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旦懷孕了,尤其是第一胎的孕媽媽們,就像大熊貓一樣被家裡人保護和照顧著,孕媽媽們的衣食住行都寄連著身邊的家人,生怕一不注意會給孕媽媽造成傷害,影響肚裡的小胎寶寶健康發育。所以孕媽媽們平時的飲食需要格外被關注。
過度飲食
一些孕媽媽在孕期覺得一個人吃飯兩個人吸收,就吃的很多,而且一天吃好多頓,不但吃的多,而且吃的好,吃完還不運動,結果體重超標嚴重,準媽媽們體重超標帶來的後果是很嚴重的,不僅孕期會造成各種併發症,而且體重超標的孕媽更容易孕育出巨大兒,使胎兒以後的人生中患病的機率比正常人要高很多。
孕媽媽體重超標在分娩時也會有很大困難,而且會有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的風險。
過度吃水果
孕期的媽媽們,尤其是孕初期,胃口不好,什麼都吃不下,只想吃水果。而有的孕媽媽們覺得吃水果對孩子的皮膚,生的寶寶水靈靈的,就大量的吃水果,甚至把水果也當成蔬菜吃了。
其實水果中的粗纖維成分相比部分蔬菜而言並不高,但是有些水果的含糖量卻很高,例如西瓜、葡萄等式,如果孕媽過多食用的話,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容易導致胎兒畸形、早產等症狀的發生。
微量元素過量
孕為了胎寶寶的健康發育,需要補充各種微量元素,但是任何東西過量都會有危害。孕期裡可能最常見補充的微量元素就是鋅和鐵,但是鋅補充過量會引發胎兒早產。
鐵補充過多會造成鐵在體內蓄積過多,引起組織炎症和多器官受損。另外還要注意服用鐵劑時不要同時服用鈣及鎂,因為鈣、鎂會抑制鐵的吸收。
孕婦補鈣鋅過量的危險
鋅是孕期胎兒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元素之一,有人將鋅稱為生命和智慧的火花,因為它參與了胎兒生長發育以及免疫功能等建設。如果孕媽媽補鋅量不足可能導致胎兒出現畸形,也會造成孕婦自己子宮收縮無力,導致胎兒無法正常分娩。
但是,人體內的鋅/銅比值有一個正常範圍。孕婦如果大量補鋅導致鋅/銅比值增大,從而使體內膽固醇代謝紊亂,產生高膽固醇血症,繼而引起高血壓及冠心病。
所以,補鋅也要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過猶不及,切勿因為它的作用多就亂補。
孕早期
懷孕初期大部分準媽媽們都有嘔心、甚至嘔吐不想吃東西的症狀,這是孕早期的正常反應。這時儘量按照孕媽媽的喜好,想吃什麼吃什麼,少食多餐,準備一些比較容易消化促進食慾的食物來減輕早孕的反應,比如粥、酸奶、清湯麵、橙汁等,胃口稍好點以後可以吃一些雞肉、瘦肉、雞蛋、魚蝦、豆製品、乾果、水果蔬菜來補充身體所需營養。
在懷孕初期或是備孕階段準媽媽一定要注意補充葉酸,因為葉酸可以有效的預防貧血,預防胎寶寶的先天性畸形,預防神經管的缺陷,在孕育寶寶方面,補充的葉酸有重要的作用。孕媽媽們除了補充葉酸劑外,許多天然的食物中也含有豐富的葉酸,比如各種綠色的葉子菜(菠菜、油麥菜)及動物的肝腎、豆類、水果(香蕉、草莓、橙子)、奶製品等。
另外各種維生素也要及時補充,如果孕媽媽們孕早期反應大,吃不了東西,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補充複合維生素片。
孕中期
懷孕四個月以後,是胎兒快速發育的階段,孕媽媽經過早期的反應後,這時候胃口相對好了很多,孕媽媽要補充足夠的熱能和營養了,才能滿足胎兒和自身的營養需求。
首先媽媽的飲食要葷素搭配、精細搭配、食物的品種要經常變換,確保營養的均衡吸收。其次孕媽媽不能挑食、偏食,挑食偏食會導致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缺乏。
孕媽媽要避免吃過多的油炸、油膩的食物、還有甜食、水果也要少吃,防止出現孕媽體重增加過快,導致肥胖出現各種併發症。
避免進食過多的油炸、油膩的食物、甜食、以及水果,防止出現自身體重增加過快。
孕媽需要適當的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血豆腐和肉類等,預防缺鐵性貧血。同時補充維生素C也能增加鐵的吸收。
孕媽媽們還需要適當的補充鈣,適量的補充鈣可以預防孕媽媽出現牙齒鬆動、腿抽筋、骨質疏鬆、妊娠高血壓等情況,還可以避免出現新生兒生長發育遲緩等現象。除了吃鈣片,還可以食用一些含鈣較多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蝦皮和海帶等。
孕晚期
到了孕晚期首先準媽媽們一定要保證所吃食物的質量沒有問題、品種要齊全,適當的增加一些熱量、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的補充,少吃碳水化合物和含脂肪高的食物(例如米飯、麵條、油炸、油膩等食物),還要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避免體重增長過快。
增加鈣和鐵的補充、多喝牛奶、多吃魚和蝦、還有動物肝臟和血液含鐵量高也可以經常食用。平時多選擇一些體積小、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如動物性食品;減少營養價值低而體積大的食物,如土豆、紅薯等,並要注意控制鹽分和水分的攝入量。
孕期不要食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食品,這種食品會引起孕媽嘔吐、頭痛、心跳加快等症狀,咖啡因影響胎寶寶的健康發育。
香料會引起孕媽上火便秘,濃茶和烈酒對孕媽和胎兒的身體健康也不利,所以不能食用。
食用過多味精會影響鋅元素的吸收,不利於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
過猶不及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孕期的準媽媽們要合理飲食,科學搭配,才能孕育出健康聰明的寶寶。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