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80歲的老人告訴我: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才能笑看人生

2020-12-22 南山大叔

俗話說得好: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做人做事,我們要懂得,凡事皆有度,過度則有毒。在生活中,我們知道,倒茶七分滿,正可細細品;倒酒半杯多,恰可淺斟酌。一個人做人做事,如果懂得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那麼,我們的人生才能更加圓滿,我們才能笑看人生。

這些話,其實是一個80歲的老人告訴我的。老人雖然年過八十,但是精神矍鑠,身體倍兒棒,而且說話清楚,條理清晰,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他說,一個人,只有懂得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我們做人做事才會更加順利,我們的人生才能更加的風平浪靜。所以,做人,我們要懂得這樣做:

首先,要給自己的「吃」留有餘地。

吃乃天下第一大事,所以,世人看待吃穿,特別是經歷過饑荒年代的人,吃,乃是一個無法解脫的情節。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但是,關於吃的情節,我們在潛意識裡,依然無法擺脫對「飢餓」的恐懼。

於是,有的人,就天天花天酒地,或者天天費著心思,專門研究如何紙醉金迷。其實,適當的吃喝玩樂,無可厚非,但是,一個人,如果只想著怎麼吃得豪華,吃得有檔次,那麼,我們的人生就陷入了「過則有毒」的困境。漸漸地,我們的經濟,我們的身體,都可以受到不利的影響,所以,給「吃」留有餘地。關於吃,懂得吃飽吃好,不過度,才是最好的。

第二,要給自己的「說」留有餘地。

民間有諺語:能說別人三分長,不揭別人一分短。其實,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說話的重要性。一個人和人交往,要懂得如何說話,而說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著名的作家海明威說:「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這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言多必失。

所以,我們在和人交往的時候,特別是用我們的言論陳述一些道理的時候,即使自己的很有道理,也要懂得不要「得理不饒人」的道理。說話懂得給人留有餘地, 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本事,是需要我們好好修煉的。

第三,要給自己的「健康」留有餘地。

一個人活著,健康,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的了。有的人,在年輕時代,不懂得保養自己,而是通過花天酒地,過度消耗,甚至是自暴自棄的方式,讓自己的身體陷入了不健康的沼澤地,那將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給自己的「健康」留有餘地,那麼,我們就可能在未來受到嚴重的病痛困擾。

當我們漸漸老去的時候,那些年輕時代過度消耗的身體機能,就可能讓我們的身體迅速衰退,有的,甚至會讓我們陷入病痛的折磨中。一個人,只有當自己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所以,給自己的「健康」留有餘地,通過適當地保養,保持自己健康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第四,要給自己的「愛情「留有餘地。

一個人,擁有幸福的家庭,才是最有福氣的人。所以,當我們擁有了自己愛情的時候,我們就要懂得好好珍惜。要懂得給自己的「愛情」留有餘地,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自己的愛人,也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只有自己才能佔據愛人的所有天地。

當然,愛情這個東西也是很微妙的,愛情其實就像是風箏,只放不收,風箏必然掙脫線的控制獨自飛去,所以,真正的愛情,應該是互相理解,互相制約,有彼此的利益——家庭的幸福,來制約的。而給對方一個明亮的天空,給對方一些私密的空間,讓彼此的愛情,即使在 《消失的月光》下,也能夠充滿信任和美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愛情更加幸福美滿。朋友們,你們說,是這樣的嗎?

