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本公眾號的「新手學電腦」,是針對的電腦新手,從基礎上認識並學習電腦知識,有些朋友說太TM簡單了,然後紛紛取關了,我想說的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嫌內容簡單,說明你本來電腦這方面知識掌握就比較不錯了,所以自然取關就正常了。
如果沒有看到之前兩篇簡單的文章,可以看下:
《電腦硬體的組成》
《電腦軟體的組成》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電腦主板的相關知識,主板在電腦中是核心配件之一,它相當於電腦的骨架或者軀幹,用來支撐各個硬體的連接。電腦中所有的硬體必須安裝連接到主板中,所以主板又可以稱為母版。
前面講到的一些硬體,比如說CPU、內存、硬碟、顯卡、網卡、音效卡等等都要安裝在主板上面,這樣才能讓這些硬體正常運轉工作,互相配合。
先看下主板的大體結構和各個系統。
附一張主板電路系統圖(如果以後要學主板維修,必看)
從上面的圖中分別從直觀方面和邏輯系統方面可以看出主板的各個構造的關係。
電腦主板結構,就是根據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狀、所使用的電源規格等制定出的通用標準,所有主板廠商都必須遵循。
主板結構分為 AT、 Baby-AT、 ATX、 Micro ATX、 LPX、 NLX、 Flex ATX、 EATX、 WATX以及 BTX 等。其中, AT 和 Baby-AT 是多年前的老主板結構,現在已經淘汰。
而 LPX、 NLX、 Flex ATX 則是 ATX 的變種,多見於國外的品牌機。 EATX 和WATX 則多用於伺服器/工作站主板。
ATX 是最常見的主板結構,擴展插槽較多,PCI 插槽數量在 4-6 個。 Micro ATX 又稱 Mini ATX,是 ATX 結構的簡化版,就是常說的「小板」,擴展插槽較少, PCI 插槽數量在 3 個或 3 個以下,多用於品牌機並配備小型機箱。 BTX 則是英特爾制定的較新一代主板結構。
電腦主板晶片組,晶片組( Chipset) 是構成主板電路的核心, 決定了主板的級別和檔次。它就是北橋晶片( NBC, North Bridge Chip)和南橋晶片( SBC, South Bridge Chip)的統稱。
晶片組把複雜的電路和元件最大限度地集成在幾顆晶片內。
北橋主內, 系統控制晶片, 也稱為主橋( Host Bridge) , 決定了主板可以支持的 CPU 種類, 主要負責控制內存類型和容量, 控制內存、 AGP 和 PCI數據在北橋內部傳輸, 提供對 CPU 的主頻、 前端總線頻率、 ISA/PCI/AGP插槽、 ECC 內存糾錯等的支持。 掌控項目多為高速設備。整合型晶片組的北橋晶片還集成了顯示核心、 內存控制器、 Cache 高速控制器等。包括:
CPU 與 Cache、 內存之間的交流與控制
AGP(圖形加速埠) 控制
PCI 總線的控制
CPU 與外設之間的交流
南橋主外, 系統 I/O 晶片, 主要負責控制設備的中斷、各種總線和系統的通信,主要管理中低速外部設備。 集成了中斷控制器、 DMA 控制器。包括:
PS/2( 滑鼠)、 KB(鍵盤) 等輸入輸出控制
USB、 PCI、 IEEE 1394 等總線控制
IDE、 SATA、 RAID 等存儲控制
音頻、網卡等 I/O 晶片控制
SYSTEM CLOCK( 系統時鐘) 控制
IRQ(中斷請求)控制
DMA(直接存取)控制
特別提示:
1,本公眾號為大家提供電腦網路方面的基礎知識,也會涉及網絡周邊的相關知識。
2,提供的相關軟體和工具,僅作為個人使用交流,禁止作為商業用途。
3,部分文章和圖片來自於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4,覺得對你有所幫助,可以關注我們!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