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百年僑校穩步邁向一流高校

2021-01-09 澎湃新聞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暨南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高等學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學校目前是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共建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中央統戰部管理。全國首批試行學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綜合性大學裡開辦醫學院的大學,最早設立華僑華人問題研究機構的大學,最早創設商科的大學……

  (圖片來源: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於南京的暨南學堂。後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併於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新中國成立後,暨南大學於1958年在廣州重建,「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8年在廣州復辦。改革開放後,學校快速發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學成為全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2015年6月,學校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暨南大學 圖片來源:中新網

  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蒞臨暨南大學視察並發表重要講話,希望暨南大學堅持辦學特色,把學校辦得更好,為海外僑胞回祖國學習、傳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條件。

                                                      (圖片來源:暨南大學)

  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恪守「忠信篤敬」之校訓,注重以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培養造就人才。學校積極貫徹「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建校至今,共培養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7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各類人才30餘萬人,堪稱桃李滿天下。

  一、學科實力

  目前,學校學科齊全,文理工醫兼備,設有37個學院和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有58個系,20個直屬研究院(所);有本科專業9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1種;有博士後流動站19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

  近年來,在師生的努力下,學校學科建設和實力明顯提升。目前,學校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個、廣東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21個、廣東省二級學科重點學科4個。學校的工程學、化學、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農業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 植物學與動物學9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30個一級學科上榜,數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聞傳播學獲評A-,應用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生物學、工商管理獲評B+。

  二、師資力量

  歷史上暨南大學的教師隊伍中曾有過馬寅初,鄭振鐸、梁實秋、王亞南、周谷城、錢鍾書、周建人、夏衍、許德珩、胡愈之、嚴濟慈、楚圖南、黃賓虹、潘天壽等一大批著名學者。現今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2499人,其中兩院院士(含雙聘)7人,博士生導師888人,教授744人,副教授938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優化,有專任教師2499人,其中兩院院士(含雙聘)7人,長江學者(含特聘教授、青年長江)15人,傑青、優青獲得者39人,「珠江學者」51人,教授744人,副教授938人,博士生導師888人,碩士生導師1649人。學校目前有全日制學生40029人,其中本科生27836人,研究生12193人,來自123個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校華僑、港澳臺和外國留學生13728人。

中國短跑名將、暨南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蘇炳添給同學們上體育課(林劍 攝)

  學校的辦學影響日益擴大,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已經成為海外華裔及港澳臺地區學生報考深造首選的熱門高校,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港澳臺僑高素質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8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含雙語教學示範課程)8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4門,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

    三、校園文化

  暨南大學校園文化活躍多元。新生入學後,學校將組織「本科新生訓練營」活動,該活動於2011年創設,屬國內高校首創。目前,學校已成功舉辦九屆訓練營,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暨南大學的生源來自世界各地,學校本身就是一個多元文化交流溝通的舞臺。每年學校會組織中國文化節、國際文化聚暨南、張原天中華文化傳播大賽、「僑生杯」系列體育競賽、國際土風舞大賽等等品牌活動,尤其是國際文化聚暨南系列活動是集多元文化於一身的具有國際性、時代性和綜合性的大型系列校園文化活動,為最具暨南大學特色的傳統活動之一。張原天中華文化傳播大賽則樹立了傳播中華文化的優秀榜樣,集中呈現暨南師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限熱愛,集中體現了海內外暨南人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與擔當。暨南大學可謂中國大學校園文化最多元豐富的學校之一。

  暨南大學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對於人才培養及學術創新的引領作用。學校面向在校本科生開展「5A卓越引領計劃」,激發榜樣的力量。「5A」指的是:志存高遠(Ambitious and Lofty ideals)、崇尚學術(Academy Orientation)、至臻學業(Acquiring Profession)、銳意創新(Aspiring for Innovation)、多面發展(All-around Development)。通過選拔一批在各方面均有卓越表現的優秀學子、班級和班長,引領暨南學子追求卓越,激勵更多學生實現青春夢想。同時定期開展「學生領袖成長計劃」,暨南大學學生領袖成長計劃旨在培養愛國愛校、勇於擔當的學生領袖人才,項目實施以來已經培養了2000多名優秀的學生骨幹,成為我校立德樹人、培養創新拔尖人才的重要平臺。

 

  四、歷年投檔線

  暨南大學2019年招生總規模為中國內地4780人,錄取政策依然為分數優先、不設專業級差、服從調劑不退檔。

  為方便考生和家長了解暨南大學學的錄取情況。在此,中國教育在線為大家總結了近三年暨南大學在各省的投檔線。

  五、就業情況

      暨南大學還十分重視在校生創新創業工作,並與多家單位籤訂合作協議。青年學生以寒暑期實習、就業實習、畢業實習、專業實習、課程實習等多種形式,分赴南沙100家單位開展實習活動,並聘請港澳青年學生實習導師進行科學指導,促進港澳臺僑青年學生創新創業。除此之外,學校還會舉辦系列港澳臺僑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創業大賽平臺。

