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來公司的路上遇到了同事,同事和我說她做了一夜的夢,醒來之後整個人非常的疲憊,困得想再回去睡一覺。確實,生活中的一些人天天都做夢,但有的人卻能一夜無夢好眠到天亮,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差別?是不是夢做得越多,睡眠就越差?
為什麼有的人天天做夢,而有的人一夜無夢?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本來睡覺是為了好好休息,但做了一夜夢之後,卻發現自己睡得更累了。首先大家要明白一點,睡眠的質量好不好和做夢沒有直接的關係,若是做夢後感覺身體很累,多半是心理和情緒的影響,例如說你做了和工作有關的夢,可能會比較焦慮、緊張,在這樣的情緒中睡覺,醒來後就會感覺身體疲憊。
其次,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睡覺做夢屬於正常現象,每個人入睡都會做四五個夢。人睡覺的時候,雖然身體已經處於休息狀態,但一部分的腦細胞依舊在活動,當它受到外界的刺激,就會通過感覺神經傳入大腦,繼而會導致做夢。曾經有科學家做實驗發現,人在睡著時的一段時間裡,眼球會轉動,這時候一般會做夢,睡覺時眼動的次數,實際上也就是你做夢的次數。
之所以有的人感覺自己天天做夢,做夢次數多,就是眼動的次數比較多。而有的人一夜無夢,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沒有做夢,很可能是做夢後沒有清醒,而是又進入了深度睡眠,對於這次做夢是沒有印象的,所以會感覺自己一夜無夢,美美地睡到了上午。如果是發現自己真的一直都沒有做夢,反而是異常現象,需及時檢查大腦,看看是否有疾病存在。
很多人總是認為自己醒來之後睏倦、疲憊是做夢惹的禍,上文也提到了,實際上睡眠質量的好壞和做夢沒什麼關係,主要還是和自身有關。
做夢多,會影響睡眠質量嗎?
每個人都會做夢,睡覺時適當地做夢反而能滿足身體的需求,若是完全不做夢,會導致睡眠質量差,也可能是大腦受損的表現。而所謂的做夢多,可能只是夢感比較強,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夢多,對睡眠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睡眠好不好主要還是自身原因,一些人本身就有神經衰弱的現象,睡覺時會想東想西,會因為做噩夢而驚醒。情緒過於緊張,會導致身體疲憊,精神萎靡。
想要改善睡眠質量差的問題,不妨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保持生物鐘穩定,白天再困也不要睡,避免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著。睡前不要喝大量刺激性的飲品,例如咖啡、濃茶等等,攝入的過多,會導致大腦神經興奮。睡覺之前不妨用熱水泡泡腳,可以促進睡眠,加快血液循環,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總而言之,睡覺做夢是正常現象,適當的做夢是可以的。睡覺做夢的次數和睡眠質量無直接關係,若是感覺自己的睡眠質量差,不妨睡前泡泡腳,養成規律作息,少喝刺激性的飲品,讓自己的身心放鬆下來,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入睡,這樣才有助於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