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下午好!
上午我們的班會課上,閆老師公布了周末評選出來的居家學習的「自律小標兵」名單。我想,榜上有名的同學肯定高興不已,而榜上沒有的同學肯定失望,或者覺得老師不公平吧。
這也是我公布名單後,給大家十分鐘反思時間的原因。
我讓榜上有名的同學想想自己為什麼這次能選上,讓落選上的同學反思自己沒被選上的原因。
然後我點名回答。
從大家的回答來看,你們心中也是有桿秤的,也是很會反思總結的。這一點很棒。
今天閆老師想給你們聊聊「自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個自律的好學生。
還記得閆老師給大家講的什麼叫自律嗎?就是自己要懂得嚴於律己,也就是自己要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要等著家長的管束和催促。
這次從家長填的好習慣養成表反饋的信息看,很多同學做到了自律,就是能按照學校要求的「好習慣表」上的內容,一項一項做好,而不需要家長的催促和操心。
能自律,有哪些好處呢?
當然很多很多,比如,家長不操心不生氣就會誇你,表揚你,甚至獎勵你。而老師呢,因為你的自律而看到了你的進步看到了你的努力,自然也會表揚你鼓勵你,如果說這些收穫都是精神上的營養品的話,那麼你通過自律而養成好習慣,認真聽課,認真完成作業,認真做練習題,從而掌握了知識,獲得了成長的快樂體驗,這就是成就感,是幸福的,甜蜜的。
相反,那些不自律的同學呢,過得快樂嗎?在家長生氣嘮叨甚至大動幹戈時,他是不快樂的。在老師發現上課走神,作業出錯率高,書寫潦草,而點名批評或者評選的「自律小標兵」和「作業小明星」裡沒有自己的名字時,也是難堪,或者很沮喪的。可能不自律的學生沉浸在一種遊戲玩樂裡,在虛度中獲得快樂,但是這樣的人是懶惰的,是頹廢的,甚至是渾渾噩噩的,當某一日某一時清醒過來時,可能悔青腸子,但是也可能已經被同學甩掉幾條街了,接下來就會走進自卑、自欺、自棄的泥淖裡去了,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後考學無望,只能走向受苦受累受窮的底層生活。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喲!因為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就是說,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自律,是最高級的好習慣。有了一身好習慣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讓人放心的孩子,有了一身壞習慣的孩子會讓人一生都不能放心,甚至不得安寧。所以,學校和老師重視同學們的好習慣養成,所以你們如今居家學習,學校也要求評選「自律小標兵」,目的就是為了督促你們養成好習慣,讓你們一生受益。
我們國家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說得很好,他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少成若天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甚至就變成你的天性了,以至於以後所取得的成功、創造的奇蹟,很多方面都是由小時候形成的習慣所支撐的。
在咱們班,有兩個同學可以說是同學們的榜樣,也是咱班最無愧於「自律小標兵」這個榮譽稱號的,就是陳廷陽和萬家誠兩位同學。以前在學校時,他們上課最遵守紀律,不管誰和他們同桌,他們絕不會受別人幹擾,因為他們有高度自律能力。他們的能力是天生的嗎?當然不是,而是他們下定決心管住自己向好的方面成長,把學校的紀律和班級的班規當成自己養成好習慣的準繩,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了。我們看起來,他們能夠自律好像是天生的,其實,只是他們在想走神,想貪玩,想偷懶時,想到了老師和家長的再三叮囑,然後用自己的意志力管住了自己。
咱班進步最大的三個同學是宋勳哲、劉帥迪、韓希凱,他們以往在班上學習自律能力很差,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這次被選上了「自律小標兵」,你們可能覺得很不可思議。其實這是他們居家學習非常自律後值得擁有的榮譽。
他們的自律表現在哪裡呢?我給你們說說吧。書寫進步了,字不再龍飛鳳舞,而是工整了,漂亮了;作業認真完成,而且保質保量,且是小隊中的積極分子;不管是晨誦還是暮讀,都堅持日日達標,而且還每天額外發給我或隨筆或錄製的故事,周末我讓休息,都不休息,都說已經習慣了。
講他們的故事,不是為了表揚他們,刺激你們。而是為了讓大家明白,想養成好習慣,誰都能做到。想自律,很簡單。就是按照學校發給大家的「好習慣表上」的十五個好習慣去做就行。然後課堂上積極表現,課下保質保量完成作業,及時上傳作業,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再依賴父母,不再拖拉懶散,下一次評「自律小標兵」非你莫屬啊!
閆老師最近在讀教育家葉聖陶的書,裡面有這樣一段話,被我抄在了我的日記本上,他說,「通常說某人能力不強,就是說某人沒有養成多少習慣的意思。比如說張三記憶力不強,就是張三沒有把看見的、聽見的一些事物好好記住的習慣。說李四表達能力不好,就是說李四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說出來的習慣。因此,習慣養成得越多,那個人的能力就越強。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成種種習慣。」
換我們的話說,如果我們批評張同學沒有禮貌,就是說他沒有養成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的習慣。如果說李同學沒有自我檢查作業的能力,就是說他沒有養成自己認認真真檢查作業的習慣。如果說王同學不認真聽課,就是說他沒有養成專心做一件事的習慣……
閆老師不再列舉了,你反思一下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就能找出自己哪些好習慣沒有養成。找到後,給自己定個改正的計劃和制個改過的措施,然後自律起來,讓一個又一個好習慣成為你的朋友,成為你人生路上的好助手,你就會越來越優秀喲!
親愛的同學們,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越難的事情越要把它變得比較容易來做,大的事情要從細緻和細小的方面來做,這樣才能成功。那麼你們就從早十分鐘進入直播室開始,就從早完成作業開始,就從不玩手機遊戲開始改變自己吧!
祝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天天開心!
愛你們的閆老師
20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