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陳芳
主編: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寶寶出生後,各方面的發育是家長最為看重的部分,而最明顯的就是身體發育,很多寶寶光吃不胖,這種情況下,就很可能是出現了發育不良的問題。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孩子乾瘦惹人疼,竟是蛔蟲在作怪
侄子今年兩歲半了,但是相對於同齡孩子看起來顯得太過瘦小,嫂子一家一直認為是母乳吃的太少導致的。
於是便選擇拼命給孩子補充營養,然而效果卻並不明顯。直到前幾天孩子一直喊著肚子痛,嫂子才察覺出問題,趕緊叫上家裡人上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孩子肚子中有多條蛔蟲,它們存在於孩子體內,爭搶營養,導致其難以吸取足夠的營養才會出現發育不良的問題。
三歲孩子的身高體重標準
孩子出生後到三歲這個階段,是其發育的重要過程,身體各方面都處於迅速生長的狀態,通常在一歲左右的時候,體重便可達出生時的三倍。
而在這之後生長的速度會逐步下滑,但是整體速度仍然比較快。
根據衛生部發布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發育參考標準》顯示,當孩子滿三歲時應該滿足這個標準,如果沒有達到,可能就是發育不良了。
A、男童:
身高範圍應該在:86~109釐米;
體重範圍應該在:10.6~20.6千克。
B、女童:
身高範圍應該在:85.4~108釐米;
體重範圍應在:10.23~20千克。
通常孩子在這個範圍是比較正常的,如果體重低於10千克,身高低於85釐米,則要注意身體是否存在問題。
發育不達標,這幾個因素很關鍵
睡眠質量低
處於發育階段的寶寶睡眠很關鍵,因為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更加旺盛,夜間十一點到凌晨兩點達到巔峰。
如果在這個沒有獲得足夠的睡眠或者是睡覺時常常醒來,都會造成睡眠質量低下的問題,進而導致身體各項機能難以快速發展,同時還會使新陳代謝變差,營養難以吸收,自然不利於發育。
吸收能力不佳
導致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就是孩子的消化能力出現了問題,寶寶的腸胃本身就比較脆弱,在餵養過程中如果不小心餵養了刺激性食物或者難以消化的食物都會影響到腸胃功能。
家長如果給孩子準備了各式各樣的營養食物,仍然不長身體,那麼家長就需要及時帶他檢查並調理腸胃 。
飲食單一
在6個月之後就需要在飲食中添加輔食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不能給孩子進行單一的輔食餵養,不能因為他喜歡吃什麼就只吃什麼。
這樣會導致某種營養過剩,而其他營養缺乏的問題,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發育。
蛔蟲
體內長蟲是很多小孩子都會出現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免疫力差,蟲子在體內易於成活,他們生長在消化道內,和孩子爭搶食物中的營養,長時間不將蟲子消滅,自然會影響正常生長。
做好這幾點,孩子發育好
1)保證母乳的質量
特別是半歲內的嬰幼兒,身體處於快速發育階段,母乳作為唯一的「營養供應商」,其質量對孩子的發育起著絕對作用。
高質量母乳的形成:
早開奶,在產後一小時左右進行餵奶,寶寶吮吸的過程中能夠給予刺激,增加母乳的分泌量;
飲食均衡,多食優質蛋白質食物,水果和蔬菜也要兼顧,比如魚肉、雞肉、蘋果等;
充足的休息,少熬夜不疲勞,可促進母乳的分泌;
避免影響母乳質量的物品:辛辣刺激食物等。
2)飲食結構多元化
除了母乳,營養的來源就是日常飲食了。很多孩子都會有挑食的小毛病,很多家長害怕孩子哭鬧也許就會選擇順從,但是這確實易對其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在輔食方面:一定要按照月齡進行添加,早期應以細膩為主,逐漸增大顆粒,鍛鍊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
等其稍大一點可以吃一些平常的飯菜時,也要注意各種營養物質的均衡搭配。
3)關注腸胃健康
腸胃出現問題,那麼補充再多的營養也是枉然,因此要格外關注腸胃健康,孩子出現不吃飯,逐漸消瘦的問題時,應該及時檢查。
在平時的餵養中,注意少食多餐,通過運動來幫助消化。腸胃功能強,那麼吸收能力也會更好,營養物質更容易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