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在準備普陀場講座的時候,對甘泉外國語的小語種升學途徑做了一些研究。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條在小範圍內正在重新變的熱門,而又不為大眾所知的升學途徑:日語。
用日語代替英語參加中考和高考,以及赴日本留學這兩件事情相輔相成。前者作為一個冷門選項,並不為人所熟知;後者曾經很主流,而今正在逐漸重新變熱門。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文尾有相關機構信息,不用急,慢慢看。
學習日語和日本留學曾經是上海人民非常熟悉的話題。三十年前,大量上海人曾經掀起一個學習日語,赴日留學,赴日打工的高潮。
甚至於在上世紀90年代拍攝文化對撞類型片時候,和《北京人在紐約》所對應的姐妹篇,叫做《上海人在東京》。
這個主演陣容夠強大。主題曲還是劉歡和張學友唱的。二十多年過去,看到《在哪裡》這個歌名,曲調依然可以很順暢在腦中播放出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學習日本,赴日,在我們心中就是劇中這麼一個定位:學語言、打工。
而進到21世紀以後海外留學高速發展期,日本留學並非主流。比如下圖這張留學鄙視鏈:
你甚至在圖裡都找不到日本。
這和民間長期對於日本留學的「標籤」式印象有關,也逃脫不了中日兩國之間的整體刻板印象。當然另外一個原因是日本國內大學始終沒有把留學作為一個產業來推廣,這點我們下文會講。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除了一些ACG文化真愛的孩子以外,學習日語和赴日留學都是一件非常邊緣的事情。
而用日語高考這件事情,就更不為人所知了。
雖然在1978年高考恢復之初,日語就和英語一起作為高考可選項目,持續至今。
在長達數十年的歲月裡,日語高考一直不為人所知。2016年全國以第一外語參加日語高考的人數是9600人,不到一萬。
然而在近五年裡,情況產生了巨大的變化。2020年全國日語高考人數是96000人。5年,10倍。
如果去研究這種高速增長背後的原因,結論往往會指向一個答案:簡單。
相比英語這樣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學科,日語高考是一個通過簡單突擊就能快速提升的考試。基礎水平類似的情況下,通過突擊學習,選擇日語高考甚至可以比選擇英語在高考中高出30分。
這種簡單有兩處來源:
考試本身對於語言的考察難度不同(英語的考察難度近幾年不斷攀升,上海卷尤其如此,而日語高考卷大部分還停留在過往對語法的考核層面)
日語本身和中文的接近程度。這點大家其實都明白,我這裡舉個直觀的例子:
上述這種「簡單」導致高考難度高的大省往往也是日語高考大省:
儘管其中有基礎人口數量的影響,但數量級的差別還是能說明問題。
和全國日語高考總人數5年翻10倍的火熱相比,上海參加日語高考的人數一直波瀾不驚:
2017: 150
2018: 133
2019: 197
講得更直白一些, 就是以甘泉外國語高中日語班為主,上外附中體系學校為輔,加一些零星機構考生,經年無甚變化。
大部分上海人對於日語升學是毫無概念的。這裡我再講一個冷僻知識:日語不單可以作為第一外語參加高考,還可以作為第一外語參加中考。
甘泉外國語初中部的招生通告裡面是這樣寫的:
順便說下,甘外初中是全市唯三公辦初中搖號的學校。另兩家是臨港的上中東校和崇明的上實東灘。
日語升學路線在上海人數少,一方面的原因是不為人知,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有兩個標籤始終圍繞:出路窄和定型早。
我們先來聊一下出路窄這個事。
出路分階段,我們先看一下高考的出路。以下是2020年在上海招收的日語專業學生總數,和高校明細:
每檔都有,豐儉由人。總數400+,足夠消化上海這不到200的日語高考生。
另外江湖謠傳的日語高考在報選專業時候有限制,也是被放大的。包括日語在內的小語種高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候只有大約5%的專業受限,主要集中在英語相關專業。
出路窄的下一個階段,就業,則是另一個話題了。這件事情我和本文第二個話題一起講:日本留學。
如前面留學鄙視鏈的圖中提到,日本留學基本上都是一件沒人提及的事,根本不在鏈條裡面。
這有幾層原因:
日語學習人數少,造成基本盤小
上海父母對於「日本」的刻板印象
「留學」一詞本身造成的成本超額預估
日本政府並未把留學當成一個產業而大力宣傳
這個方向沒太大經濟利益,所以國內沒什麼機構在推動
第一點上面講過了,我從第二點開始展開。國內民間對於「日本」的刻板印象是全方位的。這裡面既有中日之間經濟此消彼長的現實,也有大量「雲專家」對於日本「停滯三十年」的不當扭曲。
如上圖,從《上海人在東京》的1990年代到現在,中日雙方的實力對比已經產生了質的變化。
儘管如此,2019年上海人均名義GDP依然只有日本的55%左右,一半。但這似乎和我們當下普遍覺得上海人比日本人更有錢的感受衝突?
