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有多重要,床墊就有多重要。
我們每天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但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淺、失眠人群佔比超過1/3,已經是當下國人睡眠狀態的真實寫照。特殊情況發生後,睡眠障礙問題進一步加劇,睡眠問題上升為全民健康話題。
作為睡眠依託的床墊,是睡眠經濟的聚焦點。
床墊生產企業紛紛發力助眠,走出了不同的發展方向。傳統床墊以舒適化為導向,深挖如何更加安全健康,而科技感的智能床墊,則奔向了「大健康+大數據」。
喜臨門總裁 楊剛
智能床墊滿足個性化承託需求
經歷長久的木板床時代之後,傳統睡眠進入軟時代,陸續出現棕櫚床墊、彈簧床墊、竹原纖維床墊、記憶棉床墊以及當下正熱的乳膠床墊。前期床墊的發展主要以滿足睡眠更柔軟的訴求為主,而往後附加功能也在不斷發展升級,透氣、防黴、防塵蟎、抑制細菌、防過敏、可洗……總的來說,就是讓睡眠更舒適,同時更安全健康。
傳統床墊的進化雖然看起來越來越舒適,實則不然。當下傳統床墊基本無法滿足睡眠時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支撐需求,且床體固定的結構也難以適應隨時變化的睡姿給予支撐,睡眠過程中,身體因為缺乏良好的支撐,會不自覺翻動,影響深度睡眠,導致睡眠質量大受影響。
相比而言,藉助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智能床墊在健康睡眠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日前,軟體家具行業標杆企業喜臨門發布的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即是這樣一款產品。該系統經9年研發,含107項專利技術,有分區空氣彈簧、智能匹配算法、睡姿識別睡眠感應、深度學習四大核心技術,會根據每次睡眠的數據去動態優化睡眠方案,用的越久就越懂用戶。此套系統通過雙傳感帶技術識別、監測人體睡眠數據,上傳至雲端資料庫,雲端有喜臨門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建立的我國權威人體資料庫,包含2.6萬個國人體型數據,通過與雲端數據進行匹配,為用戶選擇個性化精準承託方案,後臺基於承託方案對床墊進行智能調節,使床根據用戶睡姿變化自動適應人。
據中標院人類工效學實驗室實驗數據,使用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入睡,整晚翻身次數減少50%,平均深度睡眠時間提升17分鐘,側臥脊椎形態得到大幅改善,睡眠質量有效提升。
睡眠大健康的大數據發展
智能床墊並不是床墊品牌智能化發展的第一個動作,在此之前,床墊品牌已經推出了智能選床系統,幫助消費者科學選擇適合的床墊。
床墊購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消費者通過在線下門店躺臥試睡或者線上瀏覽進行購買,但往往這樣購買的床墊並不能提供優質的睡眠,如何快速購買到適合自己的床墊成為很多人的困惱。
當前,喜臨門已開發出了一套智能選床系統,通過簡單的問答,採集每個用戶體徵數據、睡眠習慣等信息,再運用DATA BANK的大數據進行邏輯運算,綜合得出一個支撐係數,形成消費者的個性化睡眠報告及推薦產品信息匯總,可以科學、精準幫助消費者選擇到適合的床墊。
不久的將來,智能床墊也將走出消費者的自我家居環境,通過數據分享,實現跨床同頻,延伸睡眠場景,深入保護睡眠健康。
據了解,9月6日在上海舉辦的「未來睡眠1.0暨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發布會」,現場喜臨門與華住集團、塗鴉智能達成三方戰略合作,共同發布了打造未來睡眠生態圈的戰略構想,一起推進國民健康睡眠、智能家居生態發展。
喜臨門、華住集團、塗鴉智能代表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華住集團副總裁陳雨明表示,華住集團6年前率先在連鎖酒店行業採用了獨立袋裝彈簧床墊,但已無法滿足當下消費者對床墊軟硬度、睡姿舒適度的新要求,喜臨門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的出現,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未來,通過物聯網技術,當消費者入住酒店時,智能床墊可以根據後臺數據,自動調節出佳的睡眠承託方案並進行設置。即使不是家裡的床,消費者依然可以享受到同樣的舒適睡眠體驗。
而與塗鴉智能平臺的合作,則展現了喜臨門積極擁抱智能家居的態度。在智能家居大發展形勢下,喜臨門智能床墊將與其他智能家居產品進行數據聯動,成為萬物互聯的重要一環。
據統計數據,2014年至2018年,我國智能床墊行業市場規模由6.3億元增長至32.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0.5%。隨著智能床墊技術不斷完善、智能家居進一步普及,智能床墊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持續增長,在2023年增長至138.5億元。
智能睡眠時代,床墊不再僅僅是寢具,更有助眠、健康睡眠的新訴求,需要床墊企業不斷探索,打造更健康、更智能的睡眠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