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在塑膠模中經常用到,下面給大家介紹下油缸的用法以及注意事項,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油缸原理
油缸一般作為一個執行元件,通過氣源給液壓站供氣,液壓站在給油缸供應需要的驅動,使得油缸軸心伸出出力高達1-100噸。
一、油缸使用場合:
油缸結構緊湊,直線運動平穩,輸出力大,在模具中得到較多的運用;但因其工作效率低、控制繁瑣,使其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油缸用在斜抽芯,簡化模具結構
油缸抽大行程行位或斜行位: 當行位行程較大或斜行位斜度太大,如用斜邊抽芯,其受力較差,容易損壞;可用油缸從而改善受力情況
2.油缸用在大行位,或者長抽芯,可長行程頂壓等執行工作。
3.油缸用在頂出上
A、在頂出行程超過啤機頂出行程時,可考慮用油唧頂出
B、從定模頂出(倒裝模常用結構)。
C、從側向頂出
D、大型模的一般都用油缸頂出
二、油缸的固定的方式
油缸的固定方式有很多,有法蘭板固定、有前端腳架固定、有中間鉸耳擺動座、有單山擺動座、有雙山擺動座,安裝方式錯,也一樣會出問題。
固定於油缸支架,再將油缸支架固定於模板上
油缸的連接
三、油缸注意事項:
油缸驅動,可簡化模具結構;但需注意動作順序的控制和行位鎖緊,以免動作錯亂損壞模具或油缸鎖緊力不足而無法封膠,抽芯力不足而抽不動行位。必須加行程開關和鎖緊裝置。
四、油缸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在模具設計時設計師通過類比的辦法來選擇油缸,對油缸驅動力不做計算。但如果沒有類比對象或在一些不常見的場合須對油唧驅動力進行正確的計算,才能選擇合適大小的油唧
由力的計算公式可知: F = PS(P:壓強; S:受壓面積)
從上面公式可以看出,由於油唧在作推動和拉動時受壓面積不同,故所產生的力也是不同即:推力F1 = P×π(D/2)2 = P×π/4*D2 拉力F2 = P×π[(D/2)2-(d/2)2]= P×π/4* (D2-d2) (φD:油缸內徑;d:活塞杆直徑)
而在實際應用中,還需加上一個負荷率β。因為油缸所產生的力不會100%用於推或拉,β常選0.8,故公式變為
從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只要知道油缸內徑φD和活塞直徑φd 以及壓強P(一般為常數)就可以算出該型號油唧所能產生的力。
例如:標準柱型油壓缸的P值均可耐壓至140kgf/cm2,油唧型號為:JHC140-FA100B*200BAB-1。
查資料得知:油缸內徑D = 100mm活賽杆直徑d = 56mm。注意直徑的單位計算時需化為cm。
則:推力F1 = P×πD2/4×0.8 = 140×π×102/4×0.8 ≈ 8796(kgf)拉力F2 = P×π(D2-d2)/4×0.8 = 140×π(102-5.62)×0.8 ≈ 6037(kgf)
油缸行程的確定
油唧行程是根據運動部件的行程來確定的,確定油唧行程時還須考慮油唧的活塞端隙。
油唧行程L=運動部件的行程S+2×活塞端隙(活塞端隙一般選5mm)活塞端隙的作用是使油唧在起動時有足夠的油壓面積,
使油唧能順利起動,避免因起動油壓面積不夠而無法起動油唧,此外,減少活塞與缸的衝擊
如果覺得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啟發,可以收藏文章或分享給你的朋友,也許能幫到他們。或者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發在留言區,一起討論哦~
關注佑嘉欣油缸,每天帶你了解更多油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