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教育家皇甫軍偉的書,對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父親的思想高度決定著孩子的思想高度。而有高度的父親,最大的特徵莫過於「順」。
什麼是順,就是在一個家裡,父親絕不能成為一個攪局的人,一個計較的人。有思想高度的父親,出了什麼破事,只要他往那一站,就能讓所有人清醒,把所有的事理順了。
羅伯特應該就屬於傳說中的高思維高情商「別人家老公」吧 ~~別羨慕,也給自家老公學學~
作者:丹媽,兒童教育心理諮詢師;公眾號「丹媽讀童書」(ID:jingdiantuhuashu)。「藍橡樹」獲授權轉載。
相信大家最近都關注到了,馬雅舒因為寵孩子,被網友給罵慘了:
大女兒米婭三歲多,穿紙尿褲,不會自己上廁所,吃飯穿衣更是通通要靠媽媽……
不過今天的文章,不是想和網友一起開罵,也不是想為她說情,教育絕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孩子出了問題也絕不該是母親一個人的責任。
而且丹媽發現,她的外國老公羅伯特,挺有意思的。
馬雅舒的老公羅伯特是一枚意美混血,標準的高富帥,新聞中說他是某遊戲開發公司的CE0,算不上富一代,但也絕對身價不菲吧。
不過在這個「喪偶式育兒」成風的時代,我們許多身價不菲,甚至哪怕身價只是比老婆「菲」一點的男人,都有一身的臭毛病——以忙為由不管娃,以累為由不理妻,或者以自己是男人為由,說自己不適合帶孩子……
不好意思,又要借用下伊能靜老公的這段話,相信很多不想帶娃男的就是這麼想的吧?!
但是這些壞毛病,高帥富羅伯特都!沒!有!
有些人也許會說那都是節目效果的,但我想說的是:孩子是不會騙人的。
鏡頭中,大女兒米婭會因為爸爸沒和媽媽來一起接她,而憋嘴不高興。
小兒子愛登和爸爸玩的不亦樂乎的場景比比皆是:
可以看出,即使身為一個日理萬機的CEO,羅伯特平時也肯定是花了時間和精力,才能和孩子保持如此親密的父子關係。
更讓丹媽欣賞的,除了肯花時間陪孩子外,他在家庭溝通、孩子教育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一、教育孩子有一套:
胡可的 「和善而堅定」 ,他也會!
羅伯特和前妻生的13歲女兒每年都來中國度假,小姑涼把馬雅舒買給她參加弟弟生日PARTY的衣服剪成了露肩露臍裝,羅伯特很生氣,當場教育了女兒。
(丫丫是他對他老婆的愛稱)
馬雅舒作為繼母當然尷尬啦,再加上她一直以來「孩子一哭就妥協」的個性,老公走開後,馬雅舒趕忙打圓場。
但羅伯特卻堅持:不能就這麼算了
孩子犯錯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孩子錯誤中習得規則,獲得成長——
待情緒平復之後,他和女兒促膝長談:
最後,孩子和馬雅舒完美和好。
在整個過程中,羅伯特態度嚴肅,言語平靜,他要求女兒學會「尊重」,而他自己在整個過程中用「堅定」給了女兒教育,也同時用最大程度的「和善」給予了女兒尊重,在處理孩子問題上,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爸爸。
二、和老婆吵架時,情商超級高!
兒子愛登曾經受過傷,馬雅舒直接把客廳家具全部搬走,一家人就這樣在地上吃了三年的飯:
羅伯特一直覺得沒有家具不像個家:
先斬後奏讓工人把家具搬了回來,原本他交代工人們擺好再走,可回到家裡卻發現一片狼藉: 兩個孩子翻箱倒櫃,馬雅舒在一旁急的直哭。
原來愛登又突然從桌子上摔了下來,氣得她直接衝老公喊:「你是個混蛋」
「有家具就沒我!」
丹媽當時看到這裡都在想,換我這肯定只能大吵一架,兩敗俱傷,但羅伯特最後竟然也神奇地搞定了:
親吻她,告訴她,他愛她
一遍又一遍溫柔誠懇地讓她相信他
告訴妻子,他想有沙發也是為了她
看到這裡,別說馬雅舒了,連我都覺得暖爆了,又還有什麼不能原諒的呢。
三、他從來不會覺得女兒教育上的失敗,是老婆一個人的責任。
米婭剛上幼兒園,每天哭天喊他,入園後,老師又找他們談話,委婉的指出孩子不會上廁所,不能自己吃飯穿衣,自理能力很有問題:
自己養的好好的孩子,一上學就被老師批評了,這對於每個家庭來說,恐怕都是個大事、糟心事。
這要是換到某些老公身上,恐怕立馬就要開始噴老婆了:
估計當老師面就開始甩鍋了:「我說了多少遍了,她不聽,我有什麼辦法,我還要上班,哪有時間啊」」
「都是你,天天在家連個孩子都教不好,叫你天天溺愛,你看老師怎麼說小孩的」……
羅伯特當然也知道孩子的問題源自妻子的寵溺,但他沒有指責,俗話說:「你行你上,不行就別BB」,哪個媽媽不想帶好娃,你覺得我們帶不好,你們就上啊,羅伯特立馬就上了,還上的很好。
車上安撫緊張的咬手指的老婆
米婭不肯進學校,躲到馬雅舒身後,羅伯特看出馬雅舒都快哭了,趕忙親親。
女兒進去了,馬雅舒哭成淚人,馬上抱抱。
從學校出來趕緊給老婆買杯茶,表揚老婆:「你做到了!」
面對老婆的脆弱情緒,羅伯特沒有一句嫌棄與怪罪,每次不用老婆開口,一張有力的大手,一個溫暖的擁抱,羅伯特總是給老婆最及時的安撫。
他再次先斬後奏,趁老婆去接女兒,大包小包地帶著兒子飛去三亞野營;
給老婆留下機票,把一直有潔癖,抗拒帶孩子去戶外,怕沙子海水的馬雅舒一路引到了海邊~
一家人開開心心在「髒兮兮」的沙灘上吃起了烤魚。
當馬雅舒看到愛登拿起了原來在菜市裡,她曾經連碰都不讓他碰的海魚:
在爸爸的說服和鼓勵下,愛登不再害怕沙子和海浪
事事都要人包辦的米婭,主動幫烤魚的爸爸遞上了盤子。
馬雅舒所有的「潔癖」和「擔心」全都破功了,她終於理解了老公的用意:
節目的最後,沙灘上傳來孩子的聲音:
而馬雅舒的回答不再是之前的焦慮、緊張,而是:
馬雅舒的老公明白:父母需要的是訓練,而非責備。
而她的妻子,作為一個母親,需要的是引導,而非批評。
身為父親,身為丈夫,能為一個家,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大概就是像羅伯特這樣好好愛自己的妻子,幫助她成長,就是幫助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