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光無限的殲-20不同,它只比殲-20出來晚一年,卻沒有獲得過多的關注,並被國外專家所不看好,它就是殲31。消失已久後,殲31涅槃重生,終於再度現身,原因曝光,這次卻並非出口,是被海軍看中。
殲31的曲折發展
與一開始就一飛沖天的殲20截然不同,殲31的發展路程頗為坎坷。才出來時在珠海航展首秀,殲31是被安排在蘇-35後出場表演,前面蘇-35的優異表現使得殲31一出場就不被人看好,甚至它後尾還拖著黑煙。在此之後就很少看到關於31的消息了,漸漸被人淡忘。但就在最近,殲31迎來了大變動,更換了性能更好的發動機,垂尾也變成了全自動,且它的隱身材料跟殲-20沒有什麼區別,最重要的是,這款戰機有了新的重要功能,對於殲31來說,無疑是重獲新生。
成功對殲31的意義
殲31出來後沒有獲得很大的關注,也沒有獲得空軍的訂單。因此在後續改良中所需要的資金都只能沈飛自己籌集,即使在多方困難的情況下還是完成了試飛,且新的作戰性很可能會讓它獲得海軍的訂單。這對殲31來說,除了後續研究資金不用愁以外,最重要的是終於獲得了軍方的認可,未來可以大放異彩,增強中國的軍事實力。
殲31比殲-20更適合海軍
殲31的重要用途並非出口,而是使用在海軍上,將它改裝為下一代艦載機。因為31的身材更小,隱身材料與殲-20沒什麼區別,最重要的是殲31的造價更低,產量速度更快,即使殲-20在外有很高的呼聲,但是在產量上持續的低迷,空軍裝備還未籌備齊全,更別說海軍了,殲20量身定製的渦扇15最少也要兩年的時間,等待它量產投入使用,時間就更加久遠了。但殲31除了大小合適,造價更低外還有一個連殲20都無法媲美的優點,就是體重合適。因為遼寧艦目前使用滑躍起飛,若殲20要放在航母上,首先是尺寸不合適,其次就是體重不合適,上了航母就會超重,就算可以成功起飛也沒有辦法攜帶多少的油與彈藥,戰鬥力更是大大降低,殲31就能完美解決這些問題。
殲31未來的路程
對殲31來說,獲得軍方的認可這是第一步,在未來有更多的機會去大放異彩。有軍事專家分析,殲31未來會有三種路途選擇,一是與殲20並肩成為空軍與海軍的作戰裝備,二是成為中國海軍下一代航母的驗證機,用來研究發展更先進的隱身艦載機。三是走出國門大量出口,為有需要的顧客量身定製。
未來艦載機可能遇到的對手會是美軍的F35戰機,F35作為先進的第五代戰機,殲31與他的尺寸大小都基本相同,只差絲毫,目前改造的殲31內設先進的電子載機設備,升級了氣動外形,改造了彈倉,綜合作戰效能優異且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對比起來殲31反而佔據諸多優勢。
且殲31目前還處於調試驗證階段,若要研製出來,這款戰機作戰力也會做出調整,關於之前一些不足的問題也會進一步優化。
據《環球時報》報導:目前沈飛正在對殲31進行緊張的研製,若是後續進展順利,將會在2021年春季進行首飛。這也代表著殲31在我國將會名聲大噪,蒙塵多年的明珠終於要發光了。
沈飛多年來的努力得到了最好的結果,沒有白費功夫,照目前情勢來看,殲31未來的發展是為了增強海軍力量。作為研製出了殲15艦載戰鬥機的沈飛,在這方面擁有頗多經驗。所以在研製殲31變成艦載機上,也是完全沒有問題。海軍的有意接洽,對之前一直默默無名的殲31來說無疑是重獲新生的存在,一旦獲得海軍訂單,殲31未來在國際上也將會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