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員工講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如何極速建成

2020-12-20 環球網

2020 Happy Lunar New Year

環環這麼可愛,不加個星標嗎?

六家基建企業一線員工向《環球時報》記者講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如何極速建成。

用於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漢雷神山醫院於6日開始驗收並逐步移交。從1月25日接到命令、1月26日完成施工圖紙到最終驗收移交,這座總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擁有1500張床位的大型醫院僅用了十餘天。幾天前,編設床位1000張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僅用9天就實現從完成設計方案到交付的全過程。而正常情況下,建設這樣體量的醫院,至少需要兩年工期。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驚訝地評論稱,「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種動員」。央視對兩家醫院施工現場24小時網絡直播開通後,上億網民自願充當「雲監工」,為一線建設者鼓勁吶喊。在這場抵禦疫情的緊急救援行動中,大量國企、民企和外企集中發力,成為「中國速度」的踐行者。日前,《環球時報》記者電話連線參與兩家醫院建設的部分企業,請現場一線人員解密:他們如何在極短時間內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張標註了日期的拼版照片顯示的是武漢火神山醫院從開始設計到建成完工,歷時10天(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中建三局:「小時制」地圖確保進度

1月25日,提前進場,完成大部分地面平整。

1月26日,防滲層施工全面展開,開始底板鋼筋綁紮。

1月27日,首批貨櫃板房吊裝。

1月28日,1棟雙層病房區鋼結構初具規模。

1月29日,板房安裝完成20%,水電暖用、機電設備同步作業。

1月30日,貨櫃板房進場、改裝、吊裝快速推進。

1月31日,基礎混凝土澆築完成。

2月1日,活動板房全部安裝完成,道路、醫療配套設施施工全面推進。

2月2日,火神山醫院工程完工。

這是中建三局建設火神山醫院的部分工作進度。1月23日,武漢市決定由中建集團在漢企業中建三局牽頭,在武漢市蔡甸區火速建設火神山醫院。在「年關」和「疫情」的雙重阻力下,如何加快增派勞動力進場?中建三局物資組緊急撥通一個又一個工友和家屬的電話,對工友的擔心和焦慮,解釋了一遍又一遍。負責項目招採工作的韓建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能做的就是提供一切資源幫助工友上崗,哪怕要我們一個個去接,也要把他們接來」。1月24日,項目入場挖掘機95臺、推土機33臺、壓路機5臺、自卸車160臺,160名管理人員和240名工人集結完畢。1月24日除夕當天,上百臺挖掘機抵達火神山醫院項目現場,一座小土山被連夜剷平,累計平整場地5萬平方米,相當於7個足球場大小。

春節期間臨時備貨,型號不齊是現實問題。據中建三局項目技術員黃甜介紹,各廠家生產的板房規格型號都有差異,「這些差異看似只是釐米級,但當幾百個貨櫃拼接起來後,誤差將達到幾米。」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在深化設計中對780多個貨櫃的排布進行重新「精準定位」,需要一根線一根線設計排布。連續奮戰4個晝夜後,黃甜和同事終於完成深化設計,火神山醫院建設的「藍圖」宣告完成。

為保障工程按時完工,負責工程信息管理工作的黃擋玉和團隊制定了「小時制」作戰地圖,搭建了一個包含設備、人員、物資、工程實況等所有實時數據的「臨時資料庫」。黃擋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每天上午10時和晚上6時,我們都會對現場各單位施工進度按小時進行通報考核,如有延誤,第一時間上報,確保進度受控。」

中國電信:雲部署縮短建設周期

如果說箱式板房組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軀體,那麼讓軀體活起來,有賴於看不見的信息化系統。採用傳統方式安裝大量IT設備最少需要10天,緊要關頭,5G、雲計算等新技術派上用場。中國電信利用雲部署,僅用12小時就完成火神山醫院的信息系統建設。2月1日,雷神山4G、5G、醫療雲、網際網路、語音通話等通信及信息化服務開通準備工作,也提前3天全部完工。

1月27日清晨,中國電信接到指令,需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開通央視直播。由於當天交通管制升級,武漢電信新業務中心主任張濤和同事只能背著攝像頭等設備,徒步2.5公裡走進工地。當晚20時,央視對兩家醫院建設工地的直播順利開通。

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雷神山醫院項目總監邱海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為趕工期,現場沒辦法安裝複雜的管道路由,只能臨時將網線埋在地下。地面施工開始後,再把網線改裝在圍牆上。「為確保網絡直播不中斷,工作人員每兩小時要到圍牆上巡視一次。醫院投入使用後,我們將逐步將網線改成管道路由。」

