成立的。

  此外,手機信號增強貼也不能降低輻射水平。相關專家表示,真正能屏蔽輻射的方式,是用錫箔紙將手機緊緊包裹,而這麼做的後果是,手機信號也被屏蔽了。

  「真正能夠吸收輻射的塗料,常被用在偵察機上,這種塗料的成本絕對不可能是幾元、幾十元。」曹弘毅解釋道,「大自然中的陽光、生活的各個角落都有輻射,只要輻射值在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內,消費者就不用過多擔心。」

相關焦點

  • 喝酒防新冠、文字傳病毒 這一年這些「坑」你踩過嗎
    值此年終歲尾之際,正聽版盤點出2020年十大謠言,為你擦亮雙眼、解疑釋惑。吃蒜、喝酒可預防新冠肺炎二者皆無此功效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伊始,網上就傳出「喝酒可預防新冠肺炎」。隨後,網上又傳出多吃大蒜可殺菌,預防新冠肺炎。
  • 喝酒防新冠、文字傳病毒 這一年,這些「坑」你踩過嗎
    值此年終歲尾之際,我們盤點出2020年十大謠言,為你擦亮雙眼、解疑釋惑。吃蒜、喝酒可預防新冠肺炎 二者皆無此功效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伊始,網上就傳出「喝酒可預防新冠肺炎」。隨後,網上又傳出多吃大蒜可殺菌,預防新冠肺炎。
  • 喝酒防新冠 蚊子傳病毒?今年這些「偏方」你信了幾個?
    這一年,這些「坑」你踩過嗎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新冠病毒肆虐,無數人因此喪命。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與之相伴的謠言:吃大蒜可預防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在舉國抗疫之時,它們卻在製造恐慌。涉疫謠言之外,在2020年新冒出的謠言依舊不少,它們或危言聳聽,或誇大其詞。
  • 這一年,這些「坑」你踩過嗎
    原標題:這一年,這些「坑」你踩過嗎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新冠病毒肆虐,無數人因此喪命。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與之相伴的謠言:吃大蒜可預防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在舉國抗疫之時,它們卻在製造恐慌。涉疫謠言之外,在2020年新冒出的謠言依舊不少,它們或危言聳聽,或誇大其詞。   人不信不立,謠不治無安。
  • 2020的這些「坑」你踩過嗎?
    喝酒能預防新冠、糧食緊缺需搶購、庚子年是災年……2020的這些「坑」你踩過嗎?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新冠病毒肆虐,無數人因此喪命。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與之相伴的謠言:吃大蒜可預防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在舉國抗疫之時,它們卻在製造恐慌。
  • 喝酒能預防新冠、糧食緊缺需搶購、庚子年是災年……2020年的這些...
    值此年終歲尾之際,科技日報盤點出2020年十大謠言,為你擦亮雙眼、解疑釋惑。1、吃蒜、喝酒可預防新冠肺炎二者皆無此功效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伊始,網上就傳出「喝酒可預防新冠肺炎」。隨後,網上又傳出多吃大蒜可殺菌,預防新冠肺炎。
  • 蚊子會傳播新冠病毒嗎?專家是這麼說的……
    進入夏季,討厭的吸血蚊蟲又開始多起來,有人擔心被蚊子叮咬會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對此專家表示,新冠病毒幾乎不可能通過蚊子來傳播。又到蚊子季了,想到這些吸血昆蟲會傳播疾病,人們感到擔憂:蚊子會攜帶新冠病毒嗎?如果可以,它們會不會把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讓人感染上新冠肺炎?Short answer: it's unlikely.
  • 蚊子不會傳播新冠病毒,這下可算放心了!
    蚊子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呢?之前大家一直關注,如果夏天到了,蚊子肆虐,那新冠病毒會不會通過蚊子進行傳播呢?就在大家都憂心忡忡的時候,科學研究證實了蚊子不會傳播新冠病毒。在能否傳播新冠病毒的問題上,WHO世界衛生組織之前有過表態,稱新冠病毒是一種呼吸道病毒,主要通過飛沫、鼻涕等傳播,目前沒有信息或者證據表面新冠病毒可以通過蚊子傳播。但是我們不要忽略的是蚊子本身能夠傳播多種疾病,比如乙型腦炎、瘧疾等疾病。而就在近日,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用蚊子做了一次實驗。
  • 農村裡的蚊子多了起來,蚊子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如何預防?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有專家擔憂現在的氣溫逐漸的升高,蚊子也多了起來,而這個時候親冠病毒還沒有完全的消滅掉。所以,如果蚊子傳播病毒,那就會導致第二波病毒侵襲的高潮,而且那時候還真的不太好預防,甚至可以說是防不勝防了。
  • 天氣熱了,蚊子會傳播新冠病毒嗎?真相是什麼?
    大家好我們是紅太陽健康科普,先回答這個問題:「大家可以放心,目前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並沒有蚊蟲叮咬傳播新冠病毒的證據」。病毒對宿主特異性的要求很高大家可能不太明白「宿主」是什麼意思,其實通俗的說就是居住環境,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雖然可能在細胞內複製後,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但蚊子並不能傳播人類血液中的所有病毒。蚊子能夠傳播什麼病毒,還需要蚊蟲與病原體經過長期的相互作用、相互適應、共同進化。」
