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去銀行辦理過業務,細心的網友會發現,銀行除了部分網點比較小之外,總行和分行都非常大。明明一般辦理業務在1樓或是2樓就辦完了,但是銀行卻蓋了一整棟,而且也沒看見什麼人上去辦理業務。
因此會有網友很好奇:銀行辦公區域就那麼一兩層,為什麼都會蓋個大廈呢,其他的樓層會用來幹嘛呢?在寸土寸金的繁華地帶蓋這麼多,難道不浪費嗎?
首先,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銀行是盈利性的金融機構,不會做虧本買賣,更不會白花錢讓大廈空著,上面的樓層另有他用。一般銀行的地方性支行網點,租一層就可以辦公,但如果是分行或是總行,辦公人員比較多,就算租三四層都不夠用。與其每年都要花大量的錢當「租房族」,還不如自己投資蓋一棟划算。
其次銀行不是大家看到那樣,只由幾個窗口,幾個櫃員組成。銀行的系統非常齊全和龐大,其業務種類非常多,服務的用戶群體也不一樣,樓層越高辦理業務的儲戶的級別就越高。
一般普通儲戶在一樓就可以辦理相關業務,但VIP儲戶會進入單獨的辦公區,由專業的理財顧問一對一地接待。而且銀行的部門也很多,比如也會專門設置人力資源部、個人金融部門、法律事務部門、以及運營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等等。而這些部門,都是需要辦公區的。
另外,就算銀行的部門不足以將整個大廈都充分利用,也可以將其他的樓層出租,收取可觀的租金。大家都知道,一般銀行的地理位置都處於人流量比較大的繁華地帶,方便一個區域的老百姓前來辦理。而銀行大廈正因為處於這樣繁華的地點,也吸引了很多企業在這樣的黃金地段租房來當辦公樓,這樣銀行也能獲得豐厚的租金。
最後,銀行把辦公樓建立得這麼氣派,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實力雄厚,招攬更多的客戶。銀行大樓相當於銀行的門面,特別是一些小型的商業性地方銀行,需要用這種方式告訴儲戶自己資金雄厚,不會輕易破產,大家可以放心前往本行辦理各種金融業務。
其實,銀行的這種做法,和很多做生意的老闆愛買豪車「充門面」一樣。大家細想一下,是不是這個理,你有見過哪個大老闆開夏利的?很多做生意的老闆就算沒怎麼賺到錢,也是開著百來萬的豪車。做生意的人,想給對方釋放一種信號,本人的經濟狀況良好,不會出現破產等問題。就算退一萬步講,要是出現了問題,也有這麼值錢的固定資產可以抵押。
所以,銀行蓋大廈辦公就是為了體現經濟上的自信,如果一家銀行的辦公環境非常寒酸,大家下意識的就會覺得這家銀行可能現金流出現了問題,經營運轉不太好,就不會放心把錢存入這家銀行。
所以,銀行耗費巨資投資建設這樣的一棟大廈,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只要蓋一棟大樓,銀行就可以彰顯自身的實力,招攬眾多儲戶前來辦理業務,還能將多餘的空間出租,增加銀行的營收,總而言之好處多多。最後,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本文由陸水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