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圖大數據助力精準防控,專家詳解如何製作「圖說疫情」

2020-12-15 騰訊網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

疫情洶洶時,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搜集疫情相關的各種數據、製作1500多張疫情分布地圖、連續推送20多期「圖說疫情」分析……北京建築大學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院長杜明義教授帶領團隊積極投身到科技戰疫的洪流中。

疫情期間,一些平臺都推出了專門製作的疫情地圖。在杜明義看來,疫情地圖不僅僅是患者人數和所在地理位置信息的簡單疊加。藉助空間信息技術製作專業的疫情防控地圖,用地圖大數據為精準防控提供支撐,是他和團隊的初衷。

「這是我們利用截至到2月23日的數據製作的京津冀感染風險指數圖。這應該是獨一份,在其他的疫情地圖產品中沒有見到『同款』的。」 杜明義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道,透過這張圖,可以看到當時北京、天津、唐山部分地區的感染風險明顯高於京津冀其他地區。

一張張簡潔明了的疫情地圖背後,凝結了大量的數據收集處理工作。多源異構大數據的快速獲取、處理、融合、表達與協同,是杜明義團隊首先要面對的技術難題。

為製作疫情地圖,杜明義團隊採集的數據源非常廣泛,除了地圖、遙感影像等常規空間數據以外,還包括衛健委發布的疫情數據、微博輿情數據、百度人口遷徙、網頁文本抓取數據、共享單車軌跡數據等多源多類型數據。

「這些數據時間和空間基準不同,可能存在冗餘的信息,我們需要通過數據清洗、集成、規約等技術手段來進行數據處理。」團隊聯合負責人蔣捷教授介紹道。

不同來源的數據在疫情地圖製作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團隊技術骨幹曹詩頌博士舉例道,百度人口遷徙大數據反映出了不同省市人口的遷入和遷出率,將這一數據與疫情數據結合分析,可以探索疫情空間分布和人口遷徙之間的關聯,進而輔助疫情防控決策。在分析傳播風險的時候,除了用各省市的人口遷徙數據外,還可以利用夜光燈光數據來輔助估算實際居住的人口規模和企業復工情況,以提升疫情風險地圖的準確性。

「再比如,微博輿情反映某地醫療資源不夠,我們能夠通過時空語義規則從文本信息中抽取相關數據,判斷醫療資源短缺的具體地點。」 曹詩頌認為,將統計指標進行空間化的分解和呈現,有利於生成疫情防控的知識地圖,用圖說話,清晰直觀。

隨著疫情的變化,疫情地圖也在不斷地更新。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疫情地圖的監測指標也是杜明義團隊需要應對的難題。在杜明義看來,從地理學中「人-地關係」角度來理解,疫情的發展態勢在一定程度上與當地的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狀況有著密切關聯,因此,在設計疫情地圖的監測指標時,需要從多個維度來進行動態監測。此外,宏觀尺度的國家、省、市、區、縣,和微觀尺度的社區和個體,各自需要監測的指標也不相同,因而需要對不同尺度的對象設置不同的指標體系。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並呈現蔓延態勢,部分國家疫情還比較嚴重。對此,杜明義團隊在每日推送的「圖說疫情」分析中增設了世界各國疫情綜合分析專題。

匯總截至到3月11日的數據,杜明義團隊製作了最新一組的世界各地疫情分布圖。「除中國以外,目前世界各地累計確診病例數最多的是義大利,其次是伊朗、韓國等國。應該嚴密關注境外疫情發展動態,採取必要的應對措施,以防範境外疫情風險輸入擴散。」杜明義建議。

