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藍田五裡頭北宋呂氏家族墓地(圖)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

  2005年年底,陝西藍田五裡頭村村北果園中一座古墓葬被盜,出土大批精美宋代瓷器。經現場調查與被盜文物綜合考查後初步認為,被盜墓葬主人應為北宋呂氏家族成員之一,此地可能是北宋文壇名士及金石學家呂大臨與其兄弟大忠、大防、大鈞等家族成員墓塋。

  文獻記載, 呂大臨生於1044年,卒於1091年,字與叔,今陝西藍田縣人。出身於世代書香官宦之家,才氣過人而志趣高雅,不戀科舉、無心仕途,一生追求學術研究。特別對古器物學情有獨鍾,不但自已收藏而且將前人零散書籍圖錄收集匯總,加以整編標註成就《考古圖》一書,是我國歷史上著名金石學家,也是中國考古學的先驅。其長兄大忠、三兄大鈞皆在碑石學研究領域造詣深厚,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奠基人。二兄呂大防志向高遠,膽略過人,曾官居宰相之職。故藍田呂氏一族在北宋時期確為名門望族。

  其家族墓地位居灞河北岸黃土臺源之上,與白鹿塬隔河相望。這裡土層深厚、土質堅硬,適合營造深穴墓塋,更加有秀麗風光、青山綠水相伴,與書生意氣、文人喜好靈犀相映,但因地域偏僻,千年來盜掘行為時有發生,特別是現代盜墓更為猖獗,經上級領導部門批准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聯合組隊對該墓地了進行搶救性發掘。

  一、考古方案的制定

  在考古工作全面開展前,院、所領導與考古隊共同研究商定對北宋呂氏家族墓地的考古工作方案,其主要內容如下:

  1、運用全站儀大面積測量,展示北宋呂氏家族墓地的地形地貌狀況,以研究其家族墓地選址理念。

  2、通過調查與考古鑽探,認識整個北宋呂氏家族墓地的全貌,包括:墓葬群位置、墓葬布局、墓園建築等。

  3、嚴格執行田野考古規程,認真、全面提取各種實物、文字、圖像資料。

  4、通過對田野考古資料的整理,研究北宋家族墓地的整體結構,家族埋葬制度,社會背景以及文化內涵。

  二、考古調查與鑽探

  考古調查與鑽探工作開始於2006年12月。首先,考古隊調查走仿了當地呂氏家族後人及縣級文物部門相關人員,並經過實地踏查,確定了考古測量和勘探範圍。考古測量使用了全站儀結合GPS衛星定位系統,對墓地所在位置、周圍地貌環境作了細緻勘測繪圖,為了解和研究整體墓園地望選擇條件、營構狀況等提供了標準測繪圖和永久性保存資料。

  其次的考古勘探分為三次進行,普探面積為16萬平方米,後兩次是在前者基礎上的重點鑽探,共探明宋代墓葬16座,東、西、北有圍溝環繞,墓葬排列有序,層次分明。至目前為止,呂氏家廟遺址尚在鑽探中。

  為了更好更周密地做好田野考古發掘,文獻、考古資料的收集是必須進行的重要工作,目前已查閱的文獻有宋書、西安府志等有關呂氏家族成員的文獻記載,並搜尋匯集了《考古》、《文物》、《考古與文物》雜誌中有關宋墓的發掘簡報和《白沙宋墓》等權威性的宋墓發掘報告