1月31日早上9時30分,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接到解放軍總醫院緊急需求,要完成火神山醫院與解放軍總醫院遠程會診調試。為搶工期,避開基建開挖,中國電信武漢蔡甸分公司從知音湖中鋪設一條光纜接到火神山。21時15分,中國電信與華為團隊合作完成火神山醫院首個「遠程會診平臺」的網絡鋪設和設備調試。藉助這個平臺,外地醫療專家可通過遠程視頻,與火神山醫院的醫務人員對病患進行遠程會診。

中國石化:全力保障救護車

2月3日,與火神山醫院僅一牆之隔的中國石化武漢知音大道加油站裡一片繁忙。從2月3日凌晨開始至2月9日,知音大道加油站對所有進站加油的120救護車輛提供免費加油服務,為轉運患者的救護車司乘人員提供免費簡餐服務。2月3日凌晨起,該加油站員工全面升級防護措施,穿隔離服和護目鏡上崗。

與火神山醫院僅一牆之隔的中國石化武漢知音大道加油站

「火神山醫院接診以來,到加油站來的救護車越來越多,最大的困難是克服心理壓力。說一點不怕,那是假話」,知音大道加油站站長李鄭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但看到救護車上的醫護人員在爭分奪秒拯救老百姓的生命,我們必須堅守崗位。」他回憶說,幾天前,一輛救護車進站加油。救護車司機主動表示:我車裡有確診病人,你不要來加油,我自己加。「但我們的員工還是很自覺地上前幫忙,這是職業本能。」

中國石化此次承擔了為兩家醫院免費提供油、氣的任務,除此之外,火神山醫院建設初期,中國石化的知音大道加油站還曾作為火神山醫院建設指揮部的臨時會議場地。「大年三十醫院正式開工,那幾天武漢又在下雨,工地現場全是泥,這麼冷的天,很多建築工人想喝口熱水就只能來加油站。」李鄭軍說,加油站4名員工要為近4000名施工建設者提供熱水、方便麵等物資供應保障。「我們加油站每天要燒近200壺開水,已經燒壞了6個水壺。」加油站員工董進榮表示,這家加油站後來被火神山醫院建設者稱為「紅帽子港灣」。

國家電網:連夜吹響集結號

2月1日凌晨,火神山醫院順利通電。200多名國家電網武漢供電公司的施工人員用一周時間,克服惡劣天氣對施工帶來的影響,順利完成任務。大年初一接到任務後,湖北武漢江夏區供電公司當晚便緊急組織人員,制定施工方案,調配吊車及設備運輸車輛,將10臺環網櫃、26臺箱變從外地裝車送至醫院建設工地。

由於籌建醫院電源隸屬於軍運村供電網絡,且都是地下電纜,與正常接線區別較大,再加上疫區陰雨天氣頻繁,強化臨時供電設備的運行管理、保證醫院投運後的用電安全成為當務之急。現場負責指揮的國網武漢市蔡甸區供電公司總經理胡浩介紹說,為保障雷神山醫院的安全用電,每處施工現場都配備有工作負責人,並用柵欄和圍欄帶進行提醒和警示,防止人員誤入,最大限度確保施工現場施工和用電安全。

施耐德電氣:非常規操作保障醫院

2月3日火神山醫院接診前,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緊急援建的電氣設備就已用於兩座醫院。施耐德電氣全國銷售部華中區高級區域經理楊曉文表示,通常核心元器件從中標到交付需要1-2周,而火神山醫院的所有核心元器件必須在兩天內完成交付。由於時間緊迫,所有流程都是「非常規操作」。在接到需求時第一時間主動協調設計院、成套設備廠去問設計圖;幾十個系列的產品清單陸續出爐,團隊拿到一部分就立即協調一部分,逐個核對庫存並立即發貨;園區封路,工作人員就先用平板車把設備運到路障旁邊,人工把零件遞過去,讓另一側的盤廠接收,保障生產。

「火神山和雷神山項目的火速建成,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中國基建的強大能力,特別是高效組織各單位、協調資源、供應鏈保障能力。」楊曉文表示,施工現場的氛圍也令人感動。「施工熱火朝天又忙中有序。場外等候進場的物資和車輛一眼望不到頭,但大家都有序排隊、進場。」

三一重工:吊車司機每天只睡兩小時

在全民圍觀的「雲監工」直播中,網友們給中國基建設備起了暱稱。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泵車被稱為「大紅」,挖掘機被稱為「小黃」,起重機則被叫作「送高宗」。自1月24日接到建設任務以來,三一重工的41臺起重機、8臺泵車、35臺攪拌車、22臺挖機共計106臺設備24小時晝夜不停,順利完成場地平整、砂石回填、土方澆築等重要環節的施工。