來源:科技日報 受訪者供圖

編輯:嶽靚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工信部:運用大數據分析,加強疫情防控精準施策
    工信部:運用大數據分析,加強疫情防控精準施策 記者27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已召開疫情防控大數據支撐服務工作調度會,提出加強聯防聯控,運用大數據分析,支撐服務疫情態勢研判。
  • 姜家營村:「圖卡表+信息化」助力疫情精準防控
    姜家營村:「圖卡表+信息化」助力疫情精準防控 2020-02-29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抗疫情,數夢工場大數據助力聯防聯控、精準施策
    疫情面前,時間就是生命。截至1月25日,全國已有30個省份宣布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嚴陣以待,實行最嚴格的防控措施。突發重大疫情面前,我們看到了大數據、數據智能技術被廣泛運用於實戰,數據經過治理後迅速支撐起政府部門的聯防聯控、精準施策。萬眾一心,必將打贏這場戰「疫」。
  • 應用大數據助力學校疫情防控——貴州師範大學申鐵教授獲表彰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他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奮戰在抗擊疫情數據排查統計的第一線,成為貴師大疫情防控數據組數據排查統計技術人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恰逢寒假期間,貴師大全校4萬餘名師生分散在全國名地。如何精確掌握全校4萬餘名師生員工的行程、健康等信息,對學校疫情防控政策制定、防控措施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 戰略| 搜索背後的人工智慧,如何讓百度助力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期間,平均每天有超10億人次通過百度搜索了解疫情,這帶動了更多的搜索內容維度,能反應更多的社會與經濟問題的細節。比如說,在百度的搜索大數據報告中,顯示部分線下產業受疫情影響嚴重,旅遊業首當其衝,其次是酒店業、裝修行業以及房地產行業。正是因為搜尋引擎的關鍵詞能反應民意,很多權威媒體也會用百度熱搜的關鍵詞來確定報導方向。
  • 兩院院士李德仁:北鬥時空體系精準助力疫情防控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餘湛奕)圍繞新基建、5G/6G、北鬥+與+北鬥、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四個部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13日在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上,發表了主題為「論產業數位化與數字產業化」的主旨演講。
  • 全國首張數字作戰地圖上線!鹿城以「天眼」助推疫情防控「數戰數決」
    今天,鹿城區疫情防控作戰系統正式上線。即日起,鹿城將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疫情進行有效布控及監控,掛圖作戰,宏觀管控,精準調度,助力全區疫情防控工作。  1月25日以來,鹿城率全市之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30個重點部門和14個街鎮全員堅守崗位。
  • 百度2019Q4財報出爐百度地圖時空大數據助力疫情群防群治
    而近期正在開展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百度地圖發揮自身大數據優勢,從春節伊始便持續對遷徙大數據平臺和實時路況平臺進行高頻迭代,通過豐富的數據維度反映全國遷徙和交通路況,輔助政府疫情防控科學決策,引導用戶提前研判出行風險。同時,第一時間上線發熱門診地圖、疫情小區等多個專題地圖,最大限度保障用戶在疫情期的生命健康安全。
  • 港中大(深圳)專家學者講解人工智慧如何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面對新冠疫情蔓延的形勢,如何理解和準確分析其傳播過程,如何迅速開發診斷技術和有效藥物,如何使用信息技術推動復工復產是疫情防治防控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AIRS)和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疫情與人工智慧」公開學術講座於3月22日晚在直播平臺開播。
  • 機器人、大數據… 即墨疫情防控用上這些黑科技
    「目前,我們已經構建出一套『1+N』智慧防疫模式,即一個數位化信息管理平臺統籌全區疫情防控數據,N種疫情防控場景針對性解決方案,打造『一張碼,一平臺、一張網、一朵雲』立體科技防疫線。」即墨區疫情指揮部技術保障服務組組長邵琦介紹,疫情面前,大數據發揮出「大」作用,標準化、智慧化、集成化基層治理的「即墨樣板」,正在走向全省,集「人防+物防+技防」於一體的「疫情防控智慧大腦」,將作為防控疫情的新型「作戰力量」,增強基層「戰鬥力」。
  • 醫渡雲數據智能化技術助力疫情防控實現「三早」
    醫渡雲首席AI科學家閆峻受邀參加此次會議,並通過題為《疫情常態化防控新形式下的數據智能》的特邀報告,深度講解了如何通過數據智能化技術對疫情的傳播進行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及時阻斷;以及如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在降低疫情死亡率同時,有條件保障社會生產生活的恢復及正常運轉等內容。