  暨南大學2019屆納入派遣的畢業生共計6739人,其中本科畢業生4096人,碩士畢業生2481人,博士畢業生162人。學校2019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保持高水平穩定,其中本科生就業率96.92%,碩士生就業率97.38%,博士生就業率97.53%。

  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6.92%,平均月薪為7076元,就業專業相關度為70%,就業單位超1000人規模佔比為55%,對母校的滿意度為90%。

  就業人數較多的行業類為教育業、信息及通信產業、金融(銀行/保險/證券)業。

         超過86%的畢業生選擇在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就業,其中佔比最高的是廣州市和深圳市。

 

  參考資料:暨南大學官方網站統計資料、暨南大學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等

  編輯:中國教育在線廣東站 林劍

相關焦點

  • 僑校+名校:百年暨南大學打造中國一流高校
    中新網廣州11月10日電 題:僑校+名校:百年暨南大學打造中國一流高校  ——訪廣州暨南大學校長胡軍  中新網記者 郭軍  「針對港澳臺僑學生,我們已形成一個完整的培養鏈條。未來這個鏈條會更加豐富多彩,範圍會更加廣泛,思路會越來越清晰。」
  • 百年僑校百年滄桑與榮光 暨南大學迎來百年華誕
    百年僑校百年滄桑  歷經一個世紀風雨滄桑的暨南大學,不僅見證了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特別是華僑高等教育的艱難歷程,也見證了這個飽經磨難卻依然走向興旺的國家的命運。  暨南大學的前身暨南學堂,創辦於1906年,由時任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的端方奏明朝廷在南京設立,是我國歷史上由國家創辦的第一所華僑子弟學校。
  • 暨南大學:百年僑校砥礪前行 聲教四海不忘初心
    百年滄桑,教澤八方;五洲學子,匯聚一堂。提到華文教育,就不得不提到暨南大學。暨南大學被譽為「華僑最高學府」,通過全國高考統一招收境內學生的同時,也錄取了來自112個國家和地區的在校華僑、港澳臺和外國留學生。
  • 「部部省」共建模式: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兩所僑校再獲新扶持
    根據意見,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將在資金、政策、規劃等方面予以學校支持和傾斜,旨在進一步支持暨南大學全面推進「雙一流」建設步伐,提升學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地方發展需求能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建成高水平大學。
  • 暨南大學對口幫扶五邑大學 譜寫「僑校+僑鄉」發展篇章
    高校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近兩年來,暨南大學針對五邑大學發展需求,明確了「1-3-5」幫扶工作思路,推動五邑大學辦學水平快速上新臺階。如今,五邑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科研創新平臺建設、科研成果轉化交流、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兩校譜寫了「僑校」+「僑鄉」幫扶發展新篇章。
  • 暨南大學對口幫扶五邑大學 譜寫「僑校+僑鄉」發展篇章
    高校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近兩年來,暨南大學針對五邑大學發展需求,明確了「1-3-5」幫扶工作思路,推動五邑大學辦學水平快速上新臺階。如今,五邑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科研創新平臺建設、科研成果轉化交流、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兩校譜寫了「僑校」+「僑鄉」幫扶發展新篇章。
  • ...暨南大學:百年僑校復辦40年 培養港澳臺僑和海外學生近10萬人
    [廣東新聞聯播]暨南大學:百年僑校復辦40年 培養港澳臺僑和海外學生近10萬人 暨南大學:百年僑校復辦40年,培養港澳臺僑和海外學生近10萬人。
  • 百年暨南,百年商科——追尋暨南大學百年商科的歷史足跡
    「放眼中國的大學,超過110年歷史的不多,暨南大學是其中之一;在中國的大學中,商科有100年歷史的不多,暨南商科是其中之一;在中國大學的商科中,設立經濟學院近40年的不多,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是其中之一。」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少波教授如此概括這所具有112年歷史的華僑最高學府裡的百年商科。
  • 暨南大學:讓香港學子感受百年僑校的溫度
    光明日報記者 王忠耀 吳春燕  雨後的廣州天朗氣清,當記者走進暨南大學的校園,清晨的陽光穿過百年僑校的老樹,灑在暨南園的紅磚牆上。還有兩周,又一批來自香港的青年學子將在這裡翻開求學生涯的新篇章。
  • 「僑校」+「僑鄉」!暨南大學助力灣區腹地高水平理工人才培養
    近日,暨南大學對口幫扶五邑大學工作獲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幫扶工作中期檢查組高度肯定。高校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近兩年來,暨南大學針對五邑大學發展需求,明確了「1-3-5」幫扶工作思路,推動五邑大學辦學水平快速上新臺階。如今,五邑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科研創新平臺建設、科研成果轉化交流、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
