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滿頭大汗可不一定是三伏天熱的還可能是這種情況!寶媽要警惕

2020-08-28 育兒的竅門丶

進入三伏天,氣溫一天比一天高,同學在群裡就說她家寶寶差不多天天都滿頭大汗,即使在開空調的情況下也是如此。我們同學裡有個是兒科醫生,提醒說寶寶經常滿頭大汗,有可能是缺鋅,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寶寶缺鋅有很多症狀表現,如果出現下面幾種,可能就是缺鋅發出的信號,寶媽要警惕。



01、味覺障礙「異食癖


通常表現有:厭食、挑食、或者異食癖。有些嚴重缺鋅的寶寶,還會出現異食癖,會去咬一些物品,比如自己的衣物、玩具、手指,甚至吃牆灰、沙土、紙張等等奇怪的東西。



02、皮膚損傷不易癒合


反覆口腔潰瘍(噴藥,補充維生素效果都不理想)也可能是缺鋅。鋅能促進皮膚創傷的癒合,孩子缺鋅後,皮膚出現損傷後特別不容易癒合。最常見的表現是反覆口腔潰瘍,而且噴藥,補充維生素C效果都不理想。孩子皮膚脆弱容易受損傷,如果出現外傷的話,傷口不容易癒合,還易患皮炎、頑固性溼疹


03、出現「地圖舌」


所謂「地圖舌」,就是指舌頭裡面凹凸不平,看上去就好像地圖建模一樣。這是因為缺鋅導致的舌頭上黏膜脫落,使得表面不再平坦。缺鋅會影響舌黏膜的功能,所以缺鋅的孩子會出現地圖舌(舌頭表面有不規則的紅白相間圖形),另外孩子的指甲處會出現白斑,手指出現倒刺。這些症狀都比較明顯,家長細心觀察。



04、免疫功能降低


鋅在核酸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人體缺鋅時T細胞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機體易受微生物感染。就容易生病!缺鋅會導致孩子的免疫力變差,鋅參與促進免疫器官的發育,缺鋅會讓免疫細胞抗擊病毒的能力減弱,導致寶寶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



為什麼夏天寶寶更容易缺鋅?


據統計資料顯示:幼兒在夏季的低鋅發生率高達60%以上,明顯高於其它季節。一是,天氣太熱,人的食慾會變差,進食較少則無法均衡攝入營養,從而減少對鋅的攝入,當身體缺鋅時,又會引起食欲不振、出現厭食、挑食等情況,進一步加重缺鋅,形成惡性循環。


二是,夏季容易出汗,加上幼兒新陳代謝較快,稍微活動一下,就會大量冒汗,身體的鋅元素隨之排出體外,據測兒童一天隨汗液丟失的鋅可達4毫克,嬰兒可喪失1.3毫克。


夏天給寶寶補鋅很有必要


如果經檢查,孩子缺鋅嚴重,則建議服用鋅補充劑。如果孩子具備了咀嚼能力,可以用片劑;如果咀嚼力還不夠,則建議用液體製劑。不管哪一種,製劑的含量及服用補劑的量非常重要,家長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或在醫生建議下服用。


可多吃些含鋅量豐富的食物:比如平時飲食中可多吃粗麵粉、豆腐等大豆製品,牛肉、羊肉、魚肉、瘦肉等肉類,花生、芝麻,或者奶製品等食物。0-6個月寶寶還在吃奶粉的話,可以試試優博蓋諾安,能夠同時補充鈣鐵鋅,效果比較好,不僅如此,這款奶粉還含有DHA、AA、膽鹼、牛磺酸,葉黃素等營養素,能夠幫助寶寶更加健康的長大,作為二十年歷史的老品牌,優博做得確實很不錯。



