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簡單教你「讀聖經」!

2021-02-28 克裡絲

文|克裡絲

圖|克裡絲家的羊

基督徒的生活來源於《聖經》的引導與光照,因此基督徒應該掌握讀《聖經》的一些技巧方法,並在生活中產生實際的作用。

很多人讀《聖經》,讀過去經文之後,要麼不曉得經文在講什麼,要麼就是忘記剛剛讀的是什麼內容。這種種問題都是我們需要面對,並且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筆者寫下此短文。

筆者寫此短文,願意每一個人都愛上讀《聖經》,並且讀懂《聖經》,透過《聖經》明白神的心意,讓《聖經》引導我們基督徒日常的生活。

在筆者分享讀經方法之前,我們首先來去認識一下《聖經》。

聖經分為舊約與新約兩部分,《聖經》每一卷書都有自己的作者,因此《聖經》這本書著作成功,是有四十多位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學問,不同年代的人而著成。

《聖經》一開始並沒有整合在一起,而是一卷、一卷的散落在各地方,整本《聖經》整合在一起用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時間,是六十個不同時代,不同的背景之下而著成。

《聖經》以三種文字寫成,希伯來文,希臘文與亞蘭文。

然而,不同時間段,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背景之下,這些作者他們共同描繪了一個主題,「神要拯救罪人」。《聖經》以「神的救恩」為中心貫穿每一卷書。

其中,聖經包括文學,歷史、詩歌,散文、比喻等等,這些都在指向基督耶穌。基督耶穌是在新約顯現,而基督耶穌在舊約也同樣在做工作。舊約預表基督,新約應驗了基督,舊約是影兒,新約是實體。而我們所信的正是在先知與使徒所講的根基上。(參:以弗所書2章20節)

這四十多位作者大多都是誰也不認識誰,卻能在歷史的發展中,藉著聖靈的感動而寫成同一個主題的書卷,使讀《聖經》的人非常震撼,可謂《聖經》 成,天為雨金,鬼為夜哭。

世界上的書籍很多、很多,但沒有一本書籍像《聖經》一樣。《聖經》是基督信仰當中的經典,也是每一位基督徒必備的一本書。我們稱《聖經》是一本人的書,也是一本神的書;人的書,是因書裡面的內容是對人所寫,也是神借著人所寫,神的書,是神給人所教導的,也是神默示人所寫下的。

《聖經》這本書對於基督徒來說非常重要,聖經是基督徒的靈糧,約翰福音六48節。聖經是基督徒的盼望,羅馬書十五4節。聖經是基督徒的引導,詩篇一百一十九105節。聖經是基督徒的力量,詩篇二十九4節。聖經是基督徒的成聖秘訣,以弗所書五26節。(註:可參考以上標註的經文)

《聖經》一共有66卷書,舊約包含39卷,新約包含27卷。《聖經》本身內容當中也有告訴我們《聖經》的意義,經文如下。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在學習讀《聖經》方法之前,筆者還要囉嗦兩句,我們帶著五個問題來去看筆者所寫的內容,聖經是什麼?什麼人需要聖經?什麼人需要多讀聖經?什麼時候應該讀聖經?你什麼時候才會讀聖經?

當然,筆者這裡沒有你想要的答案,這些問題都是對於自己生命的反思,當我們真正能回答上來,也正是我們反思的時刻了。願主幫助!

方法是很容易給你,然而實踐起來還需要自己努力、上進。想明白《聖經》所講的根本內容,我們就必須要有遵行神話語的意志,想要明白《聖經》在講什麼,我們就必須要有願意付上代價的心志,還需要有殷勤堅持讀的美德,更需要有正確來觀察的目光。

只讀《聖經》,不活《聖經》會越來越離主遠,最後有可能辦成一位無神論者。只願意活《聖經》,不讀《聖經》,最後有可能是任意而行,隨自己的想法而行。所以兩個極端都不能走,我們要讀《聖經》,並且讀《聖經》之後去活《聖經》。

以上是筆者簡單對認識《聖經》的一些基本內容寫述,也是對讀這篇短文的讀者們的勸勉,望看到筆者寫述的方法,不單單是看,也能夠實用。那麼,下面我們就開始進入正題內容,筆者要以文字寫述的方法來教你「怎麼樣讀《聖經》」。

筆者讀《聖經》的方法,很簡單,一看就會,一會就能用。筆者將讀《聖經》的方法分為三部分,觀察、解釋、應用。當你掌握這三步驟,同樣,這方法也可以預備講章、預備查經而用。

觀察,觀察有七問,當你讀《聖經》時候,你要學會問問題,問題是你最好的老師。1經文在講什麼?2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3主要的人物都是誰?4發生在什麼地方?5為什麼要去那個地方?6為什麼在那個地方發生?7事情發生的結果是如何?