  三、田野考古發掘

  考古發掘工作開始於2008年6月,至今,共清理完畢呂氏家族墓葬23座,均為豎井墓道、土洞墓室,深度8.5~15.5米不等,其中成人墓葬16座,嬰幼兒墓葬7座﹙皆附著於長輩墓穴之上的土層內,深2~4米﹚。已探明尚未清理的墓葬4座。其中五座墓帶有1~2個縱向羅列的空穴,該形制在國內已發掘的宋代墓葬中尚屬首見。以M2為例:此墓葬由豎井墓道及上、中、下三層縱向墓室組成,墓向203度。墓道位於墓室南端,平面呈梯形,開口長3米,南寬1.1米,北寬1.3米,底長2.8米,南寬1米,北寬1.3米,深13.3米。墓道南部東、西兩壁各設縱向對稱腳踏窩一排22個。墓道底平坦,南、東、西面皆有火燒痕跡並堆積較多木炭。墓道內填土鬆軟、色雜,內含少量木炭、朽木、紅色漆皮等。墓室1入口開於墓道北壁下深3.6-5.6米處,拱形門洞 現已塌毀,未見封門遺蹟。墓室平面呈長方形,長2米、寬1.6米,拱頂坍塌,原距底面約2.1米;室內充滿塌土,未見任何葬具、骨骼與隨葬品,應屬空穴。頂後部東北方有盜洞,編號D1;開口於擾土層下,為不規則橢圓形,直徑0.65米左右,墓室內填土已經擾動。墓室2開於墓道北壁下深10.7-12.3米處,門洞尚存,高1.6米、寬1.1米,無封門。墓室平面呈梯形,南寬1,1米、北寬1.3米,長2.55米,高1.6米,墓室底為北高南低坡狀,高差0.1米。北壁設龕,底與墓室底等平,寬0.8米,高0.7米,進深0.5米,室內無葬具、骨骼與隨葬物品。仍屬空穴無疑。室內淤土中包含少量石塊、朽木、木炭等。前室位於墓道以北,底面低於墓道2.4米,平面呈梯形,南寬2.9米,北寬3.5米,高5米,墓室東、西兩側均留有高2.6米之生土二層臺,東壁二層臺寬0.5~0.7米,西壁二層臺寬0.5~0.6米,底面為方磚並列平鋪而成,磚長0.32米,寬0. 31米,厚0.05米。兩棺南北向並排置於前室正中,棺木已朽但遺蹟清晰,兩棺外圍設木槨,槨壁緊貼前室土壙壁面, 槨頂板架於墓室東、西兩側生土二層臺上,木棺高度現已不詳。葬式為仰身直肢,骨架保存狀況極差,似經擾動,殘留碎塊零亂。前室西壁二層臺上有圓形盜洞通入西隔壁M1前室中,編號D2;該盜洞僅見出口不見入口,推測應自M2東北角鄰M4墓道擾坑進入,穿過兩墓間生土隔牆下至M2東後室並將其與前室一併盜擾。東後室位於前室後東北方,前、後室間有寬0.7米、厚0.1米、高1.2米的生土牆相隔, 墓室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3.6米,東西寬2.5米。底面高於前室底面0.3米。東壁下設高1.5米寬0.6米的生土二層臺一道,一棺一槨置室內正中,現已朽。骨骼保存狀況極差。西後室位於前室後西北方,與前室間有高1米、寬0.8米、厚0.1米生土垣為界,兩後室間隔生土壁面,墓室平面呈梯形,南北長2.8米,南寬1.7米,北寬2米。底面高於前室0.2米,方磚鋪地,木棺位居室中,骨架為側身曲肢式,保存狀況略好於其它。墓室頂部已坍塌,從現存遺蹟推斷,原頂為拱形,覆蓋整個墓葬前後三室,墓頂距底面約4. 7~5米。隨葬品原置於棺槨間,後因盜掘、淤土填充、頂部坍塌而破碎挪移。經初步研究認定,實用墓室之上所疊壓的若干空穴均做防盜之用。墓門設土坯封門亦有同種功效。

