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蓮形狀如觀音的蓮座,寓意平安吉祥,無論是放在書桌案幾,還是客廳陽臺,其雅致美麗的造型都讓人賞心悅目。
觀音蓮是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別名也叫做觀音坐蓮、長生草、佛座蓮等,是一種被稱之為普貨之王的高山多肉植物。
觀音蓮易養,易爆盆,也易葉子下垂「穿裙子」。所以要養出一盆顏色、造型都美觀的觀音蓮也是要費點心思的。
碧影花香總結了這幾點,做到了,您的觀音蓮一定是漂漂亮亮的!
01土壤要肥沃透氣
多肉植物生長的共同特性之一,就是要求土壤透氣。泥土以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為宜。可用腐葉土、粗沙、蛭石以2:1:1的比例混合後使用 ,並加入少量草木灰、骨粉作基肥。
花盆最好用陶瓷,盆底有透氣孔,並在盆底鋪一層小石子,增強根系的呼吸,從而使植株根部生長良好,不出現爛根的現象。
02澆水要乾濕有度
觀音蓮喜溼潤,忌積水。澆水應「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栽培觀音蓮需要一『直保持土壤溼潤,乾旱會使植株生長緩慢,葉色暗淡,缺乏生機,因此要經常澆水。高溫乾燥時,要向周圍環境及葉面噴水增溼,能使其生長更加旺盛。冬季則應減少澆水。
觀音蓮的澆水,生長期時在保證通風的條件下,十天左右澆一次水。夏季要少澆水,保持盆土溼潤為好,要防止雨淋,以免盆土積水,使觀音蓮安全度夏。冬季要根據室溫和盆土的乾濕程度來澆水,以偏幹為主,整個冬季可以澆一兩次水就可以。
03光照要充足合適
觀音蓮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半陰。春季和秋季是它的生長期要給它充足的陽光,夏季是它的休眠期,要放在陰涼半陰處養護,免暴曬。光照過強,很容易出現觀音蓮越養越小。
冬季放在室內向陽處,長期缺乏光照,觀音蓮容易徒長,並出現葉子下翻「穿裙子」的情況。
04施肥要依季而行
觀音蓮春秋生長季節每10天左右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複合肥即可。肥水宜淡不宜濃,過多容易造成肥害。複合肥中氮肥的含量不宜多,過多容易使植株徒長。
在觀音蓮生長旺盛期可根據觀音蓮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並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幹直立,生長健壯,同時有利於觀音蓮地下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
每半個月噴施一次葉面肥,1~2個月加施一次有機肥或含氮、磷、鉀的複合肥,氮肥多些能促進葉色美觀。給觀音蓮施肥時,應用細嘴噴壺沿盆口慢灌,不要將肥液濺沾至葉片上,否則易將葉片燒傷。
05溫度要控制得當
觀音蓮生長適溫為20℃~26℃,低於20℃即呈休眠狀態。溫度太低,容易造成植株死亡。
觀音蓮不耐低溫,冬季氣溫較低時塊莖休眠,應將盆栽放置於10℃以上的室內越冬。盆土宜保持幹而不燥,盆土溼度較高時,塊莖易腐爛。
如室內氣溫保持在18℃以上,觀音蓮不休眠,仍具觀賞性。應布置於有早晚光照的窗臺上,保持盆土的溼潤,並經常向其葉片四周噴霧以提高空氣溼度。特別是室內使用空調時,更應注意空氣溼度的補充。
06養護要控水光照
養護觀音蓮的過程中出現觀音蓮葉片容易下垂,稱之為"穿裙子"的時候。原因主要是由於配土不透氣、缺少陽光加上澆水過勤所致。
觀音蓮可耐貧瘠,適合控養,過量澆水、長期缺少陽光,不僅"穿裙子",還會"攤大餅",導致觀賞性不佳!
新手養多肉需要注意的是多肉植物自身可儲蓄水分,可耐旱,頻繁澆水不僅易爛根還會導致多肉植物徒長和褪色。多肉植物對陽光的需求也要多於普通綠植,充足的陽光有利於多肉植物控形和上色。記住這兩點,觀音蓮就不會葉片下翻,再"穿裙子"啦!
07養殖要預防蟲害
觀音蓮易受蚜蟲侵害,可用40%樂果或50%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也可用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噴殺。
08換盆要及時恰當
觀音蓮易爆盆,要按照它的生長特性及時換盆。春季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換盆。冬季休眠的觀音蓮換盆時,先將休眠塊莖脫盆,剪去休眠塊莖上腐爛的根系,將其栽種於盆中,栽種深度為蓋土2釐米左右,適當澆水(水不宜多,以溼潤偏於為度)。待葉出土後再充分的澆水。冬季不休眠的觀音蓮換盆時可剪去部分老葉。
朋友們,養殖觀音蓮的方法碧影花香為您總結了八點,只要做到養殖觀音蓮盆土疏鬆肥沃,多見光照,溫度控制在20-30℃,澆水遵照「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原則,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複合肥。你的觀音蓮一定能長得漂漂亮亮,人見人愛!
最後, 碧影花香提醒您,觀音蓮雖美,但有微毒,養殖過程要注意,平時儘量不讓小孩碰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