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劇了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催化了數位化技術與生產、生活的深度融合,全球化秩序進入新的調整階段,全球經濟版圖正在被重構。中國經濟也正經歷周期性減速和結構性轉型雙重因素疊加,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而此時我們正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伴隨著複雜的形勢與艱巨的任務,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對中國政府和企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挑戰。
在《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編制好「十四五」規劃,為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擘畫藍圖。從會議信息看十四五規劃更注重質量發展,要求更高。「十四五」 作為銜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時期,那麼,如何做好文旅產業發展規劃的十四五規劃,規劃的重點創新方向是什麼?
小編為您解憂!
十四五編制思考重點
01
立足四大思維
政治思維
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決策部署細化分解為「十四五」規劃的戰略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
創新思維
圍繞文化創新、旅遊創新、產品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5G智慧創新,多方面創新思維,為旅遊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想法。
融合思維
以文化推動旅遊特色化、品質化、效益化發展,旅遊與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遊產品就越精粹,旅遊吸引力就越強,旅遊經濟就越發達,最終實現文化旅遊業的良性互動、共贏發展。要堅持融合發展思維。
底線思維
2020年3月30號,習近平總書記再到安吉考察,重回「兩山論」發祥地,再次提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堅決守住生態紅線,保護自然環境,堅持走可持續旅遊發展道路,是發展旅遊的底線。
02
思考三大轉變
高速發展向優質發展轉變
在2018年1月份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明確提出推動從「高速旅遊增長」向「優質旅遊發展」轉變 。優質旅遊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旅遊美好生活的需要,滿足人民對於「吃、廁、住、行、遊、購、娛」、「文、商、養、學、閒、情、奇」等旅遊需求。在「十四五文化旅遊產業」規劃編制中,進一步優化旅遊供給體系,「吃、廁、住、行、遊、購、娛」「文、商、養、學、閒、情、奇」等旅遊要素進一步整合,旅遊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產業鏈條更加完善,旅遊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向供需平衡不斷轉變。優質旅遊是能夠推動旅遊業發展方式轉變、產品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的旅遊。
質的提升到智的飛躍(5G)
2017年12月習總書記強調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在疫情期間,更是催生了在線旅遊、數字旅遊經濟的發展。這些年一系列旅遊信息化的政策都在推動智慧旅遊的發展,文化旅遊也將實現從質的提升到智的飛躍(5G),尤其是5G的發展和應用。因此,在「十四五」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將推進「科技+文化+旅遊」,提高產業動能,培育和擴大新消費市場,催生文化旅遊新業態,推動產業和公共服務升級。
旅遊產業向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文旅融合發展是十四五文化旅遊規劃編制的重點。黨和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和支持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文旅融合。文旅融合要尊重規律、因地制宜、穩中求進、鼓勵創新,通過「文旅空間整合、文旅產業賦能、文旅產品培育、文旅市場融合、文旅品牌塑造、文旅公服滲透」六大方面,推進創新文旅融合新天地,指導文旅融合實落地。真正做到「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遊的靈魂」。
03
推動六大創新
創新是新時代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文旅業規劃創新主要有以下六種路徑:
旅遊業態創新
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廁、導、智」等九大基礎要素,「商、養、學、福、情、奇、文、體、農」等九大發展要素,進行業態化創新,構建新業態模式,形成消費擴張新動能。
旅遊產品創新
包括單一業態產品創新,旅遊綜合型產品創新,旅遊線路產品創新等三個方面。
◎單一業態產品創新:基於旅遊「十八大要素」 形成個性化、品質化的單一業態產品,如失重餐廳、樹屋酒店、特色購物、低空飛行、生態廁所、AR導覽、AI伴遊、智能管理系統等。
◎旅遊綜合型產品創新:是指基於綜合開發架構,實現集多種單一產品、服務功能於一體的旅遊產品創新,包括景區、度假區、旅遊綜合體、特色小城鎮、鄉村旅遊產品等的創新。
◎旅遊線路產品創新:是指細分人群、創新主題等方式,實現滿足旅遊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的獨特線路組合產品創新。
技術應用創新
綜合利用網絡信息新技術、展陳與互動體驗技術、資源與環境保護新技術、設計製造新技術四大技術創新,推進文旅融合規劃在產品設計、景區建設、服務提升、管理升級等方面的高品質發展。
文旅IP創新
文旅IP創新的本質是文化提升。IP導入是推動旅遊主導的幸福產業、文旅綜合體、文旅目的地等開發建設及落地運營的重要抓手,是盤活其現有存量資產、促進其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產業IP:包括製造業、手工藝、旅遊業、文創業、健康養老業、教育產業、體育產業等方面。
◎項目IP:包括特色小鎮、餐飲、酒店、民俗等,如熊本熊、電影主題餐廳——粥星星、Hello Kitty主題酒店等。
◎服務IP:包括社區教育、商業、金融、裝修服務、創意家居、親子、母嬰服務、綠色食品、物業管理等。
◎文化IP:包括文學、遊戲、動漫、影視等方面,如紅樓夢、魔獸世界、蝙蝠俠、盜夢空間、哥斯拉等。
◎運營IP:包括園區、景區、商業、房產、會議等方面運營IP,如無錫影視城、萬達地產、華僑城歡樂谷、迪士尼樂園等。
文旅商業模式創新
文旅營銷創新
文旅營銷創新方式是指以各種新媒體為主要傳播和推廣手段,從內容、形式、渠道等多角度、多方面進行創新。靈活運用新媒體營銷方式,建立文旅融合多方位、全方面的整合營銷系統,達到提升品牌影響力、增加旅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重作用。
◎營銷內容創新:文創IP營銷;事件營銷…
◎營銷形式創新:VR/AR體驗營銷;綜藝營銷;基於大數據、LBS的精準營銷;圈層營銷…
◎營銷渠道創新:「網紅+短視頻+直播」營銷;自媒體營銷…
編輯整理丨北京天一博觀
聲明: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如內容或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芭蕉葉話』 更新思維、調整格局—理性審視新冠疫情對旅遊業影響
●『芭蕉葉話』疫情過後國家支持文旅行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 最新!剛剛發改委公布《必須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規定》大修草案
● 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的實踐探索
● 疫後旅遊意向調研報告: 5月將迎來第一波回潮
● 《2020「五一」旅遊消費新趨勢大數據報告》揭秘!
●2019~2020年《旅遊綠皮書》發布 特設專題「疫情下的中國旅遊業」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發布2020年第一批文化和旅遊行業標準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