  四、出土文物狀況

  迄今為止,共出土器物六百餘件(組),包括陶、瓷、石、銅、鐵、錫、銀、金、漆、骨、珠貝類,皆為實用器。陶器數量較少,以灰色陶罐、灰色鏟形陶硯為代表;瓷器均屬餐飲具,以陝西銅川耀州窯青釉瓷為主,其中五曲刻花碗、盤;纏枝牡丹紋梅瓶;牡丹紋渣鬥;獸扭深刻花蓋碗;素麵套裝酒壺與溫酒樽;素麵套蓋瓷盒做工精到、造型別致、釉色晶瑩細膩。特別是套裝酒具的出土,印證了原耀州窯生產的花口樽還有與酒壺配套使用的功能。套蓋瓷盒共設內外雙重蓋,內蓋又分為兩件組合而成,根據需要既可全部打開又能只提揭中心小蓋扭取物,更好地起到封閉作用。屬景德鎮湖田窯青白釉瓷的器物雖然不多,但品相好、造型佳,如瓜稜腹執壺;圓唇、高領、鼓腹、平底,執手與短流對生肩上,蓋扭作蹲獸狀,蓋沿與執手端各有小貫耳以穿繩連接,其構思縝密周到,執手與流設計得當、使用方便順手,加之渾然墩厚的外觀造型、剔透細膩似自然天成的青白釉色,使其在眾多出土瓷器中獨佔鰲頭。另一件素麵香燻亦是眾中之寶,精緻的做工附以巧妙的構思,更顯出影青瓷具的玲瓏晶瑩。福建龍窯的黑釉茶具以其莊重華美的釉色在宋代上流社會中非常流行,價格不菲。此次出土的兔毫茶盞、油滴釉榮盞皆為建窯代表產品,所謂兔毫釉,即指在晶亮的黑色底釉上裝飾放射式金色細線,纖細如兔毫。油滴釉是在黑色底釉上點綴淺灰色斑點,形若油滴,故名。河北定窯產品以餐具碗、碟、瓷盒居多,其中出於M2東後室的印泥盒中尚保留半盒紅色印泥。

  驪山石器是每座墓葬中必出的極具地域特點的物品。驪山石產於驪山北麓,色青灰、質疏鬆,以此石為茶具和儲物器,不但製做便宜,且具有透氣保質功能。各類石硯是隨葬器物中的又一亮點,其中豆綠色俏紅邊賀蘭石硯以其巧奪天工、自然俏色而稱瑁世間孤品;黛色歙硯的細膩質地、潤澤成色、渾然厚重器形都充分顯示了做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的超凡脫俗。

  銅器不多,主指鏡類,可分方、圓兩種,素麵居多,置於棺、槨蓋上,起照妖鎮邪作用。

  鐵器主要有三類,即:剪刀、犁頭與棺環。剪刀、犁頭取其斜音為剪斷塵緣、離別人世之意,故置於墓道入口處。特殊者為M2東後室所出鎮壓於木槨四角的臥牛,體量沉重、造型逼真、勇武有力,其用意尚不能確知。推測仍為震懾避祟之物。

  金、銀器很少,有素麵金簪一枚,造形簡捷質樸,當為男子束髮所用;鏨花妝盒一件,圓形,大如胡桃,精巧玲壠,應屬女子隨身攜帶之物。蓋面鏨刻大朵牡丹、下襯魚子紋,盒內存留暗紅色物質,經科技大學實驗中心鑑定,為女子使用胭脂。

  錫屬較活潑金屬,所以大部分錫器均損毀嚴重,從器形看,主要用做茶具、餐具;漆器在北方很難保留,該批墓葬中雖然不甚多見,但有出土,只是保存狀況極差無法提取,現碩果僅存一件碗狀器皿,器胎已朽,僅剩內紅外黑漆皮兩層。

  截止目前,共出土磚、石墓志銘二十三盒,這是當代人撰寫的歷史,是難得一見的珍貴文字資料,比起豐富多彩的隨葬物品,從某種意義上說更重要和珍貴。石墓誌多為一盒,盝頂式志蓋上篆刻墓主職官或封號;志石為近方形,陰刻楷書志文。墓誌尺寸差異較大,與墓主身份、家族榮衰有關。磚墓誌皆為鋪地方磚製成,面上刻劃楷書,內容簡單,主要用於家族中未成年人。

  五、圍溝與家廟遺址

  圍溝環繞於墓地東、西、北面,形同「門」字,南北長321米、東西寬274米,將整個墓地包含於正中偏北處。通過對東、西兩溝的探方解剖知,現存溝深0.45~0.7米,寬8~12米,溝壁因被水常年衝刷而坍塌外侈嚴重,溝內淤土較純淨,底部有細沙。圍溝除護衛墓地外,還有輸導坡地自然水流,杜絕墓地水患的雙重功能。

