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亞洲集團4月21日為在神奈川縣足柄上郡大井町建設的約12.537MW百萬光伏電站「足柄大井Solarway」舉行了竣工儀式(圖1~3)。
圖1:輸出功率約為12.537MW的「足柄大井Solarway」(日本亞洲集團)
圖2:電池板附近還保留著垂枝櫻花(攝影:日經BP社)
該電站據稱是神奈川縣西部規模最大的項目。年發電量預計可滿足約3640戶普通家庭使用,將全量出售給東京電力公司。
發電運營商為日本亞洲集團旗下的足柄大井Solarway公司。
發電站地點原是小松製作所建築機械試驗場。在約1.434萬m2的土地上鋪設了5.0148萬張太陽能電池板(圖4)。
圖4:地處山中的場地上鋪設了50148張太陽能電池板(攝影:日經BP社)
建設地點要沿道路攀過山才能到達。由於道路又窄又陡,據稱在光伏發電系統的運輸上費了不少勁兒。
但因場地有特高壓輸電線(圖5)通過,因此籤署併網協議花費的時間較短,還降低了併網費。
圖5:特高壓輸電線(後面的高鐵塔)原來就已經存在(攝影:日經BP社)為一年完成約13MW所下的工夫
運輸上,例如,用約3輛15噸載重的卡車運送用作地基的混凝土預製件。
為了讓這種大型運輸車順利行駛,對包括架臺、電池板、供電線纜及受供電設備等在內的運輸都做了調整,每天細緻的時間設定保證了運輸的順利實現。
在這種情況下,從土地平整到竣工要在一年這樣短的工期完成。而一般的百萬光伏電站每MW大約需要3個月的建設工期,由此可見足柄大井Solarway的工期之短。
因此,對土地平整、採伐、地基設置、架臺組裝、太陽能電池板設置、布線等工序,從北側開始,連續不間斷地完成,從而縮短了工期。
太陽能電池板底部的設置高度為1m,在關東地區的百萬光伏電站中屬於比較高的。其理由也是為了在約1年的短工期內竣工。還提高了運轉後的維護性。
關東地區的百萬光伏電站,設置高度多為50cm左右,日本亞洲集團建設的百萬瓦級光伏電站大多也採用相同的設計。
設置高度增高的話,架臺的材料成本就會升高。但固定電池板和連接線纜等作業無需像較低的架臺那樣進入到下方深處就能完成。由此,縮短了施工和維護時間,減輕了作業負擔。
太陽能電池板的設置角度為10度,電池板上部的高度約為2m,同樣能站著工作(圖6)。接線盒也安裝在較高的位置,能以比較舒服的姿勢進行檢查等。
圖6:太陽能電池板的底部設置高度為1m,電池板上部的高度約為2m,優先保證了施工性和維護性(攝影:日經BP社)
土堤和排水溝
另外,還設法避免了大量廢水集中流到建設用地以外。
只利用原來就有的蓄水池(圖7)滿足不了需要,因此還運用了分區域設的土堤等,把水欄在場地內使其滲入地下。
還利用場地內的排水溝和暗渠,防止排水外溢。
例如,刮颱風下暴雨時,可以用土堤,在區域內儲水約10cm深(圖8)。由此能贏得時間讓雨水滲到土裡。
圖8:利用地基周圍的土堤,區域內可以蓄水約10cm深(攝影:日經BP社)
發電站的EPC(設計、採購及施工)服務由東光電氣工程負責。太陽能電池板由東芝製造,光伏逆變器(PCS)採用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TMEIC)的產品。
基礎是將東光電氣工程製造的混凝土預製件「PC(預製)樁」與井字形框架組裝起來(圖9)。
圖9:把樁形混凝土預製件組裝到井字形框架上的基礎(攝影:日經BP社)
安裝到井字形框架上不但會有充分的剛性,增加安裝的樁數或橫向加樁,還能提高強度。
另外,由於場地周圍有鹿和野豬等動物出沒,PCS等還追加了避免動物破壞的部件(圖10)。
圖10:設置PCS的地基上安裝的防止鹿和野豬破壞設備的部件(攝影:日經BP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