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胎】已經成為了影響安全駕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在高速行駛中一旦爆胎(不論前後輪)都很有可能造成車輛失控。這是兩側車輪滾動阻力瞬間出現巨大差異,導致方向盤偏向爆胎側或甩尾導致的結果。
在昨天我經歷的高速通勤中,兩次嚴重擁堵事故似乎都是爆胎導致失控造成,只有三例輪胎緩慢漏氣的車輛才有機會安全停靠在應急車道。所以出於安全考慮很多汽車用戶想要更換RSC洩氣保用輪胎,然而這還真不是正確的方式。
普通輪胎特點
普通汽車裝備的「HT·公路輪胎」是真空型子午線輪胎,指內部沒有內胎、簾線層以子午線結構編織的汽車輪胎。
這種輪胎的特點是減振效果好但是結構強度低,實現減振是利用厚度僅僅有6mm左右,且加固結構只有簾線層的輪胎側壁;面對汽車的重量以及地面的起伏,側壁與內部的相對低壓力的空氣還可以被壓縮,車輛就能只壓縮輪胎而不讓車身顛簸實現平穩行駛。
PS:由於普通輪胎的側壁強度很低,所以在爆胎或漏氣後側壁就會被車身壓扁。此時車身的重心會偏向這一側,虧氣車輪獲得的垂直壓力當然會變大很多。壓力的變化會讓車輪的滾動阻力變得很大,車輪通過軸頭、半軸、轉向機則會拉動方向盤「自行轉向」,這是前輪爆胎會造成方向失控的原因。
後輪爆胎雖然不會拉動車尾轉向(具備隨動轉向懸架結構的車輛除外),但是滾阻的變化則會通過剛性懸架結構與車身產生橫向作用力(拉力)。車尾很有可能在該作用力的影響下出現甩尾,甚至直接導致汽車側翻。
在普通輪胎存在安全隱患的前提下,有沒有什麼辦法預防呢?正確的方式應當是出行前自行檢查輪胎是否受損或老化嚴重開裂,其次要將胎壓調整到合理標準,只要做到這兩點也會足夠的安全。
洩氣保用輪胎概念
RSC並不是「防爆輪胎」,除了實心橡膠輪胎以外沒有其他類型可以做到防爆。這種輪胎的極限功能是在漏氣後保證能以80km/h時速短時間駕駛,達到這一標準的基礎是輪胎的側壁非常厚實;說白了就是使用了大量的橡膠進行加強,虧氣後不會直接壓扁輪胎導致滾阻出現嚴重差異。
洩氣保用輪胎確實要比普通輪胎安全,但並不是所有的汽車都適合改裝。因為強度很高的側壁相比6mm左右的輪胎幾乎沒有減振能力,真正做到理想駕乘體驗的基礎是特殊調校的懸架減振系統。
可以理解為懸架硬度的提升會破壞減振能力,那麼就通過減振器阻尼和各類型彈性元件的強度調整實現補償(提升)。此類車輛的懸架減振是經過特殊調校的,普通汽車改裝後會怎樣呢?
總結:普通輪胎更換RSC輪胎,結果會因輪胎的減振效果變差而變得很顛簸,細碎的振動還會對減振器塔頂、懸架與車架的固定區域的鋼材,以及螺旋彈簧造成較為嚴重的金屬疲勞(塑性變形)。
反之如RCS換用普通輪胎,那麼車輛的操控極限則必然受到影響;因為輪胎可壓縮程度變大,在過彎時會影響車輛的重心(側傾程度),所以兩類輪胎不建議互換。