這是因為兩地購買力不同。經濟學中有另外一個指標表達這件事情:PPP(購買力平價GDP)。上海2018年就已經在這個指標上超越了日本。
所以「上海人比日本人有錢」這個感受是有真實統計數據支撐的。
然而你比他有錢,不代表他就沒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不代表去那裡留學就是自降身份。
講兩個共識的點:時至今日,日本的基礎零部件和工業製成品都遠超中國,日本的動漫產業也遠超中國。
而這一理一文兩個產業,恰恰位列國內可見未來最有潛力的行業。
接下去講講「留學」一詞對於成本的超額預估這件事情,也既講一講日本留學的真實成本。
知乎上有很多關於日本留學的真實費用的答案,G大整理了下,大致如下(以下皆為人民幣計數):
學費(減免後):公立3萬一年,私立5萬一年
生活費:7-10萬一年,視豐儉而定
四年總計40 - 60萬,和美英澳加方向動輒一年30-40萬起步相比很經濟。
另外日本一向有學生打工的傳統,留學生也不例外:允許每周打工不超過28小時,時薪在60-100。靠打工支持自己學習的留學生大有人在。
第三我們來講一講日本政府對於留學的態度。和很多西方國家把留學作為一個產業來運營不同,日本政府對於留學的態度和中國差不多:用來滿足各種榜單對於大學的「國際化」考量,並裝點下「萬國來朝」的門面。
這種態度也延續到各大高校。我撰寫此文的顧問和我講,他們為了對接日本的大學,費盡了功夫,才勉強讓對方鬆開一個小口子。哪怕是民辦大學,你料想他應該有比較強的合作願望。而事實並非如此。
日本的留學不但沒有產業化,而且和中國一樣,給予留學生都是超國民待遇,幾乎所有大學都給留學生學費的30%-50%減免。這在上面的留學費用介紹裡面已經有所體現。
想像一下每一所大學都要這麼啃,這是多艱難的一件事情。
這就聯繫到我們上述最後一個點:日本方向留學一直就沒有太大的機構在推進。費用沒多高,還費勁,不如搞搞英美留學,主流又方便,返點還高。
這就聯繫到我們最後一個點:因為沒啥錢賺,所以支撐美英澳加留學的主力:機構,在日本方向的留學上很沒有存在感。這和德國留學差不多。
而認真做事情的,是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出路,更多的選擇,是他們的本分。
上海外國語大學第一實驗學校(原上外克勒)就是這樣一所學校。
熟悉上外附中體系的粉絲應該知道,上外克勒是上外120的延伸,擁有直升上外高中部的名額。2019年兩校名義上脫鉤以後,上外一實初中部主攻中考,是虹口區非常優秀的一家民辦完中。
前兩周我有幸見到了上外一實的老師,並計劃後續開展一系列合作,包括日語國際高中、日語學習、初中學習,等。
對這個方向感興趣的粉絲,可以加G大成長論的日本方向專家夏老師諮詢。
接下來我們重點講一下首先推出的上外一實日本方向國際高中項目。
在上外一實眼中,日本留學有如下優點
日本的大學處於世界一流水平
地緣相近,文化相似,社會安全
性價比最高的留學目的國
對留學生友善的醫療保險制度
畢業後的良好就業前景
其中大部分我們在上文中都提到過。我想著重講一下最後一點:良好的就業前景。
日本低出生率時長已久,而新生代不喜勞作的特性也給日本經濟帶來很強的負面影響。因此在日本讀完大學以後,要找一個工作留下來相對英美要容易得多。
如果你是理工科,那麼就更容易。根據上外一實的老師,日本兩所頂尖私立大學:早稻田和慶應2020年面試中國理工科申請者的通過率高達90%,就業前景更是光明。
至於各位擔心的日本企業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等負面新聞,在看過拼多多和996福報以後,完全都不是事。拿命工作這事,我們真是勝於藍啊。
這和英美紛紛限制中國留學生選擇高科技產業相關專業形成了鮮明反差。
日本方向留學的頂級路徑是通過日本留學試驗(EJU),考試內容如下:
通過這個考試的孩子,可以選擇日本國內包括東大在內的任何大學。
這裡必須要說EJU是一項非常高端的考試。每年赴日中國留學生中只有最優秀的約15%考生通過EJU錄取日本大學。他們的錄取結果也都非常好。
對於中等一點的孩子,上外一實準備了另一條通道:日本大學直錄。這是上外一實憑藉自己的學校地位,和日本方面大學談妥的一種全新升學模式。
在國內讀完高中課程即可直升日本大學,無需中間過渡。學生在高二下半學期即可參加日本大學的預錄取考試,提前獲得大學預錄取通知書。高中畢業後,直接進入日本大學本科一年級學習,是目前最省時省力的日本升學方式。
可通過該路線直錄的大學有包括日本前50的帝京大學在內的近20所高校,並且在不斷擴大中。
黃立波
橫濱國立大學教育學碩士畢業,日語基礎紮實,曾在各類日語演講,寫作比賽中多次獲獎。大學期間就從事教育活動,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從業多年,深諳各類學生在學習中的苦惱和力所不及之處。尤其善於幫助學生發掘自己的長處,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提高成績。注重學生的口語訓練。
葉國青
橫濱國立大學日語教育碩士畢業。曾在日本語言學校教授學生日語,曾在日語教育專業權威雜誌《第二言語習得》雜誌發表研究成果。葉老師在授課時,會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站在學生角度理解學生,專業輔導學生。
黃波
東京工業大學情報通信專業碩士畢業。黃老師對教育事業有極大的熱情,善於對學生性格進行分析,致力於幫助每一位學生培養自己的數學學習計劃,對學生的每一個小進步都給予鼓勵。熟知日本留學生考試數學知識網絡。
楊志成
高級中學教師,多年一線教學工作經驗。對國內高考物理,大學預科AP物理和留日EJU物理有詳細的研究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專業領域有著開闊的視野,「作為教師我相信知識在傳遞中增值,作為我的學生會成為受益者,作為我的學生也會成為未來的領路人。」
1、17周歲以下初中畢業生或預定畢業生
2、以赴日就讀大學為目標
3、通過入學基本學力水平測試(英語、數學筆試+面試)
入學考試報名費:600元
學費:10.8萬元/年
學雜費:5000元(含校服,教材、學生保險等)
住宿費(可選):100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