  家廟遺址位於墓地中軸線南500米,為北宋時期呂氏家族所建,名曰「呂氏莊雲閣寺」。金代毀於戰亂,明朝藍田縣政府為紀念呂氏四傑,撥專款在其廢墟上建立呂氏祠堂。該建築經調查、鑽探後可確定為南北向三進院式磚木結構,門頂為拱形,現有寬2米青石門條為證。前院正中建五開間式正房,現遺留房屋殘址。中院仍居中設五開間正房,現房屋基址輪廓及柱礎仍模糊可見;後院呈四合院格局,應屬祠堂看護者、往來祭拜人住宿歇息之處。清代文人牛兆廉,當地人稱之牛才子,是白鹿塬上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祖上與呂大臨等兄弟淵源頗深,曾受其教誨。他本人亦致力於朱熹禮學的研究與傳播,有生之年在呂氏祠堂中辦學授教,故該處自清代以來又是學堂所在。解放後五裡頭村民辦小學順理成章建於此地。1980年代中期,原舊房已破敗不堪,為確保小學生人身安全,校方將其拆毀,並於中、後院間蓋成兩層磚混教學樓,將中院後部、後院前部遺蹟破壞殆盡。只有那些零散躲在角落草叢中的石條、柱礎、碑座和殘磚碎瓦,還有那受盡歲月蒼桑磨難,傲然挺立的兩株古柏,默默的向世人陳述著這片古老宅院中的故事與往日的輝煌。

  六、收穫與探索

  通過對呂氏家族墓地的一系列田野考古工作及對出土文物、墓志銘文等資料的初步清理規整,現有以下幾點收穫:

  1、通過考古發掘,較完整的揭示了北宋呂 氏家族墓地全貌,該墓地是由二十七座墓葬、「門」字形圍溝、家廟遺址三大部分配套組成的整體結構。

  2、出土的眾多墓志銘文確定了大部分墓葬主人名諱身份,以此為依據,可排列出家族墓葬的分布次序:墓葬布局呈馬蹄狀,最南端為高祖呂通墓,身後為祖呂英、呂蕡墓,其後為一字排開的父輩七座墓葬,包括呂大臨等兄弟。再後屬「山」字輩子嗣墓葬。重孫輩僅葬一人,因年青夭折而袝於祖父墳塋之側。故云,藍田呂氏家族墓地中共埋葬五代人,使用時間在北宋中、晚期的四十餘年之中。

  3、出土墓誌內容豐富,為研究北宋官制、科考制度以及河南汲郡呂氏家族起源、分支、途遷和定居陝西藍田後的家族發展譜系、延續脈絡、家族成員在墓地中墓穴的排列制度提供了極其珍貴的第一手研究資料。根據出土墓誌,現排列出藍田北宋中、晚期呂氏家族譜系如下:

  4、大部分紀年墓中都有陶器出土,從而為北宋時期考古學的分期斷代提供了最確實可靠的實物標準器。清理的大量耀州青瓷器、景德鎮湖田窯青白瓷器、建窯茶具、定窯瓷器都製做精美、形制完整,不但為研究宋代制瓷工藝提供了更多更完整的標本,而且在鑑賞審美方面也不失為一批難得一見的優秀藝術作品。出土的驪山石茶具用品獨樹一幟,其它地區宋墓出土器中基本不見。

  5、對發掘過程中提取的石器標本做了科學鑑定,確定其質地結構、特性及產地。瓷盒內收藏的紅色、暗紅色、白色膏、粉狀物與墓中提取的黑色物質標本均專程送交中國科技大學實驗中心檢測,明確其質地、名稱、結構,使自然科學技術在考古研究領域中得到充分發揮。

  6、呂氏四兄弟中呂大忠、呂大鈞墓葬已確知,呂大防卒於福建官任上,靈柩是否運回歸葬尚有不同說法,但藍田墓園中至今沒有明確信息反映其位置。呂大臨墓葬現今亦位置不明,筆者認為上述M2很可能即是呂大臨葬所,原因有三,(1)、M2位於「大」字輩族人墓葬排列線上,但因早年被盜,墓誌遺失,墓主不詳。(2)、「大」字輩族人墓葬基本可對人入室唯大臨去處不明。(3)、M2中出土屬大臨所有的銘文石墩。至於能否確定,還需整個墓地發倔結束才能知曉。