經文結構中包括,先後順序,重複句,連接詞,鑰節金句,命令式語句,建議性句子,應許/警告語句。這些都要找出來,留意。

如果有原文《聖經》字典,翻閱一下原文的意思,那更有助於你對本段經文裡面詞彙的理解。

然而觀察經文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不要預設立場,不能說我已經知道經文在經什麼了,也不要先去查考資料書籍,先自己去發問,然後在去看輔助書籍。

要花時間,重複讀會發現新的問題,新的亮光。要注意上下文關係,上文下理,一貫要清。要在本子上寫下你的問題,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有包容性的去閱讀其它版本的《聖經》。如,思高譯本,新譯本,呂振中譯本,等等。

觀察,非常簡單,就是讓你去找《聖經》裡面已經有的記載,並可以藉助一些輔助資料再去深挖《聖經》裡面的東西。

觀察經文就是發現經文事實的真相,如同偵探一樣,絲毫角落的問題都不要放過,自己提問,自己解答,然而無論是問題還是解答都跳不出去你所讀經文的框架。

解釋,第二步驟就是解釋。解釋是找出經文的原意,當你對一段經文做出以上七個問題解答之後,再去查考你所讀這段經文的背景、作者是誰?、讀者是誰?、經文結構、作者在當時為什麼要對當時的讀者這麼寫?,這些都可以去參考一些注釋解經書籍。

背景當中包括,當時的環境文化背景,宗教背景,生活背景,經文上下文背景。

在觀察之中,將七個問題對經文一一做出解答,你會發現有不同的收穫,在結合一些查經的輔助的注釋解經書籍,將經文背景、經文結構一一查考,你就可以曉得經文本身在講什麼。

解釋經文的時候,也要學會問問題,要問經文當時的意思是什麼樣子的。要想,如同羊吃草一樣,倒嚼,反覆思想、揣摩。最重要的還要找,就是找經文本身的背景。

首先要找經文的上下文背景,《聖經》一開始是沒有自然段,沒有章節的,後人為了方便閱讀,因此設立了自然段和章節,因此,我們要看經文的上文和下文在講什麼,將經文的上下文聯繫在一起,我們就曉得當時作者寫作的目的。

其次要查,查考輔助性的書籍,像《聖經》新舊約背景,丁道爾注釋書,馬康納注釋書,每日研究聖經叢書,等等。這些資料書籍可以讓我們了解當時的背景,這是其一。其二,讓我們看到許多解經立場,供我們開闊思維,多面的、客觀的學習。

在解釋經文的時候,不要斷章取義,很多異端都是因對《聖經》經文的斷章取義,導致自己走偏差。

在解釋經文的時候,要穩,知道多少講多少,不要誇大其詞亂描繪,深入探討當時作者寫給當時讀者的原來意思。

只有懂得經文原來意思,我們今天才能更好的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最後一個步驟,應用。不應用經文永遠是經文原來的意義,當你在生活中應用經文對你的教導之後,這時,你才和經文發生生命裡的關係。

應用是最難的一部分,因為這是要具體的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然而時常很難做到。

但是,應用是我們讀《聖經》的目的,正確的應用是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他人身上,為自己講道,為自己聽道,為自己讀經。

撒旦最大的詭計,就是讓你不願意遵行神的話語,使你讀完《聖經》卻不活出《聖經》。

應用經文時要根據經文本身發出的意思而去應用。在知識層次上我們要接受,在態度層次上我們要渴求,在行動層次上我們要踐行。

根據經文不同的語態,應用出不同的回應。如,命令式的語態,我們就要思想這樣的命令我們是否要去遵行,例如:馬太福音最後一章所頒布的命令「大使命」。

或者是,警告語態,我們是否要警醒自己呢?再者有應許式語態,我們是否相信神的應許呢?