  • 廣東公共衛生專家:蚊子傳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極小
    記者王道斌近來新冠肺炎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有病例出現。另有報導新加坡一名病人同時感染了登革病毒和新冠病毒,而登革熱是一種蚊媒傳染病,由此引發公眾擔憂:新冠病毒可以被蚊子吸血傳播嗎?南都記者採訪了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長期從事媒介蚊蟲及其傳染病的防治研究的陳曉光教授。
  • 美國再傳噩耗,發現致命毒蚊子,感染症狀跟新冠病毒相似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境內不僅發生了暴亂,現在在美國加州還發現了一種致命性極高的毒蚊子,而且感染症狀跟新冠病毒相似度也很高。 美國衛生部門發出最新預警,表示在美國加州苗比達市發現了一種致命性極高的毒蚊子,據了解,該蚊子體內攜帶著一種西尼羅河病毒,一旦被蚊子叮咬後,人體出現的症狀就跟新冠病毒的症狀相似
  • 新冠病毒夏天會通過蚊子傳播嗎?
    今天我在人民日報看到一個採訪張教授的視頻,大概內容是記著問張教授,夏天到了,病毒會通過蚊子傳播嗎?張教授回答:不會,因為新冠病毒是通過呼吸傳播,而不是通過血液傳播的,所以蚊子會傳播登革熱、瘧疾等疾病但是不會傳播新冠病毒,大家可以放心的把袖子撩起來到戶外去。
  • 天熱了,蚊子或成新冠病毒第三宿主?闢謠!
    天熱了,氣溫快 「站穩」20℃,「嗡嗡嗡」惱人的蚊子快來了,那麼,蚊子真的會傳染新冠病毒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蚊子或成第三宿主?闢謠!據官網資料顯示,石正麗系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生物安全工作委員會主任、新發病毒學科組組長。石正麗被外界譽為「蝙蝠女俠」,因其在SARS病毒溯源的研究中證實了蝙蝠是SA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蚊子真能傳播新冠病毒嗎?那麼,新冠病毒會不會通過蚊子叮咬傳播?這個問題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 蚊子會傳播新冠病毒?都是謠言,別信!
    如果有人告訴你,已經研發出預防12種癌症的疫苗,你會興衝衝地跑去醫院接種嗎?如果有人說,體格好適應力強,容易對高溫「視而不見」,反而更容易中暑,你會對此憂心忡忡嗎?別急著信,仔細甄別下,它們或許都是流言製造者們編造的偽科學!科普之路還任重道遠。
  • 寶寶太招蚊子,新冠期間被咬會被感染嗎?
    今年不僅害怕蚊子咬,最怕蚊子會傳播新冠病毒,前段時間,6月27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專家表示:任何一個病毒汙染的環境病毒汙染的物品都可能帶來新的傳播那麼蚊子會傳播新冠病毒嗎?從目前掌握的流行病學證據來看,全球目前沒有發現因為蚊蠅等媒介生物導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報導。儘管證據不支持蚊蠅作為媒介傳播新冠病毒,但是它們具備傳播其他傳染病的風險,像瘧疾、登革熱這些都是蚊子叮咬以後傳染的疾病。
  • 德國蚊子一年害死85萬人!防蚊7大「謊言」 你踩坑了嗎?
    根據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研究,有些父母如果是「招蚊子」的體質,那麼有了孩子後,他們的這種體制也會傳給孩子。不過,還有一些人,天生就是驅蚊體質。在這一點上,是沒有性別之分的。 3 大蒜可以嚇跑蚊子? 當然不是!
  • 夏天放心了 蚊子不會傳播新冠病毒:接種14天後消失
    早前很多人都期待夏天天熱之後,新冠病毒就像非典那樣消失,不過夏天確實到了,新冠病毒在海外反而更嚴重了。與此同時,蚊子是否傳播病毒也讓很多人擔憂夏天安全,好消息是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了不會。蚊子本身能夠傳播多種疾病,比如乙型腦炎、瘧疾等,但在能否傳播新冠病毒的問題上,WHO世界衛生組織之前有過表態,稱新冠病毒是一種呼吸道病毒,主要通過飛沫、鼻涕等傳播,目前沒有信息或者證據表面新冠病毒可以通過蚊子傳播。WHO說沒有科學證據證實,現在科學研究來了,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做實驗證明了蚊子的「清白」。
  • 美國出現致命毒蚊子,和新冠病毒非常相似,2020註定不是平凡年?
    近日,美國發現一種攜帶致命病毒的毒蚊子,這個病毒叫「西尼羅河」病毒,這種病毒的致死率非常高。現在的美國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了,一面是新冠疫情問題,一面是抗議騷亂問題。面對兩大難題的美國,新的危機又來了!現在又爆出「西尼羅河」病毒。真是讓美國「雪上加霜」。據報導,衛生部已經進行大面積消殺病毒。難道2020年註定不是平凡的一年?這種蚊子首次發現是在美國的墨西哥州,但是現在已經基本飛遍全美各地了。據美國媒體報導,這種蚊子,也是在今年首次在聖地牙哥發現,休斯頓也在周三發現了同樣的致命蚊子,另外還有伊利諾州。
  • 除了新冠病毒,這些傳染病同樣值得注意→張文宏劃重點_政務_澎湃...
    現在登革熱在我們南方地區多是小範圍暴發,但也出現過大面積暴發的情況。原則上在中國的本土病裡,瘧疾現在已經沒有了,最主要的瘧疾也都是從非洲、東南亞輸入的,所以到這些地區去旅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蚊,歸來之後如果反覆發熱一定要到醫院去檢查,要防止因為蚊子傳播導致的登革熱和瘧疾這一類的傳染病。如何防止被蚊子叮咬呢?很多人會想,我用防蚊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