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冷了,流浪貓狗似乎一夜之間找到了自己的歸宿,不見蹤影。
可我知道,它們只是在尋找更溫暖的地方,盡全力熬過即將到來的寒冬。
而在深圳,有一對夫妻,卻罕有人知道。
他們沒有做什麼大事,僅僅是給流浪貓狗提供了庇護所。在救助貓狗的路上,已經整整18年,未曾停歇。
他們就是——卓瑪夫妻。
第一眼見到扎西和卓瑪,他們黑亮的頭髮有些凌亂,眼睛裡充滿著一種名為「信念」的光芒。
這對走在前線的夫妻,常人是無法想像,他們的肩上究竟擔負著什麼......
1
為救助流浪犬,賣掉深圳兩套房
自2001年開始,卓瑪和丈夫扎西就開始陸續收養流浪貓狗。
由於救助流浪貓狗花錢「只出不進」,2007年,他們賣掉了羅湖區海麗大廈的兩套房子。如今房子的總價,市值估計已超過千萬。
時至今日,卓瑪夫妻在深圳救助過的流浪貓狗已經不下1000隻。
除了路邊撿來的,還有他們主動去救助的。慢慢的規模越來越大,為了便於管理,夫妻二人只好自己創辦了一個基地。經過多次變遷,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們的基地最終搬到了東莞的深山老林中。
簡陋的基地
走進基地內,我被這浩大的場面給震撼了,百餘只狗狗四散在各處,看到生人卻一點不怕,還會蜂擁過來,撲在身上,熱情得讓人有點承受不住。
幾隻身體有殘疾的狗狗,立馬搖頭晃腦地圍攏過來。
在他們的小窩背後,是一個大鐵籠子,裡面住著卓瑪夫妻救助回來的流浪貓咪。
若干大棚,幾間平房,鐵護欄,便是260多隻狗狗居住地的真實情況。雖然狗狗眾多,卻沒有想像中的刺鼻異味,地面也算乾淨整潔,想必卓瑪夫妻在衛生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曾在世間流浪
在這裡,我見到了很多不同品類,不同年齡,不同顏色的狗狗,它們最大的共同點是——都曾在這世間流浪。
如今,它們勉強有個安家之所。
見到扎西大哥時,狗狗們從屋子裡籠子裡鑽出來,在他身前昂首搖尾,表達自己的開心。
從它們的眼中,可以明顯感知到興奮和激動。
此時此刻,突然想起一句話:「在狗狗眼裡,人類是可以守護自己好幾代的精靈。」此刻的他,不就是那隻精靈嗎?
在來之前,卓瑪姐就告訴我,「不用害怕,它們不會咬人的。」
實際上,它們對陌生人會討好,甚至會有自卑的情緒,因為它們很多都曾被遺棄過。流浪動物像極了這世上被遺棄的孩子,令人心疼。
它們也有自己的故事
對於每條狗的來歷和性格,夫妻倆都記得很清楚。但由於救助的貓狗實在太多,所以就以救助時的地名來命名它們。
「龍山」,在深圳龍山墓園找到它時,已經瘦骨嶙峋,奄奄一息。
據知情人向卓瑪他們介紹,龍山的主人去世了三年,它就在墓前守了三年,靠著別人施捨的食物勉強活著。
第一次接觸龍山時,它戒備心很重,脾氣暴躁,如今融入集體,接受了主人的離去,也接受了新的歸宿。
2
飽受非議,後悔過,卻堅持下來
卓瑪和扎西是四川阿壩州人,一起來深圳打拼,賣過民族工藝品,當過模特和歌手。
他們最初夢想著,在深圳這個繁華的大城市,能有自己的一番事業。
但如今再次談及夢想,內心也多了些唏噓。
「為了做這個事情,我們的夢想也破滅了。真的是覺得我們的日子,過得很窩囊。」
「我們也渴望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但是都走到了這一步,這260多個生命就這麼放任不管嗎?」
▲正在為癱瘓狗狗「壯壯」搓洗身體的卓瑪
曾與家人決裂
養狗狗,每年花費巨大。即便不病不痛,一年也要花十幾萬元,再加上房租和水電,花費甚至高達二三十萬元。
由於開銷實在太大,不得已賣房子時,遭到家裡人的強烈反對,身邊的人一致認為卓瑪夫妻瘋了。
房子的事情,讓卓瑪夫妻與家人一度鬧到決裂的地步,後來單方面切斷了與家裡的聯絡。
半年之後,家裡人才通過鄰居,重新聯繫上卓瑪夫妻倆。
最後卓瑪以「不得反對他們救助流浪貓狗」為前提條件,讓家人妥協了。
時間慢慢流逝,家人也理解了他們,甚至姐姐跟侄子也來到了基地幫忙。
並且在卓瑪夫妻陷入經濟困境的時候,一度變賣過家裡的犛牛,來幫他們渡過難關。
也曾飽受非議
當你真正想要做一個好人的時候,各種麻煩都會接踵而至。
在早些時候,卓瑪夫妻接受了不少愛狗人士的幫助,於是在媒體和新聞的報導上頻繁出現,出名的同時卻引來更多非議和質疑。
「你們這樣做,是不是為了吃狗肉?」
「你們一定是賣狗的吧?」
......