  • 人工智慧如何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聽港中大(深圳)專家學者講解
    面對新冠疫情蔓延的形勢,如何理解和準確分析其傳播過程,如何迅速開發診斷技術和有效藥物,如何使用信息技術推動復工復產是疫情防治防控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AIRS)和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疫情與人工智慧」公開學術講座於3月22日晚在直播平臺開播。
  • 數據抗疫|數夢工場助力麗水數位化疫情防控
    1月23日,浙江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浙江全面打響。麗水市大數據局緊急部署,以戰鬥狀態,充分發揮數據價值,積極投入疫情防控這場硬戰。依託數夢工場前期部署的政務雲和大數據平臺以及數據智能++技術,數夢工場攜手麗水市大數據運營公司、訊唯控股集團迅速成立聯合開發團隊,共同開發「麗水市新型肺炎防控卡點自助登記系統」, 該系統於1月31日上線,為全省首個開發並運行上線的"大數據+網格"排查系統,實現卡口人員信息數據高效、精準收集與及時核驗,實時分析流入人車趨勢。
  • 一機驗三碼、通行論小時,武漢理工大用大數據助力大學生返校精準防控
    大學畢業年級學生返校臨近,武漢理工大學自主研發校園E碼通行智能防控系統,通過信息化、大數據手段助力高校及周邊社區科學精準防控。人行通道處,進校人員在終端機前刷通行碼完成驗證。精準:資料庫可查身份軌跡 人員分類精準防控武漢理工大學東社區位於馬房山校區東院內,需負責該片區非師生人員的信息錄入和通行授權。
  • 中國科大統一戰線以多種形式助力疫情防控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統一戰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積極響應中央、省、市決策部署,發揮優勢,主動作為,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勇擔使命,共克時艱,以多種方式助力疫情防控,用實際行動畫好抗擊疫情的最大同心圓。
  • 新型肺炎無情,人有情,百度高科技助力防控疫情
    百度遷徙全名是「百度地圖春節人口遷徙大數據」,是百度在春運期間推出的技術品牌項目,為業界首個以「人群遷徙」為主題的大數據可視化項目。其利用百度地圖LBS(基於地理位置的服務)開放平臺、百度天眼,進行大數據計算分析,再用創新的可視化呈現方式,在業界首次實現了全程、動態、即時、直觀地展現中國春節前後人口大遷徙的軌跡與特徵。
  • 河南大學用「大數據」助力疫情防控,獲開封市肯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開封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工作中,河南大學軟體學院積極響應開封市政務服務與大數據管理局的需求,依託雙方合作成立的開封市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研究院,充分發揮科研優勢,開發出了"開封市政務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系統",目前已上線運行。
  • 北大青鳥建大IT學院: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在疫情中的應用
    疫情期間,藉助高科技得以實現疫情的快速全面管控,那麼,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這些高科技「裝備」疫情中發揮著什麼重要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大數據協助疫情管控大數據在疫情管制期間的表現也相當不錯,當前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進行精確詳實的數據歸集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能有效助力政府進行科學化決策。通過大數據分析人群流向及分布態勢,有效的預測可能感染人數,幫助政府決策物資投放和管控手段。
  • 疫情期間超15億人次使用百度地圖大數據平臺 「疫情小區」功能查詢...
    作為科技抗疫的排頭兵,百度地圖在衝鋒陷陣的同時也取得了優異服務成果:截止2月24日,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和全國實時路況平臺自上線來累計服務超15億人次,百度地圖「疫情小區」專題地圖累計查詢次數近1億次,百度地圖發熱門診地圖累計統計全國361個城市上萬個發熱門診信息。百度地圖充分運用大數據與AI優勢創新功能服務,成為了疫情期間人們生活、政府決策的參考資料庫。
  • 運用大數據加強疫情防控「五大治理」
    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不僅是一項具有革命性的信息技術,也是一種思維、資源和能力。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面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如何運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增強治理效能,進行科學決策、思想引導和精準施策,是當前面臨的新課題。為此,基於大數據的諸多優勢,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疫情防控的「五大治理」。運用大數據實施數據治理,促進疫情防控治理網絡化、制度化和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