  總之,本次考古工作最大的收穫是:首次發現了結構基本完整的北宋家族墓園,而園區內墓葬排列的一定規律對研究宋代喪葬禮制具有重要價值。(執筆:藍田考古隊 張蘊)

(責任編輯:程海宏)

相關焦點

  • 北宋名門呂氏墓考古① :桃花園裡的罪惡與發掘
    藍田呂氏是北宋晚期陝西西安地區的名門望族。宋哲宗時期權傾朝野的宰相呂大防就是這藍田呂氏中的一員。其兄弟四人皆是北宋晚期名士。呂大忠與呂大鈞是金石學家,也是西安碑林的奠基人;呂大臨是著名的古器物學家,他所編纂的《考古圖》流傳至今,被譽為中國考古學的鼻祖。他們深受當地人愛戴,被稱之為「呂氏四賢」。
  • 陝西北宋孟氏家族早亡人墓地出土精美耀州窯瓷器 墓誌顯示北宋盜墓...
    其中,發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這是近年來關中地區繼藍田呂氏家族墓葬發現以來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發現。孟氏家族墓葬(央廣網發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孟氏家族5座墓葬均系豎穴墓道洞室墓,形制相同,規模相當,主要由墓道和墓室兩部分組成。發掘確認,北排2座墓葬在2010年前後被盜,倖存兩方青石墓誌;南排3座墓葬形制保存較為完整,未遭盜擾,隨葬品豐富。
  • 西安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出土罕見耀州窯青釉瓷器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中新網西安11月17日電 (記者 田進)陝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透露,考古人員在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發掘漢唐、宋金及明清時期墓葬40餘座。其中發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系近年來關中地區繼藍田呂氏家族墓葬發現以來,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發現。圓形香盒。
  • 西安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地,網友感嘆:又是西安
    其中發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系近年來關中地區繼藍田呂氏家族墓葬發現以來,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發現。出土的文物以茶具、酒具、生活用器和祭祀禮器等為主而且器形保存基本完整,其中2件狻猊鈕蓋燻爐最為精美罕見。孟氏家族5座墓葬均系豎穴墓道洞室墓,形制相同,規模相當,主要由墓道和墓室兩部分組成。
  • 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考古發現精美耀州窯器物
    昨天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長安杜回北宋孟氏家族墓的考古發掘情況,其中,出土精美耀州窯瓷器部分器型為考古首次發現。杜回墓地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地處高陽原南緣、潏河西岸。這裡曾是隋唐時期一處重要墓區。
  • 北宋名門呂氏墓考古② :宋代文人世家如何效仿古禮
    藍田呂氏是北宋晚期陝西西安地區的名門望族。宋哲宗時期權傾朝野的宰相呂大防就是這藍田呂氏中的一員。其兄弟四人皆是北宋晚期名士。呂大忠與呂大鈞是金石學家,也是西安碑林的奠基人;呂大臨是著名的古器物學家,他所編纂的《考古圖》流傳至今,被譽為中國考古學的鼻祖。他們深受當地人愛戴,被稱之為「呂氏四賢」。
  • 《呂氏鄉約》與《藍田新鄉約》
    北宋熙寧九年(1076),關學創始人張載的弟子呂大鈞制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鄉約,史稱《呂氏鄉約》。該《鄉約》在藍田等地推行,關中風俗為之一變,故張載說「秦俗之化,和叔有力」。
  • 2020年11月17日資訊重點:西安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請幫老年人...
    【陝西】陝西黃河流域社會經濟與植被生態價值同步增長11月13日,記者從陝西省氣象局獲悉:今年,陝西省農業遙感與經濟作物氣象服務中心利用氣象衛星可見光、植被覆蓋度、植被固碳、土壤保持等數據及多元衛星遙感與地面站點監測數據,形成了陝西黃河流域監測專題報告。