「雲監工」給在醫院工地作業的機械設備起暱稱

武漢恆力中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黃紅光是三一重工的VIP客戶,購買過數臺三一品牌挖掘機。1月24日,他接到需要挖掘機到火神山醫院施工的通知後,二話沒說應下了。那時公司已經放假,考慮到武漢公共運輸停運及疫情防控需要,黃紅光決定親自上陣,將一臺挖掘機用拖車拉到施工現場。「我到工地時,那裡的挖掘機已經很多了,上百臺在24小時作業,現場人山人海」,黃紅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在施工現場看到了李克強總理。「總理冒著生命危險到工地看望我們,我感覺很自豪,感覺自己為國家作了一點點貢獻。」

據三一重工重起事業部湖北鴻輝機械有限公司的員工陳勁松介紹,該公司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緊急貢獻了60多臺機車,已放假回家的機車司機接到電話後自願回武漢,讓他很感動。「有的工種可以24小時兩班倒,但我們的吊車師傅每人每天只能在車上睡兩三個小時。」

得知雷神山醫院開工建設後,三一重工泵送事業部80後黨員劉濤主動遞交了「請戰書」。劉濤平靜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是應該做的。我相信,中國哪個地方有困難,每個中國人都有義務、有意願去做一點貢獻,只是每個人的工種不同而已。」在工地的這幾天,讓劉濤印象最深刻的細節是,一天中午吃飯時,四五個工人沒地方休息,直接躺在冰冷的工地上睡著了。「他們真的非常辛苦!『基建狂魔』的讚譽,是所有一線普通工人用智慧和辛苦換來的!」劉濤說。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張妮