相關焦點

  • 易經告訴我: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才能笑看人生,建議讀一讀
    易經告訴我: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才能笑看人生,建議讀一讀做人做事,我們要懂得,凡事皆有度,過度則有度。在生活中,我們知道,倒茶七分滿,正可細細品;倒酒半杯多,恰可淺斟酌。一個人做人做事,如果懂得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那麼,我們的人生才能更加圓滿,我們才能笑看人生。
  • 17個80歲老人踏上「不要命」的旅程,看完不好意思說自己老了
    80歲,是不是還有做夢的權利?80歲,是不是只能待在家裡,聽電視到睡著?還是會跳進海洋球世界,說什麼都不肯回家?又或者,沉迷遊戲?在中國臺灣,有一群80歲的老人決定「發起夢想」。環島之旅出發前,阿桐伯到妻子的墓園上香,他告訴妻子,自己要出發環島去了,擲筊問愛妻,要不要跟他一起去?阿桐伯望著妻子給他的「答案」,瞬間紅了眼:「你看,這就是我老婆,這就是牽手,到死都一樣!」他不知道這座山還能爬多少年,可是,阿桐伯最後還是想要載她環島一次。
  • 17個80歲老人摩託環島騎行13天:他們創造了不老傳說
    在中國臺灣,有一群80歲的老人決定「發起夢想」。17位騎士,年紀最大的89歲,最小的71歲,2位罹患癌症,4位需要戴助聽器,5位有高血壓,8位有心臟病,每一位都有關節退化的毛病。環島之旅出發前,阿桐伯到妻子的墓園上香,他告訴妻子,自己要出發環島去了,擲筊問愛妻,要不要跟他一起去?阿桐伯望著妻子給他的「答案」,瞬間紅了眼:「你看,這就是我老婆,這就是牽手,到死都一樣!」
  • 80歲瓊瑤推全新作品集: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
    原標題:80歲瓊瑤推全新作品集: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   80歲「愛情教主」推出全新的作品集   瓊瑤: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   從25歲出版第一部小說《窗外》開始,瓊瑤筆耕不輟,代表作有《
  • 「我沒有一兒半女,難道就不能獨自洗澡?」80歲丁克老人真心酸
    丁克族到老年了,不僅是精神孤獨,生活裡的很多方面,都會有不方便。比如說:浴池有規定,歲數大的老人,不可以單獨洗澡!「必須有家屬陪同,才可以進去洗澡。大娘,您明白嗎?這是我們的規矩,您都這麼大歲數了,萬一摔倒有事算誰的呢?這裡有貼著啊,寫的特別清楚:不許老年人獨自洗澡!」我洗澡的時候,看見一位80歲的老大娘,一個人拄著拐棍來洗澡。
  • 一個老人告誡我:錢是人的膽,明白這幾句話,才能看透人生
    周末回家,跟鄰居王大爺談心,老人家已經七十有九了,他說出的話格外有深意,老人對說:「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容易啊。可是如果能及早明白這幾句話,你就能及早看清世態炎涼,你也不會對世界太失望,才能看透人生。」老人的話,讓我大為受益。
  • 65歲院士楊永斌:用一部奮鬥史告訴你 翻轉自己人生的人只有自己
    風趣、幽默、做事認真、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的他,顯得神採奕奕,開口講得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話是「我不要講太久,待會兒我還要去看郭沫若舊居呢。」這位可愛得讓人喜歡的人,就是今年65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永斌。楊永斌出生在有八姊妹的家庭,父母識字不多,他卻因為母親的一句話改變了自己,從小立志讀數學系的他,卻因同學一句話讀了土木工程,他被評為康奈爾大學土木學院150年傑出校友……如今,65歲的年齡和13、14歲的孩子談奮鬥、談人生,就如同那句話「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位「少年」的奮進之心,又將點亮了多少人的人生?
  • 80歲奶奶告訴我:人,不是靠心情生活,而是靠這兩個字
    情感美文 首發生活從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愛恨離別,人需要面對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很多困難,但是即便如此,在這樣苦難的人生中,還是會有人活出自我,活得肆意開心。今年已經80歲的奶奶,就是我見過活得最舒服的一個女人,我問她是怎麼做到的,她悄悄告訴我,因為她沒有靠心情生活,而是在靠這兩個字——「心態」生活。高考的時候,心態好,臨場發揮叫超常發揮,如果靠心情而活,則容易發揮失常。奶奶說:學習這種事情,無論超常發揮,還是失常發揮,都屬於自己實力的一部分。
  • 80歲老人提醒:人在低谷的時候,想要出人頭地,這幾句話最好不說
    80歲老人提醒:人在低谷的時候,想要出人頭地,這幾句話最好不說最近和朋友聊起之前四處奔波、背井離鄉的日子,兩個人都感嘆許多。我和朋友說,當時幸好遇到了一個好鄰居,不然我也不能有如今的成就。我那個鄰居當年已經八十歲了,可身板硬朗,目光有神,一點兒都不像八十歲的老人。
  • 103歲老人愛說愛笑愛熱鬧
