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在國慶假期前的最後一周,滬指終於收復2800點整數關。今天,權重股發力,滬指時隔一個半月重回2800點,上證50指數盤中大漲逾2%。截至收盤,三大股指全線上漲。
從前幾天的低點到今日盤中高點,上證50指數的階段漲幅達到了10%,為2018年以來最牛的階段表現!
有機構表示,在眾多利好消息呵護下,滬指得以不斷衝高,創下近期高點,階段性反彈或已開啟。
滬指時隔一個半月重回2800點
9個交易日上證50指數大漲10%
昨天迎來中秋節後第一個交易日,A股市場整體上呈現震蕩調整的態勢。但節前三個大陽線大大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指數也從探底逐步轉向築底反彈,市場逐漸地偏樂觀,上證指數、上證50指數均創下兩年半來最大單周漲幅。
今日早盤,兩市小幅高開,後在A股「入富」的及MSCI將提升A股納入比例等消息的提振下,權重股發力,券商、銀行股快速拉升,上證指數時隔一個半月重回2800點,為8月10日以來首次。
在銀行、券商等權重股的帶動下,強勢向上走高,上證50指數一度大漲2%,盤中衝上2610.59點。
盤面上,銀行、保險、釀酒、煤炭、交運物流、食品飲料、公用事業、石油等行業漲幅居前,中國神華漲超3%,伊利股份、貴州茅臺、中國人壽、寶鋼股份、海螺水泥等多隻個股紛紛衝高;概念股方面,S股、天然氣、超級品牌、快遞概念、MSCI中國等漲幅居前。
9月12日,上證綜指曾下探2647.17點,與2016年1月27日創出的2638.30點低點只有一步之遙,上證50盤中創階段性低點,下探至2373.04點。與當天相比,上證50指數9個交易日內漲幅達10.01%。
截至今天下午收盤,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於2806.81點,上漲0.92%,深證成指收於8420.54點,上漲0.80%,創業板指收於1420.75點,上漲1.06%。
成交額而言,滬深兩市總成交額為3104億元。個股方面,滬深兩市所有交易個股漲跌比為1812:1321,市場總體賺錢效應為57.84%。兩市共有1688隻個股上漲,1247隻個股下跌, 兩市共有27家非ST個股漲停,共有5家非ST個股跌停。
從板塊來看,交運物流、銀行、釀酒行業漲幅最大,漲幅為2.22%、2.17%、1.79%;裝修裝飾、包裝材料、工藝商品跌幅最大,跌幅為0.23%、0.20%、0.14%。
五大利好消息助力A股反彈
最近政策利好密集發布,助力市場反彈。
1. 大概率「入富」,初期有望帶來百億美元增量資金
目前A股市場聚焦於9月27日富時羅素會否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
繼全球第一大指數編制公司MSCI把部分A股納入其新興指數後,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將在北京時間9月27日凌晨正式宣布是否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富時羅素納入A股的概率極大,將為A股市場帶來更多增量海外資金。
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和此前納入MSCI的意義類似,將吸引跟蹤指數的基金流入。儘管不如MSCI納入A股時那般聲勢浩大,但如果確定將A股納入,可能會給A股更大的權重。初期參考「入摩」標準,有望帶來百億美元增量。
2. MSCI:建議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到20%
今早,全球第一大指數公司MSCI宣布,有望在明年的審議後,將中國大盤 A 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到20%。
納入分兩個階段實施,時間點分別為2019年5月明晟半年度指數評估審議和2019年8月的季度指數評估審議。創業板指個股添加入符合條件的證券交易所分部清單,從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估審議開始實施;增加中國A股中盤股證券,納入因子為20%,在2020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估審議時一步實施。
根據測算,每提升5%的納入因子,將給A股帶來1000億元左右的增量資金,而提升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比重,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為A股引入源頭活水。這意味著明年或直接給A股帶來3000億元外資流入,間接帶來的資金量更大。
3. 中央發激活居民消費若干意見
9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文要求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要求不斷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壯大消費新增長點,推動農村居民消費梯次升級。
國務院發布的關於促進消費的七項大的政策,將有利於提升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同時改善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該政策將有效地推動消費升級,促進消費增長,對經濟增長以及A股市場長期走勢都有利好的刺激。
廣發證券預計,2030年我國中產階級及以上人口有望達到目前美國的3.4倍,這將催生大量中高端消費品需求,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可持續進行產品結構升級或提價的行業寡頭最受益,易出現此類公司的行業有家電、醫藥、家具、白酒等。綜合券商研報,從細分行業來看,調味品及化妝品行業對標海外發展空間巨大。
4.央行出招穩定匯率
面對新一輪中美利差收窄壓力,中國央行日前與香港金管局籤署《關於使用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發行中國人民銀行票據的合作備忘錄》,便利央行在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行央票。
這一方面可以完善離岸市場人民幣利率曲線,從而引導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利率定價,進而改變海外投資機構沽空人民幣的判斷依據;另一方面通過發行央票適度抽走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令利率走高,吸引海外資金更願持有離岸人民幣並增加境內人民幣債券股票投資,有效緩解資本流出壓力。
5.滬倫通漸行漸近,華泰證券擬發行GDR
伴隨著滬倫通漸行漸近,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又有標誌性進展。
昨日華泰證券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公司發行GDR並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本次發行的GDR所代表基礎證券A股不超過約8.2515億股,擬募集資金總額預計不低於5億美元。華泰證券由此成為首家公告擬發行GDR的A股上市公司,而滬倫通也有望在年底正式起航,倫敦、上海兩地資本市場將實現互聯互通。
機構紛紛看好後市
近期研報顯示,看多市場的機構顯著增加。
平安證券表示,當市場對於宏觀經濟和金融監管的預期逐漸穩定,市場也終於獲得了企穩回升的動力,之前過度悲觀的預期可能在短期得到一定的修正。市場新的框架制度已經基本確立,未來市場的底部確認過程可能仍存在一定的反覆,但市場已經在底部區域出現了較多股權的交易行為,二級市場交易的估值甚至低於一級市場,市場的機會正在逐漸增加。其認為市場在本輪反彈中有兩條主線。第一是盈利增長較為穩健的行業龍頭企業,第二是符合國家轉型升級的新興產業行業。
招商證券稱,2019年開始,伴隨著5G建設提速,雲計算快速發展、國產化提速,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明年開始科技板塊內生增長有望迎來三年上行周期,併購下行接近尾聲,政策重新開始支持兼併重組,有望開啟三年併購上行周期。
海通證券表示,政策偏暖推動情緒修復,階段性反彈已開啟。此次反彈的三大邏輯分別是:市場情緒指標已接近歷史低位,利空因素已被市場充分消化;近期政策持續微調提振市場情緒;A股對外開放進程加快,外資流入速度加快。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節前3根大陽線大大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指數也從探底逐步轉向築底反彈。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較為謹慎,近期內外利空因素雖然趨於平和,市場對利空消息的反應也呈現出邊際遞減,但考慮到年初至今市場基本處在單邊下行趨勢,整體信心比較脆弱,因此當前走勢尚難言反轉。從過往經驗看,指數走勢呈現V型反轉並不多見,較長時間的磨底震蕩更為常見。底部區間是比較確定的,但目前要證偽過度悲觀的預期,尚需數據和時間的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