  • 西安長安區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 墓主人均未過三十而亡
    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發現北宋家族墓,出土一批精美的耀州窯青釉瓷器,部分器型極為罕見,為研究北宋耀州窯器物類型、燒造工藝以及瓷業發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繼呂氏家族墓發現以來,宋代考古又一重要新發現11月17日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長安杜回北宋孟氏家族墓地的考古發掘情況。
  • 北宋呂氏墓考古系列④ : 酒具與士族精緻卻不奢華的生活
    藍田呂氏是北宋晚期陝西西安地區的名門望族。宋哲宗時期權傾朝野的宰相呂大防就是這藍田呂氏中的一員。其兄弟四人皆是北宋晚期名士。呂大忠與呂大鈞是金石學家,也是西安碑林的奠基人;呂大臨是著名的古器物學家,他所編纂的《考古圖》流傳至今,被譽為中國考古學的鼻祖。他們深受當地人愛戴,被稱之為「呂氏四賢」。
  • 西安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精美耀州窯驚豔「現世」
    近日,考古人員在西安市長安區一處北宋晚期家族墓葬內發現60餘件組精美耀州窯青釉瓷器,部分器型殊為罕見,2件完整的狻猊鈕蓋燻爐驚豔「現世」。且墓主皆為早亡之人,推測此處可能是該家族專為早亡者遷葬所設,是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發現。
  • 【長安萬年】之三百一拾三:藍田「四呂」, 一門四進士體現出長安的...
    北宋中晚期,在政治和學術舞臺上,有四兄弟極為活躍,他們是陝西京兆府(長安)藍田「四呂」: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是最能體現長安底蘊的四位先賢。「四呂」兄弟,或以操行聞達朝野,或以儒道弘揚關學,或以良吏善治郡邑,或以宰相權執國政。老大,耿直厚樸的呂大忠。呂大忠在四人中是兄長,字進伯,宋仁宗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進士,長期擔任地方官。
  • 從許元墓出土文物漫談北宋士大夫的風雅生活
    內外施青白色釉,釉色瑩潤(見圖1)。此罐用途應為放置茶末之用。圖1 北宋荷葉鈕青白釉茶罐2.桃形銀茶匙匙面呈桃形,身淺。柳葉形柄,扁方較長上起三稜,柄首向下斜折,呈圓形方孔銅錢形,正面穿下有半星。背面刻有「開元通寶」銘文(見圖2)。3.如意鏟形銀茶匙匙面呈如意鏟形,微凹,上有兩個穿孔。
  • 北宋雷德驤家族 一門「四世五傑」
    雷簡夫薦「三蘇」紀念碑。 雷德驤畫像。   經過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的發展,到了宋朝,雷姓在地域上分布更為廣泛。陝西的雷姓人口最多,約佔雷姓總人口的53%。其次是甘肅,約佔15%。江西、四川、河南、廣西、湖北、福建約佔29%。全國形成陝甘、江西兩大雷姓聚居區。北宋時,同州郃陽縣(今陝西合陽縣北)雷德驤家族一門「四世五傑」,100多年裡官居要位,叱吒政壇,建樹頗多,功勳卓著,與四川淵源極深。
  • 陝西郭家崖秦漢墓地考古發現罕見的與墓地匹配的秦人生前居址
    陝西郭家崖秦漢墓地考古發現罕見的與墓地匹配的秦人生前居址 2018-03-29 16:14:00來源:央廣網
  • 藍田公共品牌「禮遇藍田」發布會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陝西校友...
    2020年12月6日下午藍田公共品牌「禮遇藍田」發布會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陝西校友會年會在西安食品產業園成功舉辦。參加本次活動的主要領導嘉賓有:陝西電商協會執行會長秘書長郭金生、藍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韓格峰、藍田電商顧問董書奇、縣經貿局局長高健、電商辦主任蒙海勇、副局長楊宏孺等;北大光華西安分院院長姜萬軍、運營中心總監趙錦勇、中航一飛院院長宋科璞、興業銀行陝西分行行長蔡斌、三角防務董事長嚴建亞、陝西錦鵬實業董事長李鵬、布瑞克(西北樂高)董事長梁彥峰;北大光華校友會副會長王寶鑫、袁彥峰、龔昇平、陳文,秘書長安寧及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