    12月19日,文家市鎮巖前新村荷花組,湯桂華老人和家人來了個小比拼,老人輕輕鬆鬆就能說出家中四代人的生日,包括她的孫輩和曾孫輩,每個人的生日她都記得清清楚楚。記得生日有什麼稀奇?但你要知道,湯桂華已經103歲了!頭腦清晰、身體健康,愛說愛笑、愛湊熱鬧,湯桂華憑實力穩坐家中「團寵」首席。
  • 笑看人生70載,譚詠麟「永遠25歲」並非一句玩笑話!
    近日,香港歌手譚詠麟在個人社交媒體更新了一條動態:笑看人生,25歲、25對及25公歲的都周末快樂!看似很簡單、很普通的一句問候,卻突然讓人很是感慨。要知道,發這條動態的人,可是一位70歲的「老者」哦!有道是「人生七十古來稀」嘛,在我們印象裡,70歲古稀老人似乎應該是這樣的:可是譚校長的近照,卻是這樣的:永遠的25歲!從他的臉上,依然能看出當年天皇巨星的奪目光彩。本該是頤養天年的時候,可這些年他卻依然樂此不疲地在舞臺上又唱又跳,是他真的缺錢嗎?顯然不是。
  • 80歲娶小自己20歲嬌妻,王蒙稱「她是我的安慰,是我生機的復活」
    「2012年冬天,我的妻子去世了,她和我同齡,結婚55年,相識快60年,精神上受的刺激太大了,」王蒙稱,這就好比是「悶」,發出來了就是「狂」。2013年10月,80歲的王蒙再婚了,新婚妻子是資深文藝記者單三婭,年近六旬。據悉,王蒙和崔瑞芳早年一見鍾情,那時他18歲,她19歲,他對前妻幾十年如一日的深愛。王蒙與第二任妻子也是一見鍾情,王蒙稱單三婭「是我的安慰,是我的生機的復活」。
  • 沒想到這些畫竟出自永春這位80歲老人筆下……
    」這是《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裡的一段獨白。 網友告訴小編 這些美畫都是出自於 永春一位80歲老爺爺之手
  • 鬼谷子:留有餘地是一種人生智慧,一切透支都需要加倍償還
    意思是無論什麼事都不要做絕,不要透支,凡事要懂得給自己留有餘地,留有退路。看問題也不能重一時之利,不可以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只有全面把握了時局,全面權衡了利弊,才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做到有備無患。所以活著就要懂得不執著、懂得自律,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靈魂真正的自由。大師們的內在都是自由的,由此會不自覺的流露出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李詠希望自己的女兒未來的一半必須身體健康、必須有愛,這樣才能友善對待世界,對待家人,同樣金庸大師也極富社會責任感,他說小說是好比社會教科書,希望自己筆下的人物注重社會影響,希望讀者看到自己的小說能夠受到一種良好的感染。
  • 「高齡男孩」王蒙:80歲娶小自己20歲嬌妻,年近90,6塊腹肌
    作協主席鐵凝評價王蒙說:王蒙就是個「高齡少年」,因為他對生活,對各種新鮮事永遠充滿興趣,躍躍欲試,真不像一個老人。不得不說,鐵凝的評價簡直不能再準確了。今年4月,他的新書《笑的風》出版,提起《笑的風》,王蒙說寫這部小說讓自己寫得神魂顛倒,如醉如痴,細胞跳躍,神經嘚瑟。
  • 一個母親用行動告訴自己的孩子,如何面對挫折笑看人生與相信自己
    一位母親用行動告訴自己的孩子,即使沒有雙手,用嘴、用腳依然能做很多事情。這位母親清楚地認識到有時災難來臨時,未必是最壞的結果,又何嘗不是一種新的開始,新的挑戰,新的成長。三年前,我和父親一起旅遊。中午的時候,我們來到一個山間小鎮,走進一個小飯店吃飯,當時小店裡還是挺多人的。我看到一張桌旁坐著一個年輕的母親,她打扮的很利索,抱著孩子,身邊還有個包。我走過去,問「我們可以坐這兒嗎?「她微笑著點點頭。那個母親哄著孩子,一邊笑,一邊給孩子餵飯。那孩子約有兩三歲大,很可愛,張大嘴巴等著媽媽用勺子喂。我在一旁感到有點異樣。對,是那個母親的動作。
  • 活到老唱到老秀到老 重慶80歲老人「歌痴」的樂活人生
    80歲的魏茂金老人則相反,他唱歌系統得多:嗓子,每天要練;怕影響發聲,菸酒辣一點兒不沾;過筋過脈的地方搞不懂,花錢請專業老師教;唱功精進了,就走出家門去秀,各個地方打比賽超過30多次,贏回一張又一張證書。「唱歌嘛,就要比,勝出來的才是高手噻。」這句話,是魏茂金的比賽宣言。
  • 40歲女人,怎麼樣才能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
    芳芳,我的大學同學,昨天剛過完40歲的生日。在我眼裡,她是一個漂亮、聰明的女人。她的人生非常順利,工作上遊刃有餘,人情世故通透練達,一句話,就是個精品女人,常令我自嘆不如,而她卻調侃道: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傻最笨,最失敗的女人。
  • 專注於自己的生活,讓人生篤定前行
    我們的人生與世界相比微不足道,但是每個人都是自己世界裡唯一的主角,也許路上會遇上許許多多的配角,也只有你自己才能串起你人生的每一個故事,闖過你人生的每一個關卡,告訴自己,要堅持走自己的路。能夠陪我們走到最後的只有自己,沒有誰有義務一輩子對你好。在自己的位置,專注的生活,讓人生在篤定中前行。
  • 讓誰帶娃6年後見分曉:老人帶先笑後哭,自己帶先哭後笑
    我的孩子是自己帶大的,孩子出生後因為沒人幫帶,我就辭職回家當了全職媽媽,直到孩子三歲多才出來。與此同時,跟我同年生娃的好友則把孩子留在了老家由公婆幫帶,自己在城市繼續上班打拼。前幾年我們倆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為在同一所城市,又住得不遠,周末她常常約我外出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