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下旬開始,各高校錄取通知書將陸續發放,作為進入大學報到的重要憑證之一,家長一定要叮囑孩子好好保管哦!
另外通知書中附帶的說明裡一般會告知報到時間、地點、所需物品等,考生憑錄取通知書也可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今天就大家留言詢問多的關於戶口遷移和檔案領取的問題統一作出解答,歡迎分享給你身邊一樣需要的準大學生和家長~
01
上大學要不要轉戶口?
錄取通知書陸續發放,收到錄取通知書後除了喜悅,也面臨著一個現實的問題,戶口到底要不要轉到學校?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關於要不要轉戶口的乾貨!往下看↓↓↓
- 什麼是戶口遷移 -
戶口遷移是2003年公安部推出的一項便民措施,根據現在的規定,每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都可以在入學之初將自己的戶口由家庭所在地遷移到學校所在地。
戶口遷移是自願的,學生可以選擇遷,也可以選擇不遷。當學業期滿之後,戶口在學校的學生,要麼根據學校的「派遣」,落戶到就業單位所在地;要麼處於待業狀態,可通過個人申請,戶口進入學校所在地人才市場。如果不落戶人才市場,戶口則會被打回原籍。
戶口遷移程序繁瑣,自然有好處也有壞處,下面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 戶口遷移的好處 -
一、有利於未來的職業發展
一些大城市在招聘時,有些用人單位要求應聘者擁有本地戶口,在報考國家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一些崗位時,有無本地戶籍在報考時是重要的競爭優勢。在大學期間,本地戶口也便於尋找兼職等工作機會。
二、有利於及時辦理個人證件
如果大學所在地離家較遠,那遷移戶口後,方便在大學時辦理一些重要的個人證件。
三、有利於享受一些城市配套服務
戶口對於學業來說沒有太大影響,但是若畢業後準備在學校所在城市長期發展,戶口問題就與購房、購車、子女入學、養老等城市配套服務一一掛鈎。特別是北上廣深這些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有無本地戶籍對於你的生活來說至關重要。
- 戶口遷移的弊端 -
一、加大畢業時的就業壓力
新生入校戶口遷移是集體戶口,在你畢業離校時,如未找到可接收戶口人事檔案的用人單位,學校會將戶口遷移回生源地。基於此政策,你在大學畢業前需找好可接收人事檔案的用人單位,否則會加大了自身的就業壓力。
二、無法恢復為農村戶籍
很多人以為,大學戶口如果遷移到學校了,以後就一直是學校所在地的戶口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等你大學畢業後,戶口在學校的學生,要麼落戶到就業單位所在地;如果是待業的話,戶口仍遷回原籍。
對於本身是農村戶口的同學來說,根據現今的戶籍制度,你從高校所在地遷移回的城鎮戶口是無法按照原戶籍落戶,需按城鎮戶口單獨落戶。
意思就是說農村戶口遷移後,再返回就是非農村戶籍了。考慮到現今很多農村戶口的補貼政策及整體經濟效益,擁有農村戶口的同學需要慎重考慮。
三、無法享受生源地的福利
對於來自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同學,地方政府對於大學生會有適當的補貼和福利待遇,若回生源地就業,在工資上也會適當傾斜。若遷移戶口至高校所在地將無法享受生源地的福利或補貼。
實例分析
案例一:甲同學農業戶口,考到了北京某大學,並於開學時將戶口遷移至學校。但甲同學家中父母承包了百畝良田,並且家中還有大片的宅基地和自留地。父母打算孩子畢業後先在外闖蕩兩年,再子承父業,回鄉開發,在家蓋個兩三層的小別墅,舒舒服服過下半輩子。請問他的美夢能實現麼?
答案:並不能實現了。因為城市土地歸國家所有,農村土地歸農民集體所有。也就是說農業戶口的農民至少在名義上是擁有土地的,只不過所有權歸集體。而農業戶口的甲同學將戶口遷移到了北京,即成為了非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無法在村集體中享有土地使用權,承包權。而且,如果甲在畢業後未找到工作,戶口仍將打回原籍,但性質將變為非農業戶口,也就無法再繼續承包土地,以及建造別墅。
案例二:乙同學為非農業戶口,家住海南,他考到了東北某大學,並於開學時將戶口遷移至學校。在學校時,他身份證丟了,並且近期需要使用,請問他需要從祖國的最北端飛到祖國的最南端去重新辦理身份證麼?
答案:不需要。因為乙同學的戶口已經遷往了東北,身份證掛失辦理需要在戶口所在地。因此,乙同學只需要在東北就可以完成身份證的掛失補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