反思,省察,接受,明白,實踐,遵行,這些都是我們應用《聖經》的一個狀態。

當你觀察經文,曉得經文本身內容,在加上解釋經文,知道經文本身意義,最後對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呢?這就需要你自己來去思考。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十步釋經法》,賴若翰所著。這是一本輔助讀《聖經》的好書,筆者大多認知來源此書,還有一些是透過筆者老師課堂上的教導而得。

然,筆者此文草草之短,然願分享,如果有時間希望你讀一下《十步釋經法》這本書。

掃碼關注,不迷路

·End·

相關焦點

  • 聖經作者教你怎麼讀聖經
    當一個人,願意全然降伏在上帝面前,願意放下一切自以為可以憑仗的東西(知識、聰明、經驗),承認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書,承認自己不過是人,承認憑自己根本看不懂聖經,用心靈和誠實承認耶穌基督是「我的主,我的神!」,然後謙卑的祈求:「主啊,求你開我的心竅,求你賜聖靈引導我,好叫我明白聖經」,聖經才會向這個人打開。
  • 看完你就想讀聖經了
    每天早上,老人都會坐在廚房的桌邊讀《聖經》。 一天,他的孫子問道:「爺爺,我試著像你一樣讀《聖經》,但是我不懂得《聖經》裡面的意思。每次我好不容易理解一點,但是當我關上書的時候便又立刻忘記了。這樣讀《聖經》,能有什麼收穫呢?」爺爺安靜的將一些煤灰投入火爐。然後說道:「用這個裝煤炭的籃子去河裡打一籃子水回來。」
  • 如果你不讀聖經,請把家裡的聖經都扔掉
    今天的我們,家裡有很多本聖經,但我們卻很少去讀,甚至不讀,那麼不如扔了,因為有聖經不讀,和沒有聖經是一樣的。為什麼讀聖經那麼重要?因為牧師、神父、主教、神職人員都不是絕對的正確,而聖經卻是絕對的正確。歷史上很多真基督徒為了維護聖經的正確性,犧牲了生命。
  • 基督徒只需要讀聖經,而不用讀其他的書籍嗎?
    經常會聽到有的信徒,特別是那些「很屬靈」的人講:我只讀聖經,從來不讀那些「亂七八糟」的書,並以此為榮,炫耀自己的信仰堅定。隱隱的我看到了極左思潮「讀書無用論」和「書讀得越多越反動」的幽靈在晃動。基督徒真的只需要讀聖經,而不讀其它的書籍嗎?最近,拜讀吳兵牧師的新作《幸福365》,給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的感覺。吳兵牧師是金陵神學院神學碩士,他不僅僅對神學有一定的造詣,而且喜愛讀書。
  • 閱讀 反覆地讀聖經
    司布真說:「明白聖經,這應當成為我們的雄心壯志;我們應該熟悉聖經,就像主婦熟悉她的針線,商人熟悉他的帳目,水手熟悉他的船舶一樣。我們應該知道它的總體走向,每一卷書的內容,它歷史的細節,它的教義,它的命令,與它有關的任何事情。」要熟悉聖經就需要反覆地讀。閱讀,從聖經開始。
  • 讀聖經
    讀聖經 資訊閱讀 大小: 12.79M
  • 如何讀聖經
    二、每日研讀、深入一卷聖經,約三十分鐘研讀聖經,深入一卷聖經的讀法,也是不可忽略的。  雖然我們每晨禱讀二、三節聖經,可以得著屬靈的營養和亮光,但這種幫助的程度大有講究。如果你對聖經的認識深,所得的營養就豐厚。但有的人因為對聖經的認識不夠準確,所得的供應就不夠適當。
  • 微讀聖經
    精緻排版:簡潔明朗的排版,力求還原紙版聖經閱讀效果。此版本,我們為您優化了筆記、高亮和搜索功能。希望您的微讀聖經更像是一個隨時查考,默想,記錄的靈修場所。 2.正版授權:我們尊重版權,為您提供高質量內容的同時,我們也保護版權方的權利,促進文字事工健康發展。您在微讀中閱讀到的所有內容,皆獲得了正版授權。
  • 一個小故事,讓你知道讀聖經的好處
    德軍得意洋洋地把他押送到別處,那裡沒有車,大家徒步走路,他由於腳部受傷,跟不上德軍,令他們不耐煩,更令他們討厭的是他一面走,一面拿聖經在手裡閱讀,似乎不理會押解之人,也不把被俘虜當作一回事。「你在這時還讀聖經嗎?你信耶穌,為什麼做我的俘虜?」押解他的德軍之中,有一名這樣譏諷他,從他手裡搶過聖經,把它一頁一頁地撕開,點起火來焚燒,隨手扔在草叢之中。
  • 為什麼要讀聖經?