在眾多不懷好意的輿論攻擊下,卓瑪姐患上了抑鬱症,脾氣變得暴躁易怒。
「有一次,一個自稱愛狗的人士來到基地,指明要領養一隻名貴的犬種。我說沒有,那隻狗已經有人領養了。其實是我最瞧不起這種人,而且那隻狗也確實被領養了。」
想不到,後來那個人就一直在外面宣稱,說卓瑪有狗不給領養。
卓瑪回憶道:「真的很生氣,他們不知道真相,就老是在外面誹謗我,很多時候都差點崩潰了。」
仍然在路上
因為經濟窘迫,卓瑪夫妻在基地與狗同眠,他們的住處也僅僅是一個經不起大風考驗的棚房。
每天清晨開始,夫妻倆就得忙碌起來,除了清洗大量狗狗使用過的被褥,還要上山撿柴。
而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在深圳擺攤賣民族工藝品,扎西偶爾還會客串演出賺點外快。
夫妻倆就是在這樣的互相扶持下,走過人生中最黑暗的低谷,與他們的狗狗健康自由地活在這片深山老林中。
▲患有白內障的「鹿鹿」,5年前被卓瑪夫妻所救
3
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為了減輕負擔,卓瑪一直呼籲大家用領養代替買賣,但是想要送出去真的很難。
請好好對它們
「在微信上問我來挑狗的人很多,但真心愛狗的人少,有的人聽說是免費領養,跑過來卻專挑名貴狗,很多人都是抱著撿便宜的心態,會不會好好照顧狗狗,就很難說了。」卓瑪說。
還有的人過來挑土狗,就為了拿來看守倉庫,當她回訪的時候,那人卻說四隻狗狗,一隻跑掉了,三隻不見了。
後來過了幾個月,有一隻居然自己回到了基地,讓她十分心疼……
在與卓瑪交談的幾個小時中,她這一段話給我的印象最深。
「做流浪貓狗救助十多年,反倒是國外的救助者,他們來了不挑品種長相,專挑殘疾、不好看甚至年老的狗狗。這樣的狗狗被領養的機率低,他們是真心想幫助這些狗狗。」
聽到卓瑪這樣說,我沉默了片刻,一陣心酸湧上心頭......
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有時候在想,這座城市裡那麼多貓狗,在我們身邊十幾年,最後都去了哪兒?
有的在主人的細心照料下,幸福地過完了一生。
其他呢?或是被遺棄流落街頭,或是不幸發生車禍,或是被狗肉販子送進屠宰場......
可惜,它們本可以不用遭受這些。
狗狗對你來說,可能只是一個陪你十幾年的過客,但是你對於它來說,是全世界。
如果不愛,請別傷害。見到可憐的流浪動物,請力所能及幫助一下,如果沒有能力,也請別傷害它們。
因為世界上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且寶貴的,尊重生命,也等於是尊重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