相關焦點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吃什麼?餐飲團隊帶你看
    人民網武漢2月7日電 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急速建成,見證了與疫情賽跑的的「中國速度」。每天7000萬雲監工每天在線看直播,也體現了大家對這裡的關心關切。醫院正式啟用後,裡面的醫護人員、住院病人每天吃什麼呢?
  • 戰「疫」一線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我們與中聯重科共同奮戰!
    1月30日,大年初六,是武漢火神山動工建設的第七天,也是中聯重科武漢援建隊奮戰的第七天,這隻由客戶、中聯重科服務工程師組成的「最美建設」隊伍放棄回鄉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只爭朝夕,奮戰一線,誓與武漢同在,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拼搏到底!今天,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 火神山醫院進度_2020年火神山醫院進度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由中建三局牽頭,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等3家企業參建的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將用於集中收治新型肺炎患者,被稱作武漢「小湯山醫院」,預計於2月3日前建成。 除夕夜,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燈火通明,各種機械開足馬力,這是一場攻堅戰,建設者爭分奪秒,力爭早日完工。     25日晚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圖。
  • 火神山,雷神山,名字背後的奧秘
    從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向武漢市江漢區疾控中心報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算起,正好過去了半年時間。在這半年時間裡,最讓國人記憶深刻的,除了全民禁足和八方馳援外,可能就是在十餘天內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這兩座臨時醫院。
  • 為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調送關鍵材料 四川能投王小強:我們是抗...
    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疫情期間,火神山、雷神山的高質高速建設,見證了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決心和行動。在建設過程中,不少川籍同胞貢獻著力量。火神山、雷神山建設期間,他所在部門為兩所醫院送去了建設緊缺材料--鍍鋅卷材和近200床篷布。抗疫期間,四川能投集團利用自有供應鏈體系,從世界各地徵購口罩,馳援國內一線抗疫人員。作為集團下屬物流公司的一份子,王小強參與了集團籌備的45萬隻口罩的調運保障。王小強主管量力物流公司的倉庫收發貨、鐵路裝卸等工作。
  • 中建三局(山東)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援建隊: 「此生有幸,在武漢親歷...
    中建三局(山東)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援建隊: 「此生有幸,在武漢親歷『中國速度』」 2020-03-05 1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再上熱搜!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再上熱搜!、雷神山醫院又雙叒叕上熱搜了10月27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今昔航拍對比# 視頻北京頭條記者用相同的航拍視角展示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火速建設中和如今「關門大吉」的樣子看完視頻後網友們紛紛熱議留言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創新檔案公開
    △周乃翔、鄭學選在湖北武漢市調研火神山醫院工程建設情況,並慰問奮戰在一線的施工人員中國力量與世界奇蹟「您辛苦了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1月25日,中建集團又接到在12天內建成雷神山醫院的任務。塊頭更大的雷神山醫院也在2月8日交付使用,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能夠提供超過1500張病床。過硬品質與技術創新經過兩月餘的奮戰,武漢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成功按下重啟鍵。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在運行的兩個多月裡,兩所醫院累計收治患者超5000人。
  • 火神山雷神山建設中的民企身影(十四)
    寶業建工、山河集團等省內建築企業組織參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寶業建工拆除企業現有施工現場活動板房,支援火神山臨時醫療用房建設。2月2日,山河集團接到雷神山醫院「醫療隔離區」急缺貨櫃隔斷工人的消息後,迅速組織20餘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工人奔赴雷神山。華中數控安排精兵強將,除夕夜火速出擊,趕赴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安裝「紅外熱成像智能體溫檢測系統」。
  • 北科大課題組參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排風設計
    光明網訊 記者從北京科技大學方面獲悉,該校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許鎮帶領5名研究生組成課題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參與了由清華大學主導的抗疫醫院排風環境汙染快速分析的聯合科技攻關,為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排風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 火神山、雷神山、鍾南山「三座大山」為國人保駕護航!
    最近有網上流傳,取名火神山,雷神山定有易經高人指點,2020年01月23日,武漢市參照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開建用於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專門醫院。現今將武漢小湯山醫院正式定名為「火神山」,與五行「火克金」不謀而合。
  • 火神山醫院這樣建成
    這張標註了日期的拼版照片顯示的是武漢火神山醫院從開始設計到建成完工的過程,歷時10天(無人機拍攝)。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並於次日正式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自1月23日武漢市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模式建設火神山醫院,到建成交付,僅僅用了10天!一邊是10天建成的緊迫,另一邊是春節期間人力物資的緊缺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
  • 雷神山醫院今日交付!請記住這些與疫魔競速的教育人!
    戰疫時刻的中國速度武漢雷神山醫院位於江夏區黃家湖,佔地面積約328畝,建築面積7.99萬平方米。雷神山醫院正式使用後,將可提供1600張床位。整體參照戰地醫院形式,採用模塊化設計,主要包括醫療用房區、醫護保障區、醫療輔助區。近來,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的建設緊緊牽動人心!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關閉,中建集團的3萬多建設工人怎麼樣了
    1月22日,臘月二十八,中建集團旗下的中建三局接到任務,要求在10天內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1月25日,大年初一,又接到在12天內建成雷神山醫院的任務。疫情襲來之後,需要專門的醫院來救治患者,兩神山醫院被認為是武漢的「生命島」。 這是一場歷史性戰役,單憑總部在武漢的中建三局,難以確保按時完成任務。
  • 中國如何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
    (抗擊新型肺炎)中國如何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 中新社北京2月2日電 題:中國如何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中新社記者 周銳在八千萬「雲監工」在線督戰下,備受期待的「火神山」醫院2日正式完工交付。在一片荒地上,只用短短十天,中國如何建設出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醫院?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圖為火神山醫院一角。
  • 【新春走基層】火神山醫院全速推進 雷神山醫院迅疾如雷
    中國網訊 1月30日,武漢火神山醫院火力全開迎戰「衝刺期」。武漢雷神山醫院總體建設進度完成40%。火神山醫院項目截至1月30日中午12時,武漢火神山醫院項目場地平整、砂石回填、HDPE膜鋪設全部完成,基礎混凝土澆築完成95%;貨櫃板房進場、改裝、吊裝正快速推進。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logo的道與術,不得不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
    當下最紅的兩個的logo,無疑是如下兩座醫院的:武漢火神山醫院與武漢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標誌的玄機:從這個標誌上,我們一眼可以看到的元素便是:八卦、葫蘆、火苗,都是典型的道家文化元素同時整個圖標背景為紅色,屬火,裡面線條為白色,屬金,整體為火包著金之象,火克金寓意著火神山醫院壓制肺炎疾病。雷神山醫院標誌玄機:在道家中雷在卦為震,五行屬木,整個圖標為綠色,也為木,又為一個盾牌形狀、象徵抵禦、抵抗、免疫力、象徵萬邪不侵。
  • ——火神山、雷神山上的建設者們
    ,參照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模式,在蔡甸區火速籌建可容納1000個床位的火神山醫院;1月25日,中建三局再擔重任,搶建雷神山醫院。接到火神山建設動員令,中建三局三公司勞務工人李能濤帶領16名同鄉從紅安老家趕到火神山醫院參與建設;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後,16人轉戰雷神山,順利完成建設任務,並主動留下參與雷神山醫院維保工作。這裡有打仗父子兵。
  • 中建集團抗疫英雄在漢深情講述幕後故事
    「萬眾一心,就沒有翻不過的山;眾志成城,就沒有跨不過的坎!」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代表、中建三局員工吳建文在臺上擲地有聲,將聽眾帶回那段爭分奪秒的戰疫時刻。宣講會上,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代表、中建三局員工尹典,馳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代表、中建五局員工代春燕,中建裝飾青年建設者劉鋮,物業管理人員代表、中海集團徐楓潔,海外戰疫員工代表、中建國際員工劉巍,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中建三局員工吳建文分別講述了各自的抗疫故事。
  • 為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過濾空氣的高效玻璃纖維過濾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建材集團勇擔央企責任,充分發揮材料優勢,為19個省市72家醫院緊急馳援了優質建材,還為抗疫一線鼎力支持了10餘種新材料,真正發揮出了關鍵時刻頂梁柱要頂得住的央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