    特別是讀經不可以缺少,因為有下列的原因: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16-17) 第一,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或者說,聖經是神所啟示的。遠遠在兩千年前,西方羅馬帝國橫霸歐亞非三洲廣大版圖的時候,聖經已經發揮它的活力和影響。
  • 和合本聖經的風格
    感謝天父賜予中國教會寶貴的聖經,感念譯經學者所付之辛勞,願意藉此激勵今日教牧同工繼續重視對於和合本的研究,也促進廣大信徒更加愛慕這本聖經。信主之初,我讀的是英文聖經,因為引導我信主的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國人,美國人,都是講英語的。當時對英文聖經非常喜歡,但只注重它的靈意,還不能欣賞其文學。
  • 《聖經精讀》我讀完了
  • 日語零基礎想讀日文版《聖經》,需要幾天?
    市面上有很多專門教人學日語50音圖的書,我覺得買的人都是浪費錢,而且還浪費時間,而最大的危害是,你對日語的那點興趣,很可能在這一本書裡就被消耗完了。所謂50音圖,簡單的說就是日語「假名」,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英文的26個字母」(不過日語有46個,「50音」只是個近似數)。可是,你見過有人專門買一本書,來學習26個英文字母的嗎?
  • 英文聖經譯本哪個好?
    (何奇偉)聖經的英語譯本中,我們改革宗教會首推NASB(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這個譯本是目前最忠實於希伯來語和希臘語原文聖經的英文譯本。它兼顧當代英語語句的順暢,沒有NASB那麼緊密地忠實於原文聖經的語言模式,不過它也比較忠實聖經原文。ESV是筆者自己每天靈修查經時所使用的英語聖經,也推薦給會英語的基督徒。
  • 讀《聖經》,學英文
    撇開《聖經》的宗教性與故事性兩個方面,今天避重就輕地單純談談其語言。誠然,拋開了以上兩點,《聖經》的價值是被大大低估的,但是我見識淺薄,只能就自己學習英語的體會來與諸君分享,如果各位想深入學習《聖經》,可以去教堂或者神學院去參加一些課程。
  • 基督徒讀不懂、讀不下去聖經怎麼辦?讀經的四個態度與你分享
    首先,只要你肯用心去讀,即使你覺得有難的地方,即使你不懂得什麼方法,但依然會有收穫。記得我小時候也是如此。當時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有些字看不懂,但依然讀得很入迷,故事情節基本上都能明白。聖經也是如此。會有一些難懂的地方。
  • 淺析《聖經》輔導、教牧輔導與心理諮詢的關係
    簡單講,《聖經》輔導以《聖經》作為解決心理問題的唯一原則和方法;什麼是聖經輔導呢? 1)聖經輔導是以關懷的態度,溫和地正視、挽回跌倒的人,目標是令他有生命的改變(根據太十八15;羅十五14;加六1-2),且以聖經為提供指引的唯一權威(詩十九7-14;提後三16-17;來四12;彼後一3-4)。
  • 讓《聖經導讀》成為你新年讀經計劃的穩定助力
    不管你的讀經計劃是打算通讀聖經,還是仔細研讀某些書卷,相信這兩本書都可以提供有益幫助。 下面會以一年通讀聖經的讀經計劃為例,來介紹一下如何具體使用這兩卷《聖經導讀》。當然,研讀特定書卷的讀經計劃也可以參考。
  • 已讀聖經90遍,為什麼要讀神的話語?
    就我所知,聖經有1189章,其中舊約929章,新約260章。這意味著你要在舊約用上四分之三的時間,新約佔到了四分之一。我也曉得如果你每天讀10章,每年你能讀聖經整3遍。從自由大學畢業四年之後,我去達拉斯神學院(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繼續深造神學。達拉斯神學院強調的許多大事之一就是牧師要在自己的布道日程之外也擁有一個虔誠的人生。
  • 大衛.鮑森:如何讀聖經(五):聖經像一面鏡子
    很多的時候,聖經的每一卷書著作的目的其實跟作者當時面對的光景是有關係的。大衛.鮑森牧師曾在一次臺北研經會上系列地講到了讀聖經的方法。在第五場的講座中,他特別分享到,讀聖經其實就像看一面鏡子,在看的時候發現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樣子,然後發現神是怎麼樣的一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