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海膽聽到一個很令人氣憤的言論:
「去澳洲留學的基本都是國內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或者家裡富裕,想出去鍍金帶遊玩的學生」。
難道在大家眼裡,去澳洲的都是成績不好的,家裡有礦的富X代嗎?
什麼鬼?
是我誤會了,還是大家誤會了?
於是乎,這就滋生了一個話題,去澳洲留學究竟值不值?
也請大家先不要往下看,問問自己,你覺得去澳洲留學值不值?
既然我們是從中國去澳洲,那麼就要對比下國內高校和澳洲高校的綜合實力,以此來判斷值不值,而不是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首先,我們來重點分析下國內外的考核形式。
眾所周知,國內一向奉行的是填鴨式教育,雖然也很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但相比之下,更重視的是應試教育。
學生的校園生活基本在學專業知識、應付考試,為了以後工作考等級證書,等中度過,儘管學校也會看重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社會實踐、課堂、校園活動的參與程度,但最終更重視的還是考試成績。
而澳大利亞的學生課堂氛圍活躍,學生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是興趣所在,樂在其中,不會被掛科等束縛住,而且澳大利亞高校課堂以探究型為主,考核方式多樣化,除了考試成績,還有學生的出勤、課堂提問問題多少,與老師探討問題的次數等。
在這點上,澳洲高校完勝國內學校。
其次,是彈性的學制方面。
澳大利亞大學的大部分本科專業是3年學制(如商科、文科、理科和計算機專業等),少數是4年學制(如工程、法律、教育專業等),建築學專業的學制是5年,醫學專業的學制一般是6年,有普通學士學位、榮譽學士學位、橋梁(銜接)課程、2年本科學位、本科後學位等等。
可以說,付出和收穫成正比,優秀的人拿到的學士學位也是不同的。碩士課程有1年、1.5年、2年的不同學制,博士學位多為3-4年,博士學位是澳大利亞大學所授予的最高學歷。
但是,國內大學除了一些高職院校,本科分為一本,二本,三本,另一種分類是普通院校和「985」「211」院校等分類。學位包括:本科,碩士,博士,國內的本科一般學制為4年,碩士一般2-3年,博士為3-6年。
我個人更贊同澳洲的學制,如果學有餘力,是完全可以提前畢業的。
再看看招生情況。
中國大學招生更注重的是考試成績。高考完填報志願、猜測是否能被心儀大學錄取是一個大大賭注,如果第一志願泡湯,二、三志願被錄取的機會很小,還有可能面臨因為報錯志願復讀一年的危險。
而澳大利亞的大學是申請制,考官除了看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會考察學生的交流能力、組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軟實力,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考試成績不夠高照樣有機會被心儀學校錄取。
最後看看我們最關注的就業情況。
中國的大學上學和就業幾乎零銜接,在學校還是以上課、獲得專業知識為主,如果想要在上學期間或者臨近畢業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實踐單位,基本需要靠自己找,學校不提供實習單位。
在澳洲的大學,上學期間更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實際應用為主,很多專業學會都給提供到一些合作單位的實習機會。
說一千道一萬,澳洲留學值不值,我們要理性對待,相信看了這些澳洲大學和中國大學的比較,我們每個人心中更有一把量尺來幫助你分析利弊,做出抉擇。
大家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留言區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