  • 暨南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林如鵬書記、宋獻中校長發表暨南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時序推移,物華更新,值此2021新年來臨之際,我們謹向全校師生員工、離退休同志以及海內外校董、校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向過去一年關心和支持學校發展的海內外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 暨南大學被譽為中國第一僑校,全國排名第48名,成立國字號研究院
    近日,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廣東省作家協會與暨南大學共建的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在暨南大學舉行揭牌儀式,這也是中國首個報告文學學術研究機構。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據了解,共建暨南大學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的主要內容有四項:一是以「講好中國故事」為核心,在廣東打造世界一流的報告文學創作高地和人才基地;二是匯聚一批中國報告文學研究專家,整合國內報告文學研究資源;三是發揮廣東資源優勢,打造國內高水平報告文學孵化基地
  • 「僑校」攜手「僑鄉」,暨南大學與五邑大學譜寫發展新篇章
    南方網訊(記者/唐巧燕)為積極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強高校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促進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作為共同具有深厚華僑教育底蘊的暨南大學和五邑大學「喜結對子」。近兩年來,在兩校共同努力下,五邑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科研創新平臺建設、科研成果轉化交流、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兩校譜寫了「僑校」+「僑鄉」幫扶發展新篇章。
  • 【高校概況】暨南大學簡介
    暨南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於南京的暨南學堂。後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併於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新中國成立後,暨南大學於1958年在廣州重建,「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8年在廣州復辦。改革開放後,學校快速發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學成為全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2015年6月,學校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 來暨南大學,做聯接世界的灣區人才!
    7月15日,南方日報、南方+、廣東教育推出暨南大學培育一流人才,激發創新活力的專題報導《暨南大學肩負獨特使命,創新三類人才培養,建設立足灣區、聯接世界的人才「孵化池」》。報導介紹了暨南大學在「雙一流」建設、「部部省」共建等機遇疊加的窗口期,充分發揮特色優勢,不斷創新內地生、港澳臺僑生及留學生三類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建設立足灣區,聯接世界的人才「孵化池」,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精心擦亮百年僑校的金字招牌。
  • 暨南大學百年校慶公告
    巍巍暨南,百年學府。2006年11月16日,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將迎來百年華誕。在此,我們謹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暨南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海內外華僑華人、校董、校友致以誠摯的謝意!          聲教訖四海,桃李遍五洲。1906年,「暨南學堂」在南京創立,承擔起了將中華文化傳播四海,將華夏精神弘揚世界的偉大使命,開創了我國華僑教育歷史之先河。自此,一代代暨南人薪火相傳,奮鬥不息。
  • 暨南大學迎來百年校慶 不請演員一切從簡
    時報訊 (記者 薛冰 通訊員 盧健民 陳文舉) 全國唯一一所擁有百年歷史的僑校——暨南大學將於今年11月迎來百年校慶。昨日,暨南大學新任校長胡軍在「百年校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暨大搞百年校慶不會請演員,一切以簡樸隆重為主!」
  • 暨南大學百年校慶公告第三號
    鵬翼凌雲萬裡,暨南創業百年。從當年金陵城裡的暨南學堂,到今日譽滿五洲的「華僑最高學府」,整整一個世紀,肩負著「宏教澤而系僑情」辦學使命的暨南大學,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一路走來,為中國華僑高等教育啟山林,開先河,為人類文明和祖國建設育人才,獻偉力,其事其義,可書可歌。  躬逢百年誕慶,乃我海內外所有暨南人之幸遇。
  • 「暨南大學圖書館·廣東報業圖書館」揭牌
    近3年來,暨南大學圖書館通過創設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廣東報業圖書館、暨南大學漢語方言學文獻資料中心、暨南大學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等,在彰顯僑校特色、傳承優秀文化、服務學科建設、促進地方科技發展等方面成果顯著,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
  • 大學聯合共建:「僑校」+「僑鄉」聯合培養創新人才
    暨南大學結對幫扶五邑大學逾一年,學科建設人才培育成效初顯  「僑校」+「僑鄉」聯合培養創新人才  日前,由暨南大學與五邑大學聯合共建的「非人靈長類大動物疾病模型研究聯合實驗室」已經完成招投標工作,預計將於春節後進入動工建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