相比於補鋅劑,食補更為安全,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家長經常去關心孩子,掌握孩子身體上以及心理上的變化,才能夠儘早發現他的異常,及時制止,只有這樣,才能夠真的讓我們的寶寶有一個完美的開始。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時發抖,牙關緊閉,很有可能是這種情況,寶媽要儘快就醫
    寶寶發燒時發抖,牙關緊閉,很有可能是這種情況,寶媽要儘快就醫近日,在某醫院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兩個男性兄弟和一個老太太抱著一個已經陷入昏迷的嬰兒,來到了深夜兩點的急診室,懇求醫生救助寶貝。待檢查後,發現這個嬰兒正在發著高熱,還伴隨些許抽搐症狀,排除多種情況後發現是普通感冒再感染所引發的高燒,由於嬰兒自身體質關係,引發了高熱驚厥。在經過醫生們的緊急搶救之後,嬰兒的情況逐漸穩定下來,慢慢恢復如初。提起「高熱驚厥」這個詞,很多家長感覺並不陌生,每個家庭的寶貝在發燒的時候,家長都非常害怕遇到這個病症。
  • 寶寶睡覺發出這種聲音,可能是缺氧了,家長要提高警惕
    其實只要寶寶有睡覺打呼的現象發生,家長就該提高警惕,因為引起寶寶打呼的原因,都事關他的健康。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導致寶寶打呼的原因都有什麼吧?1、鼻孔堵塞寶寶如果在睡覺時打呼,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出現了鼻孔堵塞,因為鼻孔堵塞會影響寶寶的正常呼吸,所以會發生打呼的情況。而導致寶寶鼻孔堵塞的原因多是由於鼻屎較多。
  • 寶寶睡覺滿頭大汗,是怎麼一回事?家長速看
    「孩子睡覺總是滿頭大汗,是熱的還是生病了?」寶寶在晚上睡覺經常滿頭大汗,中醫上稱為「小兒盜汗」,指的是寶寶在睡著以後異常出汗,但是醒來後恢復正常的一種現象。根據出汗的原因,可以把小兒盜汗分為生理性盜汗和病理性盜汗兩種,面對生理性盜汗,家長無需過度擔憂,我們需要警惕的是病理性盜汗。
  • 寶寶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智力低下的徵兆,寶媽要留心
    孕媽在懷孕期間,凡事都處處小心,生怕自己哪一步沒走好,就對寶寶有影響,分娩之後,以為熬過了艱難的孕期,就可以放鬆警惕輕鬆一下了,可聽到小區裡某某的寶媽說:「寶寶出生之後,要是到了3個月還不會抬頭,很可能發育出現問題了,還有......」。
  • 3歲大的寶寶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安全感極度缺乏,寶媽可要警惕
    而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很多寶媽也是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注意,她們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讓寶寶有足夠的安全感。畢竟充足的安全感對寶寶的身心健康可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就和寶寶的安全感有關,3歲大的寶寶如果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安全感極度缺乏,寶媽可要警惕了。
  • 寶寶睡覺總是滿頭大汗,可能的原因都在這了,家長別當小事!
    很多家長發現,明明天氣不怎麼熱,甚至還有點涼,蓋得也不算多,但寶寶睡覺時還是滿頭大汗,甚至連枕頭都溼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會不會是有什麼疾病了?但寶寶可能就會覺得熱,再加上寶寶比較好動,所以會出現出汗現象。
  • 寶寶總滿頭大汗?不必過分擔心,這其實是健康的正常狀態
    寶寶總滿頭大汗?不必過分擔心,這其實是健康的正常狀態夏天又到了,我都替我們家寶寶發愁。三歲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就那麼愛出汗,總是滿頭大汗。早晨起來剛吃了兩口飯,就開始出汗了,下樓和小朋友們玩,別的小朋友最多是熱的臉紅,我們家寶寶早就熱的往下滴汗了。晚上睡覺也是,睡著了也經常熱的一頭汗。開始的時候我特別擔心,因為我們家寶寶體型屬於正常的那一類,按理說不該那麼愛出汗,反而是體型偏胖的愛出汗才對呀。
  • 寶寶身上的奶香味變「臭」了?三種味道要警惕,可能是身體不適
    「文/櫻花媽咪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帶寶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既然要照顧寶寶的吃喝拉撒,那肯定少不了處理屎尿屁這樣的「臭事情」。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小寶寶都是奶香奶香的,如果寶寶身上突然出現這三種臭味,媽媽可要警惕哦!這可能是寶寶身體不適,發出的求救信號呢!
  • 寶寶指甲有這4種情況,可能是健康異常的信號
    從寶寶的嘴、舌、耳、手、鼻的變化,來推斷寶寶的身體是否健康。有時候連寶寶的便便都不放過,只要寶寶剛拉過,寶媽就秒變研究家,仔細研究便便的顏色、氣味、形狀。除了上面這些判斷方法,今天就教大家一招更簡單,那就是看寶寶的指甲。要是寶寶指甲出現了這4種情況,寶媽要警惕了!
  • 寶寶睡醒如果有這種情況,寶媽最好別抱,不然會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但其實寶寶睡醒之後的表現可是很有說法的。一般來說孩子睡醒以後要麼就是大哭起來,要麼就是自己靜靜的玩耍。寶寶睡醒如果有這種情況,寶媽最好別抱,不然會影響寶寶大腦發育。當寶寶醒來之後寶媽發現寶寶並沒有哭泣,那麼說明寶寶的內心是安定的,他們心理承受力很強,他們能夠接受自己在陌生環境中獨處。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接受挫折的能力是非常強的。
  • 新生兒寶寶愛吐泡泡,家長要提高警惕
    你家的新生兒寶寶愛吐泡泡嗎?如果愛吐泡泡的話,寶爸寶媽們要提高警惕了,因為這有可能是寶寶在告訴你:「爸爸媽媽,我生病啦!」。當然,正常情況下,很多新生兒寶寶也會出現吐泡泡的情況,那是因為新生兒寶寶的吞咽功能發育是不完善的,當口腔中有唾液時,特別是吃完奶以後唾液增多,寶寶不能及時將唾液吞下去,就容易出現吐泡泡的情況。
  • 寶寶出生4周內,有這3個表現,可能是發育遲緩,寶媽需要警惕
    ,能夠無意識地主動吮吸,而寶寶無法主動吮吸吃奶、吃奶困難、吃奶無力、容易吐奶的話,可能是神經發育存在損傷,出了某些問題。,除了吃奶困難,如下幾種表現也可能是寶寶發育異常的表現。3、不易被喚醒一般來說,未滿月的寶寶多數時間都處在睡眠狀態,每天僅有3~4小時是清醒狀態,可要是寶寶一整天都在睡,任憑你怎麼逗弄都很難驚醒的話,寶媽也要提高警惕。
  • 給寶寶斷奶,寶媽卻出現漲奶情況,如何應對這種尷尬?
    當然,還有一部分寶媽就算孩子還沒進入斷奶期,她們也會有漲奶情況,這一情況多發生在乳腺較為旺盛的寶媽身上,因為乳腺分泌出的乳汁量較多,寶寶們不能一次性吮吸完,導致剩餘乳汁淤積,於是便出現了滯留、腫脹。如果已經出現了漲奶,寶媽們應當如何解決呢?
  • 這種情況要警惕!
    如何判斷自家寶寶的頻繁胎動屬於哪種情況呢?1、生理性原因孕晚期胎動頻繁,大多數是由生理性原因造成的,大概有以下5種情況:(1)飯後吃飯以後,準媽媽體內血糖含量增加,寶寶也拖媽媽的福一起「吃飽喝足」有力氣了,所以胎動會變得比飯前明顯增加一些。
  • 寶寶這4個反常舉動,可能是在暗示自己生病了,寶媽要看懂!
    再比如說寶寶通過摳鼻孔來獲得快感,因為鼻子上神經末梢比較集中,所以在摳鼻孔的時候能獲得一種很愉悅的感覺。但除了以上兩種原因之外,寶寶不停的摳鼻孔還可能是因為一些鼻部疾病,比如說鼻炎、溼疹等,都會引起寶寶鼻子極度不舒服。
  • 寶寶睡眠中常見的6種不適症狀,很可能是疾病信號,寶媽要會判斷
    不是所有的娃都能睡的時候很安靜,總會出現一些情況,其實這也是在反應寶寶自身的健康問題,寶媽們可以看看以下這6種情況,和可能是疾病信號,如果你家寶寶出現了,應該注意判斷一下。一、入睡後出汗多小寶寶體溫調節中樞還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入睡後出汗多也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寶媽們要會判斷。因為出汗多也有兩種情況。
  • 夏夜裡,寶寶睡覺為啥總是滿頭大汗?
    寶寶滿頭大汗讓家長擔心起來,難道是寶寶得了什麼疾病嗎?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寶寶睡覺為啥總是滿頭大汗!①嬰兒軀幹上汗毛孔沒有完全開放,相較之下,頭部的汗孔幹則要發達得多,所以一旦天氣炎熱,就會出現滿頭大汗的情況。
  • 寶寶睡覺一定要注意警惕!這些都是不正常的現象
    很多時候,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穿爸爸媽媽的鞋子,睡爸爸媽媽的枕頭,甚至寶寶還會學著爸爸媽媽趴著睡。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寶媽為了夜裡給寶寶餵奶、換尿布,或者擔心寶寶踢被子,圖一時方便就把寶寶摟在懷裡一起睡。這樣的做法對寶寶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摟著寶寶睡覺的時候,寶媽的頭和寶寶挨得過於靠近,而寶媽的肺活量比寶寶的大,所以,空氣的氧氣都被寶媽奪走了,使得寶寶在缺氧的狀態下睡眠。
  • 寶寶不肯吃藥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特別是當備受煎熬的寶媽一聽要給寶寶餵藥,就會感覺精神要崩潰,畢竟哄一哄,騙一騙就能讓寶寶順利服下藥去的寶媽少之又少,大多數的寶寶都是連哭帶鬧,足以把寶媽折騰的夠嗆。對於大多數的寶媽來說,給寶寶餵藥,不亞於一場攻堅戰,一場鬥智鬥勇的謀略戰爭。
  • 寶寶拉了這種便便,一定要警惕
    這4種顏色便便,需警惕!家長要趕快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母乳餵養,媽媽要注意自身飲食的清淡,控制澱粉類、糖類食物的攝入。如果一段時間還沒有好轉,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要找專業醫生判斷。可能是寶寶患有病毒性腸炎